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动机的功能
- 8
-
表象的概念及特征
- 9
-
最近发展区
- 10
-
陈述性知识
- 11
-
支架式教学
- 12
-
冒险转移
- 13
-
相关系数
- 14
-
社会化
- 15
-
复本信度
- 16
-
后像
- A.操纵与控制变量
- B.采用实验仪器
- C.采用心理测验
- D.在实验室进行
- A.C分数
- B.T分数
- C.九分数
- D.十分数
- A.效度
- B.信度
- C.常模
- D.效标
- 20
-
正确百分数是一种()
- A.内容参照分数
- B.常模参照分数
- C.结果参照分数
- D.预期效标分数
- A.60分
- B.67分
- C.70分
- D.73分
- A.回归系数
- B.确定系数
- C.变异系数
- D.复相关系数
- A.积差相关
- B.点二列相关
- C.二列相关
- D.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 A.1和0
- B.0和1
- C.1和1
- D.0和0
- A.本能理论
- B.挫折侵犯理论
- C.去个性化理论
- D.社会学习理论
- A.定势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首因效应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概括原理说
- D.关系转移说
- A.顿悟
- B.顺应
- C.强化
- D.同化
- A.本我
- B.自我
- C.超我
- D.本能
- A.自变量
- B.控制变量
- C.因变量
- D.无关变量
- A.中数
- B.平均数
- C.众数
- D.标准分数
- A.沉思型
- B.冲动型
- C.场独立性
- D.场依存性
- 33
-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
- A.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 B.开始具有延迟模仿能力
- C.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 D.可以完成液体守恒任务
- A.气氛效应
- B.地板效应
- C.酝酿效应
- D.定势效应
- A.
- B.瞬时记忆
- C.短时记忆
- D.长时记忆
- E.内隐记忆
- A.正比关系
- B.反比关系
- C.幂函数关系
- D.对数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