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0
 - B.50
 - C.40
 
- A.花生油
 - B.亚硝酸钠
 - C.漂白粉
 
- A.1至2
 - B.3至9
 - C.10至29
 
- A.真空度
 - B.水压
 - C.氧含量
 
- A.1.25
 - B.1.5
 - C.2.0
 
- A.综合应急预案
 - B.专项应急预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 A.自燃性物质
 - B.易燃易爆性物质
 - C.明火
 
- A.不得使用
 - B.经主管部门同意的可以使用
 - C.经主管领导同意的可以使用
 
- A.毛细现象
 - B.虹吸现象
 - C.连通器原理
 
- A.0.5
 - B.3
 - C.2
 
- A.到“0”
 - B.最大
 - C.停住不变
 
- A.挥发度
 - B.沸点
 - C.溶解度
 
- A.扩散燃烧
 - B.非钧相燃烧
 - C.均相燃烧
 
- A.绝缘电线表面温度达到150℃
 - B.电线绝缘层内导体(芯线)受到损伤后有效截面变小
 - C.运行中电动机的温度和温升都达到额定值
 
- 15
 - 
									
()是消耗臭氧的物质。
 
- A.氟化氢
 - B.氟利昂
 - C.氟化钙
 
- A.辨识各类危险及其原因与机制
 - B.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 C.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提交安全报告
 
- 1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安全鞋
 - B.没有任何防护用品可以进入施工现场道路
 - C.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 A.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 B.层层落实
 - C.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 A.液体
 - B.气体
 - C.蒸气
 
- A.中部、底部
 - B.中部、顶部
 - C.底部、顶部
 
- A.减小
 - B.不变
 - C.增大
 
- A.生产安全事故
 - B.火灾、交通事故
 - C.重、特大事故
 
- A.5
 - B.4
 - C.2
 
- A.在泄漏现场紧急抢救
 - B.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
 - C.置之不理,自己逃生
 
- A.合作协议
 - B.合同
 -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A.50
 - B.100
 - C.200
 
- A.抢救国家财产为上
 - B.先带上生活必需钱财
 - C.安全撤离、救助结合
 
- A.降级或者免职
 - B.记过或者免职
 - C.降级或者撤职
 
- A.特别重大
 - B.重大
 - C.较大
 
- A.爆轰
 - B.物理性爆炸
 - C.化学性爆炸
 
- A.截止阀
 - B.止回阀
 - C.球阀
 
- A.控制
 - B.预防
 - C.纠正
 
- A.0
 - B.-10
 - C.-20
 
- A.IT
 - B.TT
 - C.TN
 
- 35
 - 
									
“世界环境日”是().
 
- A.5月5日
 - B.6月5日
 - C.7月5日
 
- A.日本
 - B.美国
 - C.德国
 
- A.防治事故设施
 - B.处理事故设施
 - C.控制事故设施
 
- A.预防药剂
 - B.个人防护用品
 - C.保健品
 
- A.有机溶剂
 - B.肥皂
 - C.丙酮
 
- A.锅炉、起重机械
 - B.工业防尘防毒
 - C.生产技术
 
- A.碳酸钙
 - B.碳酸氢钠
 - C.碳酸钠
 
- A.易燃物
 - B.氧化剂
 - C.可燃物
 
- A.不溶于水
 - B.微溶于水
 - C.易溶于水
 
- A.吸收热量
 - B.产生热量
 - C.无变化
 
- A.简单分解爆炸
 - B.复杂分解爆炸
 - C.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 A.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 B.化学品制造工艺
 - C.急救措施及消防措施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 C.安全行政监督管理
 
- A.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
 - B.喝醉酒操作导致机床伤手
 - C.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受伤
 
- A.灭火
 - B.控制火势
 - C.救援方案
 
- A.以人文本
 - B.消除污染
 - C.抢救设备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