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915年新文化运动
- B.1919年“五四”运动
- C.1941年延安整风
- D.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
-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B.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
- C.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论
- A.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
- B.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
- C.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 D.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 C.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 D.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
- A.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 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 D.采取从互助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渐过渡形式
- A.互助组
-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D.人民公社
- A.反贪污
- B.反浪费
- C.反受贿
- D.反官僚主义
-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C.人民群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斗争
-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A.揭批“四人帮”
-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C.平反冤假错案
- 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大讨论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C.中共十二大
- D.中共十三大
-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
-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
- C.敌我矛盾
- D.人民内部矛盾
- A.互助组
-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D.人民公社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C.国营经济
- D.合作社经济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A.赎买
- B.统购统销
- C.公私合营
- D.合作化
- A.1950年
- B.1951年
- C.1952年
- D.1953年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 B.没收官僚资本
- C.没收民族资本
-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 B.没收官僚资本
- C.没收民族资本
-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 A.中共七大
-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八大
-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B.合作社经济
- C.个体经济
-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