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综合课考前预测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有关我国近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沈家本没有参与对清末商事法律的修订
  • B.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总统制的共和政体
  • C.北洋政府以判例和解释例作为法律的渊源
  • D.辩护原则是清末司法改革过程中首次引进的刑事诉讼法原则
9

唐律中的“恶逆”罪主要包括(    )。

  • A.谋杀夫之父母
  • B.控告、咒骂父母
  • C.殴打父母
  • D.殴告丈夫
10

关于西周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西周时期实行“附从轻,赦从重”的刑法原则
  • B.亲亲相隐首次确立于西周时期
  • C.西周在审判制度上“以两剂禁民狱”,所谓“两剂”就是两份买卖契约
  • D.“七出”、“三不去”为西周时期婚姻解除的制度
12

属于汉文帝刑制改革对象的刑种有(    )。

  • A.宫刑
  • B.徒刑
  • C. 剕刑
  • D.劓刑
13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的政治文明 
  •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 C.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 D.坚持依宪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14

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    )。

  • A.行政赔偿
  • B.司法赔偿
  • C.民事赔偿
  • D.刑事赔偿
15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对《宪法》的修改享有提案权的有(    )。  

  • A.国务院
  •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16

许多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宗教与(    )相分离的原则。

  • A.国家
  • B.政治
  • C.公共教育
  • D.思想文化
18

宪法规范的特点有(    )。

  • A.内容的政治性
  • B.效力的最高性
  • C.立法的原则性
  • D.实施的可操作性
19

《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审理案件,除涉及(    )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 A.商业秘密
  • B.国家机密
  • C.个人隐私
  • D.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21

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    )

  • A.限制行为能力人与他人之间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关系
  • B.无效的合同关系
  • C.政党、社团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 D.奴隶主对奴隶之占有使用的关系
22

下列属于法的创制的有哪些?(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决定》
  • B.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
  • C.《婚姻法》对“养老抚幼”的道德规范在法律上予以认可
  • D.律师协会制定律师执业规范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 B.表述法和法律规范内容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
  • C.并不是所有的法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
  • D.同一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4

在疑难案件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

  • 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 B.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
  • C.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
  • D.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
25

规定建立农民生产合作互助组织的宪法性文件是(    )。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B.《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宜言》
26

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区别,正确的表述有(    )。

  • A.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 B.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第一次科学揭示了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 C.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实现了法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D.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第一次阐明了法的阶级性与物质制约性的统一
27

不属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有(    )。

  • A.《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28

规定设立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宪法(宪法性文件)是(    )。

  • A.《训政纲领》
  •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C.“五五宪草”
  • D.《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
29

元朝专门受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的司法机关是(    )。

  • A.刑部
  • B.宣政院
  • C.大理寺
  • D.大宗正府
30

中国近代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的宪法是(    )。

  • A.《钦定宪法大纲》
  • B.《十九信条》
  • C.“贿选宪法”
  •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31

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最早确立于(    )。

  • A.北洋政府时期
  •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D.清末
33

唐朝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是(    )。

  • A.御史台
  • B.大理寺
  • C.都察院
  • D.刑部
34

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 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 C.《法经》首次开创了成文法典刑法总则篇目为首的编纂体例
  • D.《法经》为中华法系的独树一帜做出了贡献
35

关于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制颁始于《法经》,完结于《大清律集解附例》
  • B.《永徽律疏》代表了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 C.《大清现行刑律》是我国封建法典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 D.《开皇律》首次使得封建成文法典的篇章体例定型化
36

“官当”首次规定在(   )。

  • A.《曹魏律》
  • B.《北魏律》
  • C.《北齐律》
  • D.《陈律》
37

秦朝把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称为(    )。 

  • A.封诊式
  • B.法律答问
  • C.决事比
  • D.廷行事
38

唐朝的“考课之法”称为(    )。

  • A.身、言、书、判
  • B.八辟之法
  • C.四善二十七最
  • D.三司推事
40

不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范畴的是(    )。

  • A.义绝
  • B.六礼
  • C.七出、三不去
  • D.同姓不婚
41

特别行政区通用自己的货币,财政独立,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    )。  

  • A.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 B.在特别行政区象征性征税
  • C.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 D.对特别行政区免税
42

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均可向 (    )提出辞职。

  • A.选举他的人大
  • B.他所在的工作单位
  • C.他所在的选举委员会
  • D.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
46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A.权力机关
  • B.行政机关
  • C.检察机关
  • D.上一级人民法院
47

法国的宪法保障机关是(    )。  

  • A.普通法院
  • B.宪法法院
  • C.国民议会
  • D.宪法委员会
49

国务院有权(    )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 A.改变
  • B.撤销
  • C.改变或者撤销
  • D.变更或者废止
50

我国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    )。

  • A.集体负责制
  • B.总理负责制
  • C.整体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 D.个人负责制
51

由于(    )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 A.国家机关
  • B.国家工作人员
  • C.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 D.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

  • A.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 B.其他公民的自由
  • C.其他公民的权利
  • D.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3

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    ),负责处理。

  • A.必须认真对待
  • B.必须查清事实
  • C.应当根据不同情况  
  • D.必须及时回复
54

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以(    )。

  • A.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
  • B.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
  • C.有无统一的法典形式为标准
  • D.有无最高法律效力为标准
55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律的内容从形式上说是统治阶级意志,从本质上说是国家意志
  • B.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C.“刑法”一词加上书名号,意味着它是一部规范性法律文件,即刑法典;不加书名号,则意味着它是法律体系之中的一个法律部门
  • D.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与人的主观意志相关又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57

以下不属于法律事实特点的是(    )。

  • A.法律事实是一种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 B.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
  • C.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 D.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59

下列关于辩证推理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辩证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
  • B.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
  • C.辩证推理是法官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推理过程  
  • D.辩证推理是法官经过对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作出的复杂推理过程
60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都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客观基础,也就谈不上实施法律制裁。追究法律责任必须实施法律制裁
  • B.在英美法系国家,不独立设置检察机关,检察机关附属于法院系统或隶属于司法部
  • C.法律的制定可以说是法律对利益的第一次分配,它应当符合并体现正义;法律的实施可以说是法律对利益的第二次分配,它也应当符合并体现正义
  • D.法律条文是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法律的基本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原则
61

我国1993年《公司法》第5条关于“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定,是属于(    )。

  • A.法律概念的规定
  • B.法律原则的规定
  • C.法律规则的规定.
  • D.法律技术的规定
6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的国家性的表现?(    )

  • A.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
  • B.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国的主权领域  
  • C.法律在一国领域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
  • D.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6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67

下列关于法的执行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 A.法的执行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
  • B.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
  • C.执法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活动
  • D.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广泛性
68

以法的创制主体、程序为标准对法进行分类,法应该分为(    )。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B.国内法和国际法
  • C.根本法和普通法
  • D.一般法和特别法
69

构成法律部门的基本要素是( )。

  • A.法律制度
  • B.法律条文
  • C.规范性法律文件
  • D.同类法律规范
70

立法体制主要是指(    )。

  • 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
  • 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
  • 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
  • D.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