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误差容忍度
- B.概化系数
- C.可靠性指数
- D.信噪比
- A.项目鉴别指数法
- B.相关法
- C.难度推算法
- D.Z检验法
- 3
-
实证效度包括
- A.效标关联效度
- B.同时效度
- C.预测效度
- D.表面效度
- A.积差相关
- B.等级相关
- C.肯德尔和谐系数
- D.χ<SUP>2</SUP>检验
- A.重测信度
- B.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
- C.分半信度
- D.同质性信度
- A.重测信度
- B.分半信度
- C.等值性系数
- D.同质性信度
- A.行为样本
- B.标准化
- C.难度
- D.信度和效度
- A.该模型未能区分各种测量误差
- B.该模型对样本具有依赖性
- C.该模型以弱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容易验证
- D.该模型忽视了被试的反应组型
- A.称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比率量表
- 10
-
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
- A.参照点
- B.量表
- C.行为样本
- D.单位
- A.称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比率量表
- A.E<SUB>p</SUB><SUP>2</SUP>和可靠性系数是一个系数的两种说法
- B.E<SUB>p</SUB><SUP>2</SUP>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φ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
- C.E<SUB>p</SUB><SUP>2</SUP>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φ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
- D.E<SUB>p</SUB><SUP>2</SUP>中包含了绝对误差方差,φ中包含了相对误差方差
- A.概化研究
- B.决策研究
- C.推断研究
- D.潜在特质研究
- A.测量目标
- B.全域分数
- C.观测全域
- D.测量侧面
- A.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
- B.确定测量侧面和观测全域
- C.方差分析
- D.信度分析
- A.经典测量理论
- B.项目反应理论
- C.概化理论
- D.测验等值理论
- A.项目信息函数
- B.测验信息函数
- C.项目特征函数
- D.测验特征函数
- A.项目难度
- B.区分度
- C.对选择题猜对可能性的估计
- D.项目特征曲线的上端渐近线
- A.经典测量理论
- B.项目反应理论
- C.概化理论
- D.测验等值理论
- A.项目反应模型中只有一个参数
- B.被试的测验行为只受到所定义的一种潜在特质的支配
- C.被试在测验中对不同项目的反应是互相独立的
- D.被试在测验中只完成一个测验项目
- A.P=0.5:D=0.60
- B.P=0.5;D=0.30
- C.P=0.3;D=0.60
- D.P=0.6;D=0.30
- A.项目C的难度最大
- B.项目C和项目B的难度差是项目B和项目A难度差的2倍
- C.项目C和项目B的难度差与项目B和项目A难度差的比值大于2
- D.项目C和项目B的难度差与项目B和项目A难度差的比值小于2
- A.0.80
- B.0.20
- C.0.40
- D.0.60
- A.偏难
- B.偏易
- C.适中
- D.无法判断
- A.较广
- B.较窄
- C.适中
- D.无法判断
- A.0.50;0.99
- B.0.99;0.50
- C.0.50;0.10
- D.0.10;0.50
- A.内容效度
- B.区分效度
- C.校标效度
- D.构想效度
- A.内容效度
- B.区分效度
- C.效标关联效度
- D.构想效度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A.二者恒等
- B.效度系数大于或等于信度系数
- C.信度系数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效度系数
- D.信度系数的平方根大于或等于效度系数
- 31
-
使用某个测验对某个群体进行施测,之后将测验题目按照奇数题目和偶数题目分成了两部分,经过计算得知所有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变异数相等,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那么该测验的信度值是
- A.0.60
- B.0.30
- C.0.75
- D.0.90
- 32
-
同质性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
- A.内容取样
- B.时间取样
- C.统计方法
- D.评分者
- A.信度高,效度高
- B.信度高,效度低
- C.信度低,效度高
- D.信度低,效度低
- A.重测信度
- B.等值性系数
- C.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
- D.分半信度
- A.内部一致性系数
- B.复本信度
- C.评分者信度
- D.重测信度
- A.25
- B.35
- C.45
- D.55
- A.重测信度
- B.复本信度
- C.同质性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 A.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 B.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
- C.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
- D.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在两个平行测验中的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
- A.[115.06,124.94]
- B.[112.26,127.74]
- C.[113.01,126.99]
- D.[114.12,125.88]
- A.真分数(T)是常数
- B.真分数(T)中包含了系统误差
- C.真分数(T)中不包含随机误差
- D.真分数(T)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 A.S<SUB>E</SUB><SUP>2</SUP>代表的是随机误差的变异
- B.S<SUB>T</SUB><SUP>2</SUP>代表的是与测验目的有关的变异
- C.S<SUB>E</SUB><SUP>2</SUP>代表的是系统误差的变异
- D.S<SUB>E</SUB><SUP>2</SUP>代表的是随机误差的变异和系统误差的变异
- A.O
- B.X
- C.T
- D.C
- 43
-
顺序量表的特点是
- A.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 B.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 C.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
- D.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 A.称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比率量表
- 49
-
简述提高测验效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