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兴奋传导最快的是
- A.心室肌
- B.心房肌
- C.房室交界
- D.浦肯野纤维网
- E.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 2
-
兴奋传导最慢的是
- A.心室肌
- B.心房肌
- C.房室交界
- D.浦肯野纤维网
- E.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 3
-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
- A.120天
- B.7~14天
- C.1年以上
- D.3~4天
- E.8小时
- 4
-
血小板平均寿命为
- A.120天
- B.7~14天
- C.1年以上
- D.3~4天
- E.8小时
- A.小胆管和结缔组织增生
- B.肝脏出血和肝细胞坏死
- C.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
- D.中央静脉及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
- E.肝小叶间静脉淤血和结缔组织增生
- A.Aschoff小体
- B.Mallory小体
- C.Councilman小体
- D.Negri小体
- E.Rusell小体
- A.干酪样坏死
- B.凝固性坏死
- C.局灶性胞浆坏死
- D.液化性坏死
- E.固缩坏死
- A.操纵基因是原核生物中的一类负调控顺式作用元件
- B.增加子是一类顺式作用元件
- C.启动子中的TATA盒和GC盒都是顺式作用元件
- D.顺式作用元件只对基因转录起增强作用
- E.顺式作用元件是一类调节基因转录的DNA元件
- 9
-
脂质小体指
- A.脂质变性时电镜下观察到的脂滴
- B.肾过曲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的电镜所见
- C.残存小体因含脂质,因此又叫脂质小体
- D.病毒感染时的核内包含物
- E.吞噬细胞吞噬结核菌后形成的圆形的小体
- A.霍乱毒素可使其持续失活
- B.与GTP结合后可被激活
- C.可催化GTP,水解为GDP
- D.膜受体通过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偶联
- E.有三种亚基
- A.酶都在pH7.4条件下活性最高
- B.酶的催化活性可被调节
- C.酶有极高的催化效能
- D.酶促反应无副反应
- E.酶对催化的底物有选择性
- A.Km升高,Vmax升高
- B.Km降低,Vmax降低
- C.Km不变,Vmax不变
- D.Km不变,Vmax降低
- E.Km降低,Vmax不变
- A.嘌呤环上有共轭双键
- B.嘌呤和嘧啶环上有共轭双键
- C.核苷酸中的N-糖苷键
- D.磷酸二酯键
- E.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呋喃型环状结构
- A.构成活性部位的各种基因集中于一二个肽段
- B.结合底物并催化其转变成产物的部位
- C.结合别构剂并调节酶活性的部位
- D.结合抑制剂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部位
- E.酶的必需基因团全部位于活性部位
- A.血红蛋白的某些咪唑基质子化,使血红蛋白的结构趋向紧密
- B.Bohr效应的机理能用别构作用来解释
- C.CO2的效应实际上是因为pH降低而导致
- D.CO2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右移
- E.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 A.盐键
- B.疏水键
- C.氢键
- D.肽键
- E.范德华力
- 17
-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是
- A.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被破坏
- B.皮层运动区受损
- C.纹状体内γ氨基丁酸能使神经元功能破坏
- D.小脑功能受损
- E.纹状体内乙酰胆碱能使神经元功能破坏
- 18
-
精氨酸升压素又叫
- A.甲状腺激素
- B.去甲肾上腺素
- C.肾上腺素
- D.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 E.糖皮质激素
- A.肌肉失去运动功能所致
- B.因肌肉瘫痪使供血减少所致
- C.肌肉受到病毒的侵害
- D.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 E.失去神经冲动的影响
- 20
-
浅表肾单位
- A.释放肾素
- B.浓缩与稀释尿液
- C.释放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 D.分泌氢离子
- E.释放醛固酮
- A.血浆胶体渗透压
- B.滤过屏障的面积
- C.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之间
- D.肾小囔内压
- E.肾小球血浆流量
- 22
-
机体内温度最高的部位是
- A.心
- B.肝
- C.肾
- D.脑
- E.直肠
- A.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 B.直接导致平滑肌收缩
- C.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活动具有波动性相关
- D.多表现为单向波
- E.起源于纵行肌
- A.言语与歌唱反映了大脑皮质对呼吸的控制作用
- B.大脑皮质通过控制低位脑干呼吸神经元调节呼吸
- C.对呼吸运动的随意控制必须依赖于大脑皮质
- D.在建立与呼吸有关的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大脑皮质起重要作用
- E.在人类平时生活中,呼吸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需要大脑皮质参与
- 25
-
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是
- A.抑制胰酶分泌
- B.促进唾液分泌
- C.抑制胆汁分泌
- D.抑制小肠液分泌
- E.促进胃的运动
- A.舒张末期容积
- B.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 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 D.舒张末期动脉压
- E.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 A.胰岛素
- B.多巴胺
- C.性激素
- D.糖皮质激素
- E.盐皮质激素
- A.阈电位约为-50mⅤ
- B.充分激活的膜电位为—100mⅤ
- C.是钙离子流
- D.因为超极化而激活
- E.可被铯所阻断
- A.因子Ⅱ
- B.因子Ⅴ
- C.因子Ⅷ
- D.因子Ⅹ
- E.因子Ⅸ
- A.减慢充盈期末
- B.等容收缩期末
- C.等容舒张期末
- D.快速充盈期末
- E.心房收缩期末
- A.蛋白质纳盐,蛋白质
- B.NaHCO3/H2CO3
- C.KCL/KH2PO3
- D.NaCL/NaH2PO4
- E.HCO3—/H2CO3
- 32
-
不属细胞膜被动转运是
- A.细胞内K+运出细胞外
- B.细胞代谢产生的CO2运出细胞外
- C.细胞外Na+进入细胞内
- D.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 E.细胞内Na+运出细胞外
- 33
-
氧和三氧化碳的跨膜转运是
- A.单纯扩散
- B.主动转运
- C.易化扩散
- D.继发性主动转运
- E.入胞和胞吐作用
- 34
-
体温相对稳定依赖于
- A.局部调节
- B.负反馈
- C.正反馈
- D.自身调节
- E.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