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考前预测试卷(三)(刑法学、民法学)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有(   )。

  • A.地面施工致人损害
  • B.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
  • C.共同侵权致人损害
  • D.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
7

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的遗嘱形式包括(   )。

  • A.代书遗嘱 
  • B.录音遗嘱
  • C.口头遗嘱  
  • D.公证遗嘱
8

自愿原则的内容包括(   )。

  • A.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 B.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 C.自由地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 D.自由地适用民法规范
9

关于探望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探望权的行使必须以支付必要的抚育费为前提条件
  • B.互通电话属于行使探望权的方式之一
  • C.子女成年的,探望权消灭
  • D.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判决
10

我国认定离婚的法定理由是( )。

  • A.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 B.夫妻双方是否经常吵嘴
  • C.夫妻一方是否有赌博习惯
  • D.有第三者插足
11

甲公司与某养老院签订赠与合同,决定捐赠价值20万元的保健设备,后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换,不愿履行合同,则表述错误的是(   )。

  • A.赠与合同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故甲公司可以反悔,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 B.甲公司尚未交付设备,故可以撤销赠与
  • C.如果甲公司不交付设备,养老院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 D.甲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
12

下列关于定金担保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现行法律上规定的定金具有证约定金兼违约定金的性质
  • B.不得超过合同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
  • C.确定数额的定金合同自主合同成立时起生效
  • D.约定定金数额超过法律规定数额限制的,定金条款无效
13

下列选项中,构成缔约过失责任情形的是( )。

  • A.“一物二卖”
  • B.达成购买房屋的协议,但是没有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 C.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汽车抵押合同
  • D.因家庭生活状况严重恶化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14

甲出差前将家中的一台彩电交由邻居乙保管。在甲出差期间,乙将彩电卖给丙,丙以为彩电为乙所有,便以合理价款购得。对此,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不能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 B.甲有权要求丙返还彩电
  • C.乙、丙之间的行为效力待定
  • D.甲可以行使撤销权
15

属于实体民事权利的是( )。

  • A.抗辩权
  • B.起诉权
  • C.申诉权
  • D.和解权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天然孳息的是( )。

  • A.租金
  • B.鹿茸
  • C.牛肉
  • D.电力
18

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合同法中要约的是( )。

  • A.某商店在门外打出一则商业广告称:本商店有冰箱若干,欲购从速
  • B.无权处分电脑的电脑占有人向善意第三人发出的出售该电脑的意思表示并告知对方价格
  • C.要约中明确表示,受要约人无须对要约人的意思表示进行承诺
  • D.表意人向相对人发出订婚的意思表示
20

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代理的情形是( )。

  • A.代为讲演
  • B.捎口信
  • C.代立遗嘱
  • D.代办法人注销登记
21

我国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原则采取( )。

  • A.准则主义
  • B.行政许可主义
  • C.严格准则主义  
  • D.特许主义
22

我国法律规定,债权的撤销权,自债权人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该5年期间属于( )。

  • A.除斥期间
  • B.取得时效期间
  • C.期日
  • D.长期诉讼时效期间
23

既属于双方法律行为,又属于单务法律行为的是( )。

  • A.遗赠
  • B.遗赠扶养协议
  • C.赠与合同  
  • D.单方允诺
24

甲离家出走6年杳无音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妻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但不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 B.甲父可以不经甲妻同意宣告甲失踪,但不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 C.甲妻不能申请宣告甲失踪,但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 D.甲父不能申请宣告甲失踪,但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25

关于承揽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承揽合同适用留置
  • B.承揽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享有法定解除合同的权利
  • C.甲将一辆吉普车交给乙寄售并达成的合同属于承揽合同
  • D.甲、乙达成的产品安装、性能调试新产品开发合同属于承揽合同
26

依法可以转让的人格权是( )。

  • A.监护权
  • B.姓名权
  • C.名称权
  • D.名誉权
27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

  • A.白银
  • B.海洛因
  • C.从拍卖机构购买的赃物
  • D.船舶
28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

  • A.美国统一商法典
  • B.民事判决书
  • C.统计图表
  • D.外国法规译著
29

下列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行使正当防卫的是(  )。

  • A.身体权
  • B.名誉权
  • C.健康权
  • D.生命权
30

下列情形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

  • A.创作作品
  • B.友谊
  • C.地震
  • D.对要约人予以承诺
36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

  • A.知道是挪用的公款仍然使用
  • 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
  • C.应当知道其使用的是挪用款
  • D.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
38

郑某1998年3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1年3月释放。2005年8月,郑某又因酒后开车,轧死一路人。对此案的认识错误的有(   )。

  • A.郑某虽构成犯罪,但因为是酒后驾驶,可以从轻处罚
  • B.郑某构成累犯,因后罪在前罪执行完毕后5年内所犯
  • C.郑某不构成累犯
  • D.郑某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40

甲、乙密谋越狱,是夜,甲、乙使用老虎钳绞断监所的铁丝网,意图逃跑,恰逢巡视的狱警经过发现,甲某为了兄弟义气,上前抱住狱警,并催促乙某赶紧逃跑。乙成功越狱逃跑,甲被制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是脱逃罪的共同犯罪
  • B.甲、乙成立脱逃罪的既遂
  • C.甲成立脱逃罪(未遂),乙成立脱逃罪(既遂)
  • D.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甲、乙分别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2

某甲1988年9月5日因为犯强奸罪被逮捕,同年12月3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某甲提起上诉,上诉于1999年2月2日被二审法院驳回。关于此案,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 A.对某甲不得适用假释
  • B.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9月5日,才有可能出狱
  • C.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12月3日,才有可能出狱
  • D.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9年2月2日,才有可能出狱
43

以下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

  • A.中国公民谭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B.福建省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周某因探亲去日本,在日本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C.我国解放军某部队军人张某因公务出国在菲律宾,因财物被盗,为生活所迫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D.美国公民琼斯将代为保管的我国公民赵某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44

关于牵连犯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早触犯了另一罪名
  • 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46

对于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行为人,又实施爆炸犯罪的,应当( )。

  •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处罚
  • B.以爆炸罪处罚
  • C.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并罚
  • 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48

甲某驾驶汽车因为超速行驶将丙某撞成重伤。坐在驾驶台副座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发现伤势很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丙某藏在草丛中。丙某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死亡。关于此案( )。

  • A.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 B.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 C.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 D.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51

望某为一家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一日望某去仓库找仓库保管员梁某,梁某不在,但是忘了将仓库的门锁上。望某发现仓库的门没锁,顺手拿走两台笔记本电脑,后来将一台送给朋友,一台留给正在上大学的独生子使用,梁某因仓库丢失笔记本电脑被单位开除,望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

  • A.构成贪污罪,望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出入商场仓库,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构成贪污罪
  • B.不构成贪污罪,虽然望某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其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是通过盗窃的方法达到目的
  • C.侵占罪
  • D.职务侵占罪
54

陈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 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 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 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
  • B.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 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 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55

张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2001年9月7日考验期满,其服刑的监狱于当日报送了将张某的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9月9日,张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对张某应该( )。

  • A.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 B.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决的刑罚数罪并罚
  • 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 D.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56

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59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 D.应当负刑事责任
60

甲违反国家规定,偶尔吸食、注射毒品,则甲的行为( )。

  • A.构成吸毒罪
  • B.非法持有毒品罪
  • C.因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构成犯罪
  • D.因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