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高分突破试卷(十七)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提到的中间势力是指

  • A.民族资产阶级
  • B.城市小资产阶级
  • C.开明绅士
  • D.地方实力派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 C.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 D.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4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 A.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 B.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C.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 D.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中国革命的一种特征
5

深化改革要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就必然应改变

  • A.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 B.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
  • C.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 D.根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7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就必须努力建设

  • A.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B.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 C.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 D.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8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五四运动

  • A.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D.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9

党的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有

  •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B.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 C.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10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

  • A.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 B.群众路线
  • C.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 D.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其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 A.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B.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 C.它是从具体实际出发,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D.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
15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毛泽东撰写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C.《井冈山的斗争》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

  • A.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 B.现实规定和制约着理想
  •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 D.理想一定可以转化为现实
17

以下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正确的有

  • 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 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C.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
  • D.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8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 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9

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础是

  • A.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 B.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D.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辩证统一
20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A.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 B.生产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
  • C.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 D.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21

28岁时,旅居美国的钱学森就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的行为给我们在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是

  • A.人有地域和信仰不同,但报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 C.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高度统一
  • 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22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有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B.密切联系群众
  •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D.自我批评
23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主要有

  • A.公私合营
  • B.代购代销
  • C.统购包销
  • D.加工订货
24

我国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指

  • A.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 C.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D.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25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

  • A.社会基础狭窄,势力弱小,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
  • B.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 D.惧怕人民群众
26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 B.数学和逻辑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 C.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 D.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28

人民政协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民主监督主要是指

  • A.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政治监督
  • B.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
  • C.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行的互相监督
  • D.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体体现在

  • A.都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B.政治立场是一致的
  • C.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致的
  • D.根本方法是一致的
30

下列关于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限定和超越
  • B.限定中的超越
  • C.双向改变
  • D.超越中的限定
31

中华民族进入全国性抗战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 B.一?二八事变后
  • C.华北事变后
  • D.卢沟桥事变后
32

2005年初至2006年上半年,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

  • A.整党运动
  • B.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C.整风运动
  • D.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

  • A.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
  • B.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 C.社会主义经济和小农经济
  • 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34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 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35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华北事变
  • C.一?二八事变
  • D.卢沟桥事变
36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是

  • A.以工人运动为先导
  • B.以学生运动为先导
  • C.以商人罢市为先导
  • D.以农民运动为先导
38

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3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科学发展观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邓小平理论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0

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C.中共十二大
  • D.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
41

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

  • A.价值构成的
  • B.货币构成的
  • C.资金构成的
  • D.使用价值构成的
4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B.和平赎买
  • C.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 D.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43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民族团结
  •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C.民族平等
  • D.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44

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伟大世纪。对人类历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影响,并将继续影响21世纪进程的是

  • A.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B.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D.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6

决定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国家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民主集中制
48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
  • C.英国侵华舰队封锁珠江口和广东海面
  • D.英舰抵达南京城外,扬言攻城
49

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是在

  • A.党的十六大
  •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 D.党的十七大
5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C.民族独立,人民得解放
  • D.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共同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 B.建设社会主义
  • C.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2

价值揭示的是

  • A.主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 B.主客体之间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 C.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 D.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关系
53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

  • A.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 B.独立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 C.能动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 D.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是

  • 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 B.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D.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55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6

法律强制的目的在于

  • A.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 B.保障权利得以实现
  • C.保障义务得以履行
  • D.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57

2004年底,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让人恐怖的”非理性的狂热。这说明:

  • 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 B.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
  • 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释作用
  • 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
58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 A.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D.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59

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指的是

  • A.依法纳税
  • B.特定主体权
  • C.社会经济权
  • D.人身自由权
60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的殊死搏斗
  •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
  •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 D.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