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承诺
- 8
-
自治条例
- 9
-
《大清会典》
- 10
-
赠与合同给是
- A.无偿合同
- B.单务合同
- C.诺成性合同
- D.非要式合同
- 11
-
合同在以下情况下成立
- A.双方当事人签名
- B.一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另一方只按了手印
- C.一方当事人已签署,另一方尚未签署但支付了全部价款
- D.双方当事人以电话和电子邮件就交易达成了一致
- 12
-
制定法
- 13
-
以下行为属于不当得利的是
- A.在银行取款时营业员多付了一百元,收下且不拟退还
- B.拾到一百元,正在寻找失主
- C.拾到一百元,据为己有
- D.用拾到的后付款手机卡打国际电话,用了花费一百元
- 14
-
伪证罪的主体是
- A.证人
- B.鉴定人
- C.记录人
- D.翻译人
- A.犯罪主体的符合性
-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C.刑事违法性
- D.应受刑罚惩罚性
- A.想象竞合犯
- B.结果加重犯
- C.继续犯
- D.牵连犯
- A.全国人大主席团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1/1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 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最高人民法院
- C.最高人民检察院
- D.司法部
- A.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 B.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五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 C.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八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 D.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
- A.1988年
- B.1993年
- C.1999年
- D.2004年
- 21
-
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包括
- A.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出的代表
- B.军队选出的代表
- C.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
- D.各少数民族选出的代表
- A.一次
- B.两次
- C.三次
- D.四次
- 23
-
“重罪十条”出现于
- A.《北魏律》
- B.《晋律》
- C.《北齐律》
- D.《北周律》
- A.谘议局
- B.资政院
- C.参政院
- D.平政院
- A.《九章律》
- B.《曹魏律》
- C.《晋律》
- D.无
- 26
-
西周的借贷契约是
- A.傅别
- B.质剂
- C.书契
- D.约剂
- A.《囚法》
- B.《贼法》
- C.《杂法》
- D.《具法》
- A.法律义务是由国家意志决定的
- B.法律义务的内容最终要收到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 C.法律义务的实现有国家法律保障
- D.法律义务表现为义务人做出或抑制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 A.不得超越法定权限
- B.应当遵循法定程序
- C.对下位法的解释不得与上位法相冲突
- D.不得突破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立法宗旨
- A.要式行为
- B.积极行为
- C.表意行为
- D.事实行为
- A.制定单行法规
- B.编纂法典
- C.进行法律汇编
- D.授权立法
- A.公理性原则
- B.政策性原则
- C.社会原则
- D.专门法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