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考前冲刺密卷二(含试题解析与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等权利,同时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材料2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

   材料3

   2013年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新华网,2013年8月15日

   材料4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将于9月10日起正式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情况。《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请回答:

(l)结合材料1,说明应如何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白由?

(2)结合材料2、3、4,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白由与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关系?

2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 )

  •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 B.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 C.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 D.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

1956年起,毛泽东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的有( )

  • A.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 B.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 C.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 D.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5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是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辛亥革命( )

  • A.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 B.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
  • 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
  • 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组织原则
7

总结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点是( )

  •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B.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 C.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   
  • D.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8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是( )

  • A.改善需求结构       
  • B.优化产业结构
  •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D.推进城镇化
10

中共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新的界定,与十八大之前相比较,十入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新增加的内容是( )

  • A.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 B.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D.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在( )

  • A.它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 B.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 C.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13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 )

  • A.竞争范围从经济领域扩大到各个领域和部门,而且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 B.竞争的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 C.竞争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D.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
14

以下正确反映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之间关系的是( )

  • A.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 D.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15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和“水滴石穿”,这两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 C.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 D.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16

我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7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的这句话表述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二者的对立统一表现在( )

  • A.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 B.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
  • C.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 D.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18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这是职业道德中( )

  • A.爱岗敬业的要求   
  • B.服务群众的要求
  • C.办事公道的要求   
  • D.奉献社会的要求
19

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 )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传统   
  • B.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传统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   
  •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传统
21

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道德价值追求,或者说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是( )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C.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2

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的文件是( )

  • A.《井冈山土地法》  
  • B.《兴国土地法》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2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 )

  • A.依法治国       
  •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C.发展基层民主   
  • D.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24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

  • A.政治勇气和智慧的统一
  •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 C.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 D.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程度的统一
25

党的十八大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

  • A.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 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C.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D.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26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 )

  • A.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 B.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C.坚持党的领导
  • D.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7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是指( )

  • A.资本集中           
  • B.货币的资本化
  • C.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 D.商品的资本化
28

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 )

  • A.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 B.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
  • C.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 D.成本价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29

对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

  • A.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 B.意识是主观的自由创造
  • C.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 D.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30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 C.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
  • D.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