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考前冲刺练习题(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贡献有

  • A.提出了彻底战胜国民党的军事政策
  • B.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的各项基本政策
  • D.提出了“两个务必”
2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是

  • A.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
  • B.军阀割据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局面的存在
  •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3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赋予民主和科学两项内容新的内涵,主要有

  • A.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
  • B.民主是指多数人的民主
  • C.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 D.学习自然科学
4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指导实践,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从哲学的角度评价和谐,理解正确的是

  • A.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
  • B.和谐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 C.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 D.和谐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

  • A.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 B.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从非垄断企业转移的利润
  • C.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 D.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剥削和掠夺获得的国外利润
6

毛泽东在井冈山颁布的土地法中,不适应中国农村实际的规定有

  • A.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 B.坚定地团结贫雇农
  • C.禁止土地买卖
  • D.团结中农
7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除了具有这个最基本特征外,以下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有

  • A.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 C.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 D.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8

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这一标准充分体现了

  • A.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决定力量
  • B.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标准
  • C.发展生产力同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一
  • D.虽然姓“资”,但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允许其存在,支持其发展
9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理由是对立统一规律

  • A.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 B.揭示了事物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 C.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
  • D.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
  •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有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B.保障公共安全
  • 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12

以下对法律实施发挥作用的有

  • A.国家强制力
  • B.法律意识
  • C.道德观念
  • D.纪律观念
13

我们党和国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原因在于

  • A.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模式
  • C.这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 D.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14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

  • A.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 C.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
  •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
15

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中,体现出奉献社会精神的有

  • A.爱岗敬业
  • B.诚实守信
  • C.办事公道
  • D.服务群众
16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包括

  • A.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 B.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 C.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 D.实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
17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8

属于经济法法律部门调整范围的有

  • A.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 B.国家在监管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 C.社会福利关系
  • D.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19

在当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科技发展与全球性问题的关系是

  • A.全球性问题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 B.全球性问题是由于对科技使用不当造成的
  • C.要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限制乃至停止科技发展
  • D.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创造条件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体现在

  • A.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B.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提出科学发展观
  •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的因素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
  • B.竞争中不存在合作
  • C.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
  • D.两者形式上是对立的
2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劳资与分配关系的变化
  • B.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 C.经济调节机制与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 D.政治制度的变化
23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的主要体现有

  • A.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 B.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
  • C.交通警察赶赴事故现场后,应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 D.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治疗
24

行政调解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合法
  • B.公开
  • C.自愿
  • D.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
25

价值规律的内容包含

  •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 D.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2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变化包括

  • 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 B.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 C.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 D.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7

超额剩余价值是

  •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 B.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C.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的
  • 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28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指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29

经济法是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原则主要有

  • A.诚实信用原则
  • B.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 C.效力公平原则
  • D.可持续发展原则
30

下列词汇中体现了适度原则的有

  • A.解剖麻雀
  • B.过犹不及
  • C.祸福相依
  • D.掌握火候
33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或行政法治原则。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 A.包含了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两个方面
  • B.行政权力的存在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 C.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必须合理、适当和公正
  • D.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公正
34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轻工业
  • B.发展军事和国防工业
  • C.发展农业
  • D.发展重工业
35

以下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B.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C.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 D.太平天国起义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36

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最大的建设成就是

  • A.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 B.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 C.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D.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37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

  • A.基本一致的
  • B.基本不一致的
  • C.完全一致的
  • D.完全不一致的
3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公民权利原则
  •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人民当家作主
40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指

  • A.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 B.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
  • 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 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41

我国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是

  • A.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B.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 D.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43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

  • 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 B.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主义革命
  • C.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社会形态的变革
  •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44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

  • A.党的工作重心必须农村转移到城市
  •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C.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 D.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45

我们所处的时代对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很高,邓小平说:“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这段话说明

  • A.要实现现代化,我们肩负的任务很重
  • B.面临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竞争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
  • C.要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的、社会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 D.我们应克服急躁情绪和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46

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 A.建立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
  • B.建立红军
  • C.建立红军、游击队
  • D.建立游击队
48

“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

  • A.承认了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 B.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 C.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 D.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台湾问题是

  •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 B.属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
  • C.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 D.属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问题
50

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的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的刊物是

  • A.《新青年》
  • B.《共产党》(月刊)
  • C.《劳动界》
  • D.《向导》
51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社会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B.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提出
  • C.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52

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我们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和愿望
  • B.是否经得住思想的批判
  •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53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B.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 C.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 D.《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
54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产生物质
  • B.意识转化为物质
  • C.意识决定物质
  • D.意识创造物质
55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三个有利于”标准
56

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经验”的是

  • A.调解
  • B.仲裁
  • C.诉讼
  • D.协商
57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

  • A.靠采用新技术而获得的高额利润
  • B.靠市场价格波动而获得的高额利润
  • C.凭借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D.凭借改善劳动组织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58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
  • B.分析与综合
  • C.抽象到具体
  • D.实践到认识
59

毛泽东在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问题时曾指出,认清和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 C.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
  •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0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动力
  • B.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61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 C.人民大众与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落后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