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习题(小型露天采石场)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2

边坡破坏主要形式之一是()。

  • A.侧向位移
  • B.岩爆
  • C.崩塌
33

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的内容是()。

  • A.进行风险评价
  • B.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37

下列关于井下防尘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井下接尘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
  • B.缺水地区可不采取防尘措施
  • C.爆破后或装卸矿(岩)时,应进行喷雾洒水
41

()是安全产的最基本保障。

  • A.安全投入
  • B.安全法律
  • C.安全制度
43

“三同时”是指安全设施与主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A.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B.同时结算
  • C.同时检修
45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1986),死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中善后处理费用包括()。

  • A.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 B.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
  • C.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
46

为保证斜坡稳定,采用削坡措施适用于()的斜坡。

  • A.滑面上陡下缓
  • B.滑面较陡
  • C.坡面较陡
48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 B.解除劳动合同
  •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49

溜井发生跑矿事故,正确处理方法之一是()。

  • A.查明原因立即处理
  • B.查明原因待稳定后处理
  • C.查明原因后,从溜井下部进入溜井处理
53

下列动脉出血急救止血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指压止血法
  • B.加压包扎止血法
  • C.药物止血法
54

移动式非架空照明线路应采用()。

  • A.橡套软电缆
  • B.铠装电缆
  • C.绝缘导线
55

处理盲炮时()。

  • A.拉出起爆药包
  • B.掏出起爆药包
  • C.不应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
56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标准。

  • A.国家职业卫生
  • B.世界卫生组织
  • C.国际劳工组织
61

夜间没有充分的照明,安全规程明确规定()。

  • A.钻机不应远距离行走
  • B.钻机应该停止作业
  • C.不许移动钻机
62

大型露天矿使用最多的挖掘设备有()。

  • A.单斗挖掘机
  • B.轮斗挖掘机
  • C.前装机
67

在井巷支护过程中,一般支护顺序应按()进行。

  • A.从外向里
  • B.从里向外
  • C.内外同时
68

边坡参数检测不应包括()。

  • A.边坡结构、边坡高度
  • B.边坡走向长度
  • C.开采工作台阶工作线长度
69

发生扑火人员伤亡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浓烟熏呛
  • B.高温烧灼
  • C.火烧木、钻石砸伤
73

穿孔作业钻机稳车时千斤顶下面()。

  • A.不应垫块石
  • B.应垫块石
  • C.垫碎石
74

所有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系统。

  • A.机械通风
  • B.自然通风
  • C.局部通风
76

依据《安全生产法》对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当发现直接危及自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从业人员()。

  • A.要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 B.要采取一切技术手段抢险救灾
  • C.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78

劳动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保护()。

  • A.从事生产的劳动者
  • B.企业的领导
  • C.安全生产管理者
79

对采场边坡稳定性影响小的外界条件是()。

  • A.水文地质条件
  • B.采场的爆破振动
  • C.运输作业
83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 B.解除劳动合同
  •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86

采场底部集中排水适用于()。

  • A.山坡露天矿
  • B.汇水面积小的中小型矿山
  • C.汇水面积大采深大的矿山
89

汽车运行时,不影响速度的参数有()。

  • A.汽车合理的载重量
  • B.道路曲率半径
  • C.纵向坡度
90

2000年5月14日8时10分,某有色露天矿发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2000年5月13日,电铲司机刘某(死者,男,41岁)上夜班(从前一天20时至次日8时),到达工作的5号电铲后,就与15号电铲司机联系送电(5号与15号电铲公用一个跌落保险)。刚一合闸,5号电铲电缆放炮,接连包扎处理二次,第三次送电后电缆才正常。不一会儿又发现电缆有一处冒火,这次没有采取包扎处理,而是用碎石将火压灭。由于雨后路滑不能走车,5号铲一夜没有作业。8时刚过,白班司机来接班并询问电缆情况,刘说“没问题”。刘某向白班司机边介绍情况边走到昨晚包扎处理好后又冒过火的电缆处,并用双手掰开被冒火烧过的电缆绝缘表层的瞬间,刘某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刘某检查电缆时,副司机曾提醒“拉下保险再看”,而刘却说“没事,电停了。”因在停电时开关柜出现故障,故障排除后于8时10分送电,刘检查电缆时已经送电了。死者徒手拿电缆,没有使用防护用品或器具,致使手接触破损的的带电电缆,从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为了防止异常送电造成事故,可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下列有关送电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和监护制度
  • B.在被检修装置外侧装临时接地线
  • C.严格按照计划工作时间送电
97

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 A.站在铁板上操作
  •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 C.穿防静电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