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教育学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下列选项中不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是( )。

  • A.集中量数
  • B.差异量数
  • C.地位量数
  • D.统计检验
13

下列变量中可以做任何形式的运算的是( )。

  • A.比率测量
  • B.定距测量
  • C.定序测量
  • D.定名测量
14

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 A.综合法
  • B.恒定法
  • C.平衡法
  • D.消除法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

  • A.动态综述
  • B.索引
  • C.书目
  • D.题录
16

将教育观察研究划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的依据是( )。

  • A.观察的情景条件
  • B.观察的方式
  • C.观察的程序和方法
  • 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
18

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的是( )。

  • A.伦理原则
  • B.创新性原则
  •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D.目的性原则
19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

  • A.打哈欠
  • B.分析技能
  • C.骑自行车
  • D.打开电视机
20

学习过程中的画线行为属于( )。

  • A.认知策略
  • B.复述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组织策略
21

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班杜拉
  • B.斯金纳
  • C.马斯洛
  • D.奥苏伯尔
22

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

  • A.猴子模仿人吃苹果
  • B.小明进入黑屋子后视力提高了
  • C.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
  • D.王昂喝酒后耍脾气
23

儿童出现“客体永久性”的阶段是(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具体运算阶段
  • C.前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24

下列法案中,报告中强调普及科学的是( )。

  • A.《国防教育法》
  • 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 C.《国家在危机中》
  • D.《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25

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之父”的是( )。

  • A.帕克
  • B.拉格
  • C.康茨
  • D.约翰逊
26

( )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 A.《初等教育法》
  • B.《基佐法案》
  • C.《费里法案》
  • D.《普通学校法》
28

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

  • A.绅士
  • B.自然人
  • C.雄辩家
  • 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30

洛克认为培养绅士的途径是( )。

  • A.家庭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实科教育
31

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

  • A.家庭教育
  • B.社会教育
  • C.学校教育
  • D.文法学校
32

( )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

  • A.昆体良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西塞罗
34

在梁漱溟看来,改变中国的唯一道路是( )。

  • A.乡村建设
  • B.工业建设
  • C.农业建设
  • D.文化建设
36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提出者是教育家( )。

  • A.黄炎培
  • B.晏阳初
  • C.梁漱溟
  • D.陶行知
37

晏阳初的“三大方式”不包括( )。

  • A.学校教育
  • B.社会教育
  • C.家庭教育
  • D.社区教育
38

近代提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的人物是( )。

  • A.梁启超
  • B.康有为
  • C.严复
  • D.陶行知
39

近代中国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主要选自( )。

  • A.上海广方言馆
  • B.福建船政学堂
  • C.京师大学堂
  • D.天津水师学堂
40

清末学部的设立时间是( )。

  • A.1905年
  • B.1907年
  • C.1910年
  • D.1915年
41

西晋创办的一所目的为培养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是( )。

  • A.四门学
  • B.国子学
  • C.太学
  • D.鸿都门学
42

下列说法不属于王充关于教育对于人的作用的观点是( )。

  • A.强调胎教
  • B.教育可以使其天生的缺陷得以弥补
  • C.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
  • D.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
43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

  •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 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 C.学生处于中心地位
  • D.教师处于辅助地位
44

书院讲学的基本精神是( )。

  • A.分斋教学
  • B.自由讲学
  • C.注重考试
  • D.藏书读书
45

以“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进而通过改变社会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为目的的课程流派是( )。

  • A.经验中心课程理论
  • B.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 C.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 D.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46

教学设计中,教师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教育评价
  • B.教学媒体
  • C.教学策略
  • D.教学目标
47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 B.知与不知的矛盾
  • 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
  • D.教师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社会对其要求之间的矛盾
48

全日制普通教育属于( )。

  • A.初等教育
  • B.中等教育
  • C.高等教育
  • D.学前教育
49

古德莱德认为“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论化、构想的课程”属于( )。

  • A.体验的课程
  • B.领会的课程
  • C.理想的课程
  • D.正式的课程
50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这是典型的( )。

  • A.教育适应生活说
  • B.社会本位论
  • C.外在目的论
  • D.内在目的论
52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是( )。

  • A.教学目标
  • B.教育目标
  • C.教育目的
  • D.培养目标
53

在教育三合力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是( )。

  • A.学校教育
  • B.家庭教育
  • C.社会教育
  • D.社区教育
55

文化教育学批判的对象是( )。

  • A.批判教育学
  • B.实用主义教育学
  • C.实验教育学
  • D.制度教育学
56

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实施了( )。

  • A.终身教育
  • B.义务教育
  • C.补偿教育
  • D.回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