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两者都是无方向性的检验方法
- B. x2检验的方差分析都必须做齐性检验
- C. x2检验属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属参数检验
- D. x2检验与方差分析都要求测量数据呈正态分布
- A. 目标主效应方差
- B. 测量侧面效应方差
- C. 各种交互效应方差
- D. 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的方差
- A. Stroop启动实验
- B. 实验性分离实验
- C. 盲视研究
- D. 单侧忽视研究
- A. 情境学习
- B. 接受学习
- C. 个别化教学
- D. 支架式教学
- A. β值的改变独立于d’值的变化
- B. 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相同的辨别力
- C. 曲线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远,表示被试的辨别力越强
- D. 曲线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远,表示被试的判断标准越高
- A.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 B.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 C. 形成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 D. 心里活动的抽象一概括机能
- A. 进退维谷
- B. 忠孝难以两全
- C. 爱吃巧克力却担心发胖
- D. 想请人帮忙又怕被拒绝
- 16
-
此题暂无
- A.
- B.
- C.
- D.
- A. 半规管
- B. 关节
- C. 肌腱
- D. 肌肉
- A. 认知评估系统(CAS)
- B. 考夫曼儿童评定成套测验(K-ABC)
- C. 区别能力量表(DAS)
- D.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
- A. 活动目的和任务
- B. 间接兴趣
- C. 活动组织
- D. 人格特征
- A. 标准化测验
- B. 常模参照测验
- C. 非标准化测验
- D. 自适应测验
- A. 标准误
- B. 标准差
- C. 方差
- D. 四分位差
- A. 信度相等
- B. 长度相等
- C. 效度相等
- D. 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 A. 10
- B. 16
- C. 34
- D. 50
- A. 再测法
- B. 复本法
- C. 分半法
- D. 方差分析法
- A. SDS
- B. NEO
- C. SCL-90
- D. SAS
- A. 测量误差的变异数
- B. 观察分数的变异数
- C. 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
- D. 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
- A. 效果量是H,不为真的程度
- B. 效果量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
- C. 效果量是实验处理的效应大小
- D. 效果量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程度
- A. 重测信度
- B. 复本信度
- C. 评分者信度
- D. 内部一致性信度
- A. 83
- B. 110
- C. 120
- D. 125
- A. 兴趣测验
- B. 创造力测验
- C. 态度测验
- D. 投射测验
- A. t检验
- B. Z检验
- C. x2检验
- D. F检验
- A. 两相关样本的t检验
- B. 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 C. 样本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
- D. x2检验
- A. 相关程度很低
- B. 不存在任何相关
- C. 不存性相关关系
-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 A. 正态分布
- B. t分布
- C. X2分布
- D. 二项分布
- A. 5
- B. 6
- C. 7
- D. 8
- A. 百分等级
- B. 2分数
- C. T分数
- D. CEEB次数
- A. 8,2
- B. 8,5
- C. 16,4
- D. 16,10
- A. 简单次数分布表
- B. 分组次数分布表
- C. 累加次数分布表
- D. 相对次数分布表
- A. -2, -1, 0, 1, 2
- B. 2, 6, 10, 14, 18
- C. 5.756, 5.765, 5.890, 5.923
- D.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 B. 随着显著性水平α增大而减小
- C. 与显著性水平α无关
- D. 与显著性水平α的平方根成正比
- 41
-
该实验的交互作用是( )
- A. 词的类型*辨别条件
- B. 靶子词*非靶子学
- C. 高辨别条件*低辨别条件
- D. 词的类型义辨别条件*追随效应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实验设计的类型及变量区分
- A. 内部效变
- B. 外部效变
- C. 构思效变
- D. 统计结论效变
- A. 被试间变量
- B. 被试内变量
- C. 额外变量
- D. 无关变量
- A. 被试间设计
- B. 被试内设计
- C. 混合设计
- D. 回归间断点设计
- A. 视敏度
- B. 视速度
- C. 临界闪烁频率
- D. 最大闪烁频率
-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 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
- 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 A. 互补原则
- B. 对比原则
- C. 加法原则
- D. 减法原则
- A. 一个理论如能被实验结果证实,则该理论一定正确
- B. 一个理论如果能被实验结果证伪,则该理论不一定正确
- C. 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则该理论一定是错误的
- D. 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则该理论也不一定是错误的
- A. 刺激特点
- B. 环境特点
- C. 被试特点
- D.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 A. 定性遗忘
- B. 返回抑制
- C. 提取诱发遗忘
- D. 错误记忆
- A. 线性关系
- B. 指数关系
- C. 对数关系
- D. 二次函数关系
- A. 水平迁移
- B. 垂直迁移
- C. 特殊迁移
- D. 一般迁移
- A. 冯特
- B. 艾宾法斯
- C. 铁钦纳
- D. 巴甫洛夫
- A. 稳定性
- B. 可控性
- C. 内外性
- D. 特殊性
- A. 同化
- B. 顺应
- C. 图式
- D. 平衡
- A. 掌握目标
- B. 学习目标
- C. 任务目标
- D. 表现目标
- A. 辨别学习
- B. 概念学习
- C. 规则学习
- D. 高级规则学习
- A. 内部强化
- B. 外部强化
- C. 替代强化
- D. 自我强化
- A. 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
- B. 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 C. 单独游戏和联合游戏
- D. 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
- A. 自我意识高涨
- B. 独立意识增强
- C. 勤奋感与自卑感冲突
- D.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 A. 巴尔特斯(P.Bailes)
- B. 沙伊(K.Schaie)
- C. 金兹伯格(Ginzberg)
- D. 拉文格J.Loeking
- A. 无意义微笑
- B. 内源性微笑
- C.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 D.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 A. 选择性繁殖实验
- B. 双生子爬梯实验
- C. 视觉悬崖实验
- D. 恒河猴依恋实验
- A. 场依存型
- B. 场独立型
- C. 冲动型
- D. 理智型
- A. 基因
- B. 合子
- C. 染色体
- D. DNA
- A. 胆汁质
- B. 多血质
- C. 粘液质
- D. 抑郁质
- A. 熟悉
- B. 理解
- C. 竞争
- D. 信任
- A. 生理需要
- B. 安全需要
- C. 归属与爱需要
- D. 尊重需要
- A. 分析性智力
- B. 生存性智力
- C. 空间性智力
- D. 先动性智力
- A. 动作思维
- B. 形象思维
- C. 抽象思维
- D. 常规思维
- A.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 B.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应用题
- C. 怎样读好一本书
- D. 怎样教育子女成才
- A. 高凝聚力的群体
- B. 低凝聚力的群体
- C. 民主的群体
- D. 放任的群体
- A. 线条透视
- B. 视轴辐合
- C. 运动视差
- D. 纹理梯度
- A. 诱发运动
- B. 动景运动
- C. 自主运动
- D. 运动后效
- A. 整体性
- B. 选择性
- C. 理解性
- D. 恒常性
- A. 从众
- B. 社会学习
- C. 社会比较
- D. 责任分散
- 77
-
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
- A. 酸
- B. 甜
- C. 苦
- D. 辣
- A. 警戒作业
- B. 双作业操作
- C. 双耳分听
- D. 负启动
- A. 衰减理论
- B. 过滤器理论
- C. 反应选择理论
- D. 认知资源理论
- A. 脊髓
- B. 大脑
- C. 丘脑
- D. 小脑
- A. 额叶
- B. 顶叶
- C. 颞叶
- D. 枕叶
- A. 认知.情感.行为
- B. 感觉.知觉.行为
- C. 情感.意志.行为
- D. 认知.情感.意志
- A. 管理心理学
- B. 社会心理学
- C. 工程心理学
- D. 实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