2013年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综合课考前预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关于元明清司法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元明清一直以御史台作为我国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
  • B.明朝厂卫干预司法,杀人致惨而不丽于法
  • C.明朝参与九卿圆审的官员包括三法司长官和通政使等
  • D.明清两代盛行文字狱
9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制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北齐律》使封建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首创以名例律作为法典总则的篇章结构
  • B.《曹魏律》以《周礼》的“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
  • C.《北魏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该制度成为“十恶”制度的渊源
  • D.八议、官当、准五服以治罪、重罪十条、死刑复奏制度都是该时期法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
10

关于《十九信条》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
  • B.《十九信条》在规定上着眼于皇权和国会的关系
  • C.《十九信条》是清政府“预备立宪”最后破产的记录
  • D.《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草案
11

曾经对封建五刑制改革做出贡献的封建成文法典有(    )。

  • A.《曹魏律》
  • B.《泰始律》
  • C.《北魏律》
  • D.《开皇律》
14

在下列有关宪法的分类中,对宪法进行形式分类的有(    )。

  •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 C.真实宪法与虚假宪法
  • D.规范宪法与名义宪法
16

违宪审查的对象是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

  • A.国会或其他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
  • B.州或省区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
  • C.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等
  • D.国际条约
18

宪法的国际化趋势表现之一是人权问题日益国际化,即(    )等相继通过和生效.

  • A.《世界人权宣言》
  • B.《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C.《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D.《人权宜言》
19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党制度,包括(    )。

  • A.一党制
  • B.两党制
  • C.多党制
  • D.多党合作制  
20

法律监督的内容包括(    )。

  • A.国家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和其他职权的行为
  • B.国家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行为
  • C.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行为
  • D.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行为
21

与一般解释相比,法律解释的特点有(    )。

  • A.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 B.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
  • C.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及其附随情况
  • D.法律解释是从法律制定到实施中间的桥梁
22

下列关于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阐述不正确的有(    )。

  •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应一个法律部门
  • B.规范性文件与相应的法律部门是同一概念
  • C.一种社会关系就只能由一个法律部门来调整
  • D.同一规范性文件可以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23

西方社会两大法系的差别有(    )。

  • A.阶级本质不同
  • B.判例的地位不同
  • C.经济基础不同
  • D.法官的作用不同
25

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表明(    )。

  • A.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 B.任何统治者在立法时都应注意现实的经济条件
  • C.法的发展必然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D.法并没有创造现实的经济关系
27

北洋政府时期,采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宪法原则的宪法文件(草案)是(    )。

  • A.“五五宪草”
  • B.《中华民国约法》
  • C.“天坛宪草”
  •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28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    )。

  •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B.制定《暂行章程》
  • 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
  • D.公布《十九信条》
29

不属于《中华民国民法》债编内容的是(    )。

  • A.商行为
  • B.商业登记
  • C.商法总则
  • D.各种之债
30

清朝的中央司法主审机关是(    )。

  • A.大理寺
  • B.刑部
  • C.理藩院
  • D.内务府
31

中国古代的刺配刑始创于(    )。

  •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32

明朝设置的专门对内阁各部实施监察的机关是(    )。

  • A.都察院
  • B.提刑按察司
  • C.六科给事中
  • D.清吏司
34

将流刑分为五等的封建政权是(    )。

  • A.北魏
  • B.北齐
  • C.北周
  • D.隋朝
35

首次规定“十恶”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 A.《北齐律》
  • B.《开皇律》
  • C.《唐律疏议》
  • D.《宋刑统》
36

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创立的制度是(    )。

  • A.上请制度
  • B.直诉制度
  • C.录囚制度
  • D.恤刑制度 
37

《法经》六篇中,相当于刑法总则的篇目是(    )。

  • A.《盗法》
  • B.《具法》  
  • C.《捕法》
  • D.《杂法》
38

汉武帝之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 A.德主刑辅
  • B.德本刑用
  • C.明德慎罚
  • D.明刑弼教
40

下列关于《宪法》在特别行政区是否适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接适用
  • B.间接适用
  • C.完全不适用
  • D.与在内地的适用没有区别 
42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    )裁决。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最高人民法院
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    )。

  • A.效力低于法律
  • B.效力等于行政法规
  • C.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 D.效力等于地方性法规  
45

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集体经济的发展。

  • A.鼓励、支持和引导
  • B.指导、帮助和监督  
  • C.引导、监督和管理
  • D.鼓励、指导和帮助
47

行业协会属于(    )。

  • A.营利性结社
  • B.非政治性结社
  • C.政治性结社
  • D.人民团体
48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    )任命。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49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

  • A.主任
  • B.主任和副主任 
  • C.主任或者副主任
  • D.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50

下列自然人中不只有中国国籍的是(    )。

  • A.甲出生于A国,父母都为定居A国的中国公民;A国的国籍取得实行出生地主义原则
  • B.乙出生于B国,父母都为定居B国的中国公民;B国的国籍取得实行血统主义原则
  • C.丙出生于中国,父母都为定居中国的无国籍人
  • D.丁出生于中国,母亲为中国公民,父亲身份不明
51

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产生。

  • A.基层人大选举
  • B.居民推荐
  • C.基层人民政府任命
  • D.居民选举
53

中国宪法的解释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 D.最高人民法院
5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    )的提名,决定各部部长的人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B.国务院总理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D.国务委员
55

在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    )代表划分。

  • A.1名至3名
  • B.1名至5名
  • C.2名至3名
  • D.2名至5名
56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 义?(    )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57

《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体现了(    )。

  • A.社会主义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促进作用
  • B.社会主义道德可以弥补社会主义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
  • C.社会主义法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 D.社会主义法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
58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体现了法律责任归结原则中的“责任相称”原则  
  • B.法律上所称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就是指公民
  • C.行政权在运行时具有主动性,司法权则具有被动性
  • D.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59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不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因此,中国国家权力体系中不存在国家权力的划分和分工
  • B.近代以来,法治与人治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民主与法制、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之间的对立
  • C.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 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要素是法律规则,但并不限于法律规则,还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技术性规定等
60

下列关于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法有赖于国家,国家也有赖于法
  • B.先有国家后有法
  • C.法的形式和法律制度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 D.现代国家各方面的活动都受法的制约
61

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 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 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63

既属于我国法律渊源又属于部门法的是(    )。

  • A.行政法
  • B.宪法
  • C.法律
  • D.行政法规
6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65

在我国,不需要报请上一级立法机关批准就能生效的立法是(    )。

  • A.国务院各部委的部门规章
  • B.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C.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D.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
66

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A.两种指引所包含的法律后果都是促使人们行为时所考虑的因素
  • B.确定指引的目的是防止人们作出违反法律指引的行为
  • C.有选择的指引是法律容许人们自行决定是否这样行为  
  • D.有选择的指引的目的是鼓励人们作出法律所指示的行为
67

保证立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的重要原则是(    )。

  • A.立足全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
  • B.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及时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 C.合宪性与法制统一的原则
  • D.总结国内实践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70

关于法律的强制力,下列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
  • B.具有间接性 
  • C.具有潜在性
  • D.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