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强制实施的原则
- B.无责任赔偿原则
- C.劳动者个人缴费原则
- D.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 A.常规检查
- B.安全检查表法
- C.仪器检查法
- D.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 A.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 B.措施名称,措施目的和内容,经费预算及来源,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
- C.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 D.不包括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 B.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 C.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D.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D.配备生产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 A.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
- B.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 C.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D.改善职工岗位人员福利待遇
- A.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 B.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 C.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 D.要根据同行业其他单位部门、班组和岗位情况
- A.绩效测量与监测的结果
- B.审核活动的结果、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调查结果
- C.可能影响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因素及各种变化
- D.企业自身的变化信息
- A.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 B.生产经营单位的程序及作业场所的条件和作业规程
- C.使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 D.生产经营单位资金承受能力
- A.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各项计划及运行控制中各项运行标准的实施与符合情况
- B.监测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组织)的状况
- C.对员工实施健康监护
- D.对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签署的有关职业安全健康集体协议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情况
- A.行业标准
- B.专业标准
- C.企业标准
- 12
-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
- A.总厂、分厂、车间
- B.集团公司、车间、班组
- C.厂、车间、班组
- A.大鼠
- B.小鼠
- C.豚鼠
- A.I类火灾、Ⅱ类火灾、Ⅲ类火灾和Ⅳ类火灾
- B.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和D类火灾
- C.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和混合物火灾
- A.中国危险化学品编号
- B.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 C.美国危险货物编号
- A.事故
- B.不可承受风险
- C.有害因素
- A.1:29:300
- B.1:10:300
- C.1:10:100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 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
- C.A和B
- A.常规检查
- B.安全检查表法
- C.仪器检查
- A.事故
- B.不安全
- C.危险源
-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 B.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 C.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 A.48
- B.32
- C.72
- A.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 B.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 C.A和B都是
- A.48
- B.32
- C.72
- A.班组长
- B.岗位工人
- C.特种作业人员
- A.安全技术措施
- B.安全管理方案
- C.安全保障方案
- A.班组长
- B.岗位工人
- C.基层技术人员
- A.5
- B.6
- C.7
- A.纠正与预防措施
- B.持续改进
- C.A和B都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