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3(专业基础综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 )

  • A.感觉适应
  • B.感觉对比
  • C.同时对比
  • D.继时对比
4

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后像的是( )

  • A.抬头仰视太阳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圆饼状,位于黑色背景之上
  • B.注视瀑布的某一处,然后看周围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都在向上飞升
  • C.在空旷的沙漠中看到的海市蜃楼
  • D.注视一个红色方块,移开视线后,会看到一个绿色方块
5

下列关于听觉的行波理论,描述的正确的有( )

  • A.该理论是由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西提出来的
  • B.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
  • C.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之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
  • D.随着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
6

下列关于听觉的频率理论,描述正确的有( )

  • A.它是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德提出的
  • B.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是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
  • C.由于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
  • D.声音的振动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
7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锥体细胞含有昼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能分辨颜色,故而是昼视觉和颜色视觉的器官
  • B.神经节细胞只与较少锥体细胞相连,因此有对物体细节的精确辨别能力
  • C.棒体细胞含有夜视觉所必需的紫红质,故而是夜视器官,但不能分辨颜色
  • D.棒体细胞含有昼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能分辨颜色,故而是昼视觉和颜色视觉的器官
9

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
  • 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
  • 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强
  • D.掩蔽音强度很小时,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较小
11

痛觉感受器( )

  • A.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 B.只存在于皮肤中
  • C.只存在于外部感觉中
  • D.不存在于内脏器官中
12

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 )

  • A.不引起内脏感觉
  • B.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
  • C.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
  • D.引起忽强忽弱的内脏感觉
13

眼睛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 )

  • A.晶体
  • B.房水
  • C.玻璃体
  • D.角膜
14

联觉是指( )

  • A.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 B.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一种感觉印象
  • C.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 D.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一种现象
15

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 )

  • A.感觉阈限
  • B.感受性
  • C.差别感觉阈限
  • D.绝对感觉阈限
16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范围内的空气振动

  • A.16~20000赫兹
  • B.20~5000赫兹
  • C.1000~4000赫兹
  • D.200~20000赫兹
18

( )是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

  • A.思维
  • B.情绪
  • C.能力
  • D.感觉
20

色觉的三色理论能很好地说明( )

  • A.颜色混合
  • B.颜色对比
  • C.色盲
  • D.后像
23

( )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 A.听觉频率理论
  • B.听觉共鸣理论
  • C.听觉行波理论
  • D.听觉神经齐射理论
25

视网膜的光感受细胞是( )

  • A.无足细胞
  • B.视杆细胞
  • C.双极细胞
  • D.神经节细胞
26

下列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的是( )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 B.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 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27

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韦伯发现( )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 A.绝对感受性
  • B.绝对感觉阈限
  • C.差别感受性
  • D.差别感觉阈限
28

普肯耶现象是由( )变化引起的

  • A.明度
  • B.颜色
  • C.空间分布
  • D.持续时间
29

当声音频率大于5000赫兹时,( )是唯一可行的理论解释

  • A.频率理论
  • B.共鸣理论
  • C.行波理论
  • D.神经齐射理论
30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

  • A.正比关系
  • B.反比关系
  • C.对数关系
  • D.常数值
31

在斯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呈( )

  • A.反比关系
  • B.等比关系
  • C.对数关系
  • D.乘方正比关系
32

音响的物理学基础是( )

  • A.振幅
  • B.频率
  • C.频谱
  • D.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