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网络谣言等网络乱象,已成为社会“毒瘤”,法律威慑必不可少。公安机关及时亮剑,果断出击,集中开展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严惩“网络大谣”,是顺应民心之举。同时,相关司法解释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相信随着法律的完善、打击的深入,隐匿网络的违法犯罪分子终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材料2 国家网信办昨日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这份被业内称为“约谈十条”的规定将于6月1日起实施。届时,网站存在未及时处置违法信息情节严重等9种情形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将被约谈,约谈整改不力的网站将被吊销许可证。《规定》所称约谈,是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发生严重违法违规情形时,约见其相关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指出问题、责令整改纠正的行政行为。 ——资料来源:2015年4月29日《北京晨报》材料3 2015年6月1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讲话指出:“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直接参与人数超过2000万,信息覆盖近5亿人,掀起了全民‘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热潮。我们在今天启动本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要突出青少年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从基础做起、从娃娃抓起,大力培育‘中国好网民’,共筑安全、赢在未来。” ——资料来源:人民网请回答:

结合材料1、2,从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说明加强网络立法的意义和原则。

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十分美丽的小河边。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小马非常高兴地驮着粮食来到了小河边。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看见了牛伯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马高兴地正准备趟过河去,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不敢过河回家了。马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妈妈这回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材料2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好几天没有粮食吃了。一天,他最为信任的门生颜回不知从哪里搞来一点米,准备煮饭来孝敬老师。孔夫子饥肠辘辘地等着饭熟。就在饭香四溢,即将出锅的时候,孔夫子饿得已经有些发花的眼睛看到颜回抓起一把米饭送进了嘴里。孔夫子心里想,这个颜回,平日看似忠厚,没想到竟背主做窃!孔子心里很不舒服,但装着没看见。饭熟之时,颜回捧了饭恭敬地请他享用,孔子说:“今天我梦见了先君,我先用它祭祀过先父再吃吧。”颜回急忙回答说:“这可不行呀,刚才煮饭时一团烟灰落在了饭里,怕糟蹋了米,我就抓起来给吃了。”于是孔子免有愧色地说了一句:“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此后,孔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请回答:

结合材料1,从认识论角度说明,“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9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

  • A.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B.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
  • C.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 D.是执政党利益的体现
10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有( )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D.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11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中国早期信仰和加人马克思主义队伍的有( )

  • A.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 C.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
  • D.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
12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

  • A.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 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C.乡村中一切地主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 D.在农村中逐步建立互助小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
13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它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础一致。其中新三民主义较之于三民主义,其“新”体现在( )

  • A.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 B.提出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 C.强调了民主权利应平民化
  • D.新增了“节制资本”的原则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

  •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C.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 D.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和共同的“根”
15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是指天京事变
  •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 D.因为“煮豆燃萁”的悲剧,所以对太平天国的评价难以定论
16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

  •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 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18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是( )

  • A.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 B.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 C.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
  • D.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20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

  •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人的剥削关系
  •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 C.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 D.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21

我国自古就崇尚“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以和为贵”“天地和谐”等观点,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2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 )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 B.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与谬误可以互相转化
  • 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 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28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具体是指( )

  • A.共产党员、民主党派和国民党亲共人士各占1/3
  • B.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
  • C.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各占1/3
  •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各占1/3
29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远大理想,都不能唾手可得。实现远大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

  • A.高瞻远瞩、胸怀大志
  • B.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 C.志存高远、矢志不渝
  • D.丰富知识、终身学习
32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说,“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

  • A.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33

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 )

  • A.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B.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 C.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 D.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4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应理解为( )

  •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 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 D.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35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这是由于 ( )

  • A.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
  • B.两者的实现方式不同
  • C.两者的源泉不同
  • D.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36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 B.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 C.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 D.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