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碳酸钠溶液
- B.氢氧化钠溶液
- C.氯化钡溶液
- A.轴承磨损
- B.密封泄漏
- C.泵反转
- A.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 B.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 C.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 A.点火源
- B.可燃性物质
- C.阻燃性物质
- A.盐酸
- B.易燃、可燃物
- C.金属粉末
- A.生产中要密切注意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人不能离远
- B.注意生产中的有毒物质
- C.远离容易起火爆炸场所
- A.现场
- B.单项
- C.综合
- A.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 B.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 C.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 A.设计
- B.工作
- C.试验
- A.防止VOC散发
- B.防止雨水流入
- C.设备管理需要
- A.防爆
- B.应急疏散
- C.贵重物资重点保护
- A.有组织
- B.无组织
- C.低点
- A.不变
- B.越小
- C.越大
- A.收缩
- B.膨胀
- C.膜中水的渗透速度急剧下降
- A.液氯
- B.次氯酸钠
- C.盐酸
- A.安全经营许可证
- B.安全生产许可证
- C.危险化学品登记证
- A.压力表
- B.温度计
- C.安全卸压装置
- A.加快精制过程的化学反应速度
- B.可降低盐水的粘度和重度
- C.使沉淀物形成较小的颗粒
- A.15
- B.30
- C.60
- A.危险类别
- B.健康危害
- C.化学文摘登记号
- A.沸点
- B.燃点
- C.闪点
- A.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和手套
- B.应注意远离水、金属等良导体
- C.应定时检测静电
- A.腈纶
- B.防静电
- C.涤纶
- A.液氯储槽的盛装量应≤80%
- B.如发现氯气液化系统有泄漏情况,应立即先处理泄漏点,而后切断气源
- C.氯气液化系统应经常用肥皂水检查整个系统和管线、设备是否泄漏
- A.调整阴阳极浓度
- B.调整电槽加酸量
- C.紧急停车
- A.不变
- B.越小
- C.越大
- A.应力腐蚀
- B.均匀腐蚀
- C.晶间腐蚀和点腐蚀
- A.80年
- B.50年
- C.终生保存
- A.不变
- B.越小
- C.越大
- A.正常生产时可以停运
- B.检修期间先停后开
- C.检修期间后停先开
- A.脚本
- B.手册
- C.详细方案
- A.采用的工艺
- B.使用的设备
- C.所遵循的原理
- A.动物性粉尘
- B.矿物性粉尘
- C.混合型粉尘
- A.专家
- B.全员
- C.领导
- A.危险货物编号
- B.禁配物
- C.UN编号
- 66
-
氨的伤害途径为()。
- A.皮肤接触吸收
- B.呼吸道吸入
- C.消化道食入
- A.0℃-40℃
- B.5℃-40℃
- C.10℃-40℃
- A.硝酸钾
- B.雷汞
- C.黑索金
- A.盘根
- B.静环
- C.动环
- A.400
- B.500
- C.600
- A.3
- B.10
- C.4
- A.气体
- B.液体
- C.蒸气或气态
- A.经费量大
- B.需要动用现场实际的设备
- C.没有危险的方式进行
- A.含量
- B.比例
- C.沉降速率
- A.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 B.可以与碱类、金属粉末一起存放
- C.可以与卤素、易燃可燃物一起存放
- A.钠盐
- B.铵盐
- C.钾盐
- A.90
- B.70
- C.50
- A.缝隙腐蚀
- B.冲蚀
- C.晶间腐蚀
- A.3
- B.4
- C.5
- A.物料分液罐
- B.物料管线低洼点
- C.采样点
- A.1999年1月1日
- B.2000年5月1日
- C.2010年5月1日
- A.B
- B.A
- C.C
- A.分子
- B.原子
- C.电子
- A.越低
- B.越高
- C.不变
- A.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 B.事故排风的排放口要朝向室外空气动力正压区,以加速有害物质稀释。
- C.事故排风的排风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屋顶3m以上
- A.氧气
- B.碱类
- C.水
- A.固体废物和半固体废物
- B.生活废物和工业废物
- C.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 A.14至16
- B.10至12
- C.16至18
- A.锅炉产生蒸汽的质量
- B.锅炉产生蒸汽的速率
- C.锅炉的温度
- A.严禁高于80℃
- B.维持在90℃左右
- C.维持在80℃左右
- 91
-
下列()属于易燃气体。
- A.乙炔
- B.二氧化碳
- C.氧气
- A.皮肤接触吸收
- B.呼吸道吸入
- C.消化道食入
- A.12.5至74
- B.4至74
- C.4.3至46
- A.汽蚀
- B.气缚
- C.喘振
- A.三
- B.二
- C.一
- A.7
- B.9
- C.8
- A.VOC
- B.VOD
- C.COD
- A.盐酸
- B.硫酸
- C.硝酸
- A.两年
- B.一年
- C.半年
- A.总指挥
- B.总导演
- C.安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