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考前冲刺练习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有

  • A.为实现权利提供必要的规则、方式和秩序
  • B.为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规则、方式和秩序
  • C.为履行义务提供必要的规则、方式和秩序
  • D.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2

下列各项体现因果关系的有

  • A.热胀冷缩,摩擦生热
  • B.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 C.冬去春来,昼夜交替
  •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

根据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我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其中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

  • A.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 B.发展教育和科学、发展文学艺术等事业
  •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 D.博采世界文明之众长,抵制各种自由主义文化思想的侵蚀
5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揭示了

  • A.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 B.剩余价值的源泉
  • C.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D.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
6

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凸显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地理环境自在自发地影响社会发展
  • B.地理环境通过社会生产转换为社会的内在要素而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 C.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器
  •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程度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 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8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有

  •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精神病人除外),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 C.10周岁以上的公民
  • D.18周岁以上的公民(精神病人除外)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

  • A.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
  • B.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 C.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
  • D.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1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

  • A.经济基础不同
  • B.阶级结构不同
  • C.宗旨不同
  • D.主体不同
11

民族主义中,体现资产阶级局限性和弱点的内容有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 B.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换取列强的支持
  • C.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没有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
  • D.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12

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原因在于

  • A.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B.它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
  • C.它包含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成果
  • D.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就要做到

  • A.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 B.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 C.主要用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必要时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手段
  • D.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14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其理论意义是

  •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B.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意义
  • C.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 D.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1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已经超出了感动的意义,更催人行动。这件事说明价值评价是

  • A.实践活动的精神驱动力
  • B.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
  • C.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
  • D.实践活动发展的决定力量
16

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的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 C.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和进步
  • D.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17

《论十大关系》是

  • A.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 B.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
  • C.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全面总结
  • D.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18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 A.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意愿
  • B.保障人民权益、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 C.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一党执政
  • 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

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这其中包括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做到

  • A.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 B.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 C.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D.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20

要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就要正确认识

  • A.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 D.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
21

以下关于择业与创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择业是创业的基础
  • B.创业是择业的内在要求
  • C.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
  • D.在实际生活中,择业与创业是截然分开的
2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在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原因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3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

  • A.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 B.必须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C.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
  • D.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4

“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法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对恩格斯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A.一定意义上,生就是死
  • B.生命中包含自己的否定因素死亡
  • C.生和死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 D.生和死是绝对对立的
25

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民权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 A.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 B.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D.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26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原理的有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27

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是

  • A.土地改革
  • B.没收官僚资本
  •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镇压反革命
28

不走回头路,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因为走回头路

  • A.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的状态
  • B.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 C.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更快发展
  • D.就不会有市场繁荣、产品丰富的生活,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
29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 B.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D.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30

《天朝田亩制度》的缺陷有

  • A.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 B.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C.是对以往“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
  • D.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
31

恩格斯说:“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l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学家就证明,已经有人力求做到这一点,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做到这一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将被发现。”这段话说明

  • A.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 B.马克思主义和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没有任何差别
  • C.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D.马克思主义和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一脉相承的
32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要求是

  • 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 B.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 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 D.人人享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33

1921年10月,列宁说“资本主义愈不发达的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就愈长”。1923年1月2日的13记中特别指出,“决不能过早地给自己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的目标。”对上述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 A.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 B.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 D.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3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辛亥革命
  • B.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D.五四运动
3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

  •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C.科学发展观
  • D.坚持毛泽东思想
36

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 A.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 B.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 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帮助“后富”
39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 A.要不要社会革命
  • B.要不要实行开明专制
  •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40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最大恶果是

  • A.根据地的损失
  •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 C.红军的损失
  • D.白区损失达100%
41

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

  • A.学习马列主义理论
  • B.深入实际
  • C.调查研究
  • D.整风运动
42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B.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 C.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而奋斗
  • D.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44

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

  • A.都是劳动产品
  • B.都有使用价值
  • C.都有价值
  • D.都能满足各自的需要
4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应该

  • A.鼓励自主创业
  • B.以就业带动创业
  • C.创业就业并进
  • D.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46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 A.万家岭大捷
  • B.镇南关大捷
  • C.百团大战
  • D.平型关大捷
47

在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问题上,爱国与否是

  • A.是个人的价值取向
  • B.是道德要求
  • C.是法律规范
  • D.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48

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 B.党的领导
  • 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D.实行政治协商制度
49

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 B.实事求是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基础方面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实行计划经济
  •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 C.是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 D.是否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52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法治观念是

  • A.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
  • B.法律上的公平正义观念
  • C.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 D.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5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早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 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 C.共产主义者同盟
  • D.全德工人联合会
56

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57

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签订
  • B.辛酉政变
  •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戊戌政变
58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标志着

  • A.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 B.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 D.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
59

“所有的人和阶级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

  • A.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错误观点
  • B.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正确观点
  • C.承认所有的个人和阶级都起到一定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 D.肯定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60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D.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6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

  •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 B.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C.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
  • D.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