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高分突破试卷(十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

  • A.科技进步的产物
  • B.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
  • C.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
  •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2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在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在范畴上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 C.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 D.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3

资本家要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必须

  • A.改进生产技术
  • B.改进经营管理
  • C.提高劳动生产率
  • D.提高商品个别价值
4

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科学中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B.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5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

  • A.自我身心和谐
  • B.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 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 D.人与自然的和谐
7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8

1920年春,在中国最早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是

  • A.周恩来
  • B.李大钊
  • C.陈独秀
  • D.毛泽东
9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对这一命题正确理解的有

  • A.任何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限的
  • B.整个世界的发展是无始无终的无限过程
  • C.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有限过程都是整个世界无限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 D.世界无限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有限的过程集合而成的
10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

  • 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 B.混同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11

公共生活法律规范的基本立法精神有

  • A.维护公共秩序
  • B.保障公共安全
  • C.保护公共环境
  • D.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与自由
1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 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 C.经销代销、公私联营
  • D.全行业公私合营
15

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的含义有

  • A.依法行使权利
  • B.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 C.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 D.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
17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要求是

  •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B.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C.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改善就业结构
  • D.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18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A.健全民主制度和完善法制制度
  • B.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C.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 D.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B.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D.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在于

  • A.证明了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B.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 C.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1

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有

  • A.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 B.理论为群众所掌握
  • C.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 D.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2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 A.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 B.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C.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D.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3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并不是所有的真理性认识都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 B.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
  •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 D.不同阶级、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24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

  • A.在领导阶级的选择上体现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 B.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 C.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5

涉及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有

  • A.《南京条约》
  • B.《望厦条约》
  • C.《黄埔条约》
  • D.《天津条约》
26

英国政府对清政府发动战争蓄谋已久,其迫不及待地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有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 B.摆脱经济危机
  • C.鸦片走私被禁
  • D.转移国内人民视线
28

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

  • A.手工业互助组
  •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 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29

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执法公正的要求有

  • A.坚持合法合理原则,保证一切执法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符合社会的公理
  • B.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保证所有案件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 C.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使裁判或决定的过程变为人们感受民主、客观、公平的过程
  • 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是

  • 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 B.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
  • C.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1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重大举措的意义在于

  • A.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 B.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C.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D.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2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的关系有

  • A.夫妻关系
  • B.长幼关系
  • C.邻里关系
  • D.人与自然的关系
33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下列属于静止的有

  • A.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
  • B.处于质变过程中的事物
  • C.空间位置永恒不变的事物
  • D.相对一定的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位移的事物
34

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包括

  • A.民主政权建设
  • B.军队战斗力建设
  • C.减租减息
  • D.文化建设
35

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 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6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 A.台湾问题开始的
  • B.香港问题开始的
  • C.澳门问题开始的
  •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38

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的是

  • A.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召开
  • B.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C.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事件的发生
  • D.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进行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活动
39

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 A.国家资本主义
  • B.公私合营
  • C.统购统销
  • D.定息
40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是

  • A.购买过程与销售过程的统一
  • B.生产过程和购买过程的统一
  • C.售卖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4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这一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 A.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42

日本福岛核泄漏引起全球关注,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核政策,采取措施应对核泄漏危机。这件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 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43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44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
  • B.劳动对象
  • C.科学技术
  • D.管理方式
4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C.促进效率提高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46

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深化主要体现在

  • A.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 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C.对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 D.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
  •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48

道德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A.人类的出现
  • B.社会关系的形成
  • C.阶级社会的产生
  •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49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干旱,我们没能作出准确预测。这件事说明

  • A.世界的不可知性
  • B.人的认识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摹写
  • C.认识能动作用的实现的条件性
  • D.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50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1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 A.提倡进化论和唯物论
  • B.提倡新文学
  • C.提倡民主和科学
  • D.提倡个性解放
52

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主要依据是

  • A.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 B.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 D.承担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53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B.1848年革命
  • C.匈牙利三月革命
  • D.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54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经济制度基础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55

“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这句话说明了法律具有

  • A.国家强制性
  • B.有阶级性
  • C.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特质
  • D.上层建筑的特点
5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是在

  • A.八七会议
  • B.中共六大
  • C.遵义会议
  • 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57

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 A.进行武装斗争
  • B.开展工人运动
  • C.开展议会斗争
  • D.组织农民运动
58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其目的是

  • 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
  • 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 D.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9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主要表现为

  •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 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 C.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 D.国家强制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60

在战略相持阶段,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是

  • A.大规模会战
  • B.特务和暗杀行动
  • C.偷袭和心理战术
  • D.敌后游击战争
6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 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
62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苟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 B.规律的平等性
  •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 D.规律的能动作用
63

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分配的法律运行环节是

  • A.法律制定
  • B.法律遵守
  • C.法律执行
  • D.法律适用
64

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的文献是

  • A.《逐步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
  • 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 C.《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