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高分突破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意义包括

  • A.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 B.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 C.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 D.在战略防御阶段,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当家作主,其途径是

  • 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 B.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 C.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 D.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容为

  •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 B.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 C.真理的绝对性通过其相对性表现出来
  •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
4

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的有

  • A.著作权、专利权
  • B.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 C.商业秘密权、商标权
  • D.植物新品种权
5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恶果是

  • A.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 B.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
  • 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
  •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6

夫妻关系包括

  • A.人身关系
  • B.财产关系
  • C.夫妻间的隶属关系
  • D.夫妻与双方父母间的关系
7

商品的价值

  • A.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B.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C.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 D.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是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 B.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C.各民族、各党派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化解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10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

  • A.坚持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B.采取了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C.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 D.遵循了自愿原则、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11

对“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的说法正确的理解有

  • A.“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 B.“两个必然”使人们坚定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
  • C.“两个决不会”要求人们坚持科学的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
  • D.“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12

从世界历史上看,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道路主要有

  • A.资本主义工业化
  • B.新民主主义工业化
  • C.封建主义工业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3

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主要是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C.没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 D.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5

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B.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 C.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
  • D.功能完善、以大带小
16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有

  • A.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 B.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C.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 D.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17

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

  • A.一个人的人生观不影响其世界观的发展和变化
  •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 C.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
  • D.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
18

宪法是我国根本法,其特征具体表现在

  • A.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C.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B.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 C.管理民主
  • D.特色明显
21

以下与“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意义相一致的格言警句有

  • A.“梅花香自苦寒来”
  • B.“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成才,人才就在群众中”
  • 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2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 A.事实上,任何社会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在根本上都是一致的
  • B.社会整体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 C.社会整体利益既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又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保障
  • D.社会整体利益体现了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全部利益
23

“四马分肥”是指企业利润分为

  • A.工人福利费
  • B.国家所得税
  • C.股金红利
  • D.企业公积金
24

一个国家建立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实行什么样的政治模式,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说来

  • A.不是人们主观设定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 B.是特定的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 C.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 D.受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25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作用体现在

  • A.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 B.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 C.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
  • D.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个共同理想

  • A.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
  • B.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 C.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
  • D.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
27

我国目前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是

  • A.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 B.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 C.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
  • D.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
28

法律的指引作用得以实现的形式有

  • A.社会性规范
  • B.授权性规范
  • C.禁止性规范
  • D.义务性规范
29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 A.水往低处流
  • B.日出于东落于西
  •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0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总结的经验有

  • A.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
  • B.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 C.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 D.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
3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做到

  • A.通过改革,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 B.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 C.尊重人才,人尽其才
  • D.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2

道德的阶级属性具体表现在

  • A.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道德
  • B.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或人群有不同的道德
  • C.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没有道德
  • D.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33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就应做到

  • A.鼓励全民创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B.破除体制障碍,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
  • C.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 D.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34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 B.中日《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中俄《瑷珲条约》
35

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 B.劳动和劳动力
  •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36

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是

  • A.传统习俗
  • B.人类的出现
  • C.劳动
  • D.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
37

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自强”、“求富”
  •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8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

  • A.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上
  • B.个人品德的提高上
  • C.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上
  • D.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39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灭了竞争
  • B.垄断缓和了竞争
  •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 D.垄断与竞争并存
40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

  • A.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 B.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C.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
  • D.使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得以实现
41

在民商法律制度中,为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而制定的制度是

  • A.民事行为制度
  • B.民事权利制度
  • C.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 D.合同法律制度
42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理想实现的思想基础是

  • A.坚定的信念
  • B.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 C.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D.正确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
  • B.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
  • C.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4

党的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重大贡献是

  • A.提出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B.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 C.提出大力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 D.对当时我国的国情、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及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
45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 B.人民民主专政
  •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46

我国制定社会主义法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形成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
  • B.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 C.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 D.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47

鸦片战争以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林则徐
  • B.严复
  • C.魏源
  • D.康有为
48

有人认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些科学家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命题

  • A.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 B.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 C.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 D.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49

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 A.学思并重
  • B.省察克治
  • C.慎独自律
  • D.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51

根据党的十七大推进文化创新的战略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个任务是

  • A.繁荣文化事业
  • B.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 C.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 D.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52

国家安全是个人安全的前提,有赖于每个公民的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

  • A.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
  • B.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
  • C.生态安全
  • D.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53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 B.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 C.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 D.促进变法维新,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54

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林则徐
  • B.严复
  • C.魏源
  • D.康有为
5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56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 B.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 D.没收官僚资本
58

被称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的是

  • A.团结
  • B.友爱
  • C.互助
  • D.诚信
59

“居安思危”这句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 C.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推动事物的发展
  •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60

戊戌政变后,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仅保留了

  • A.农工商总局
  • B.铁路矿务总局
  • C.商务局
  • D.京师大学堂
61

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

  • A.事物的度
  • B.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 C.事物的属性
  • D.事物的量
62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 C.以改革为中心
  • D.以开放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