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不定期
- B.定期
- C.偶尔
- A.侧向位移
- B.岩爆
- C.崩塌
- A.进行风险评价
- B.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 A.300
- B.250
- C.200
- A.面部
- B.脊柱
- C.头部
- A.井下接尘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
- B.缺水地区可不采取防尘措施
- C.爆破后或装卸矿(岩)时,应进行喷雾洒水
- A.固定
- B.专业
- C.设备附设
- A.职业病危害
- B.职业危害
- C.职业病危害因素
- A.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 B.批复制度
- C.责任追究制度
- A.安全投入
- B.安全法律
- C.安全制度
- A.5
- B.9
- C.10
- A.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B.同时结算
- C.同时检修
- A.20至30
- B.50至100
- C.30至50
- A.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 B.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
- C.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
- A.滑面上陡下缓
- B.滑面较陡
- C.坡面较陡
- A.氯水
- B.氨水
- C.生理盐水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 B.解除劳动合同
-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 A.查明原因立即处理
- B.查明原因待稳定后处理
- C.查明原因后,从溜井下部进入溜井处理
- A.1
- B.2
- C.3
- A.供电
- B.供水
- C.放矿作业
- A.危险
- B.危险度
- C.危险源
- A.指压止血法
- B.加压包扎止血法
- C.药物止血法
- A.橡套软电缆
- B.铠装电缆
- C.绝缘导线
- 55
-
处理盲炮时()。
- A.拉出起爆药包
- B.掏出起爆药包
- C.不应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
- A.国家职业卫生
- B.世界卫生组织
- C.国际劳工组织
- A.背起迅速送往医院
- B.严禁随意搬动
- C.严禁抱扶、试做行走
- A.照明器
- B.阻车器
- C.报警器
- A.小
- B.相等
- C.大
- 60
-
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毒气体,因而会危及爆区周围的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因此,进行爆破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制定(),从而设置警戒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 A.防爆措施
- B.安全距离
- C.预警计划
- A.钻机不应远距离行走
- B.钻机应该停止作业
- C.不许移动钻机
- A.单斗挖掘机
- B.轮斗挖掘机
- C.前装机
- A.50
- B.10O
- C.150
- A.易患职业病
- B.事故率上升
- C.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 A.5
- B.4
- C.3
- A.生产作业人员
- B.家属
- C.职工和家属
- A.从外向里
- B.从里向外
- C.内外同时
- A.边坡结构、边坡高度
- B.边坡走向长度
- C.开采工作台阶工作线长度
- A.浓烟熏呛
- B.高温烧灼
- C.火烧木、钻石砸伤
- A.生产经营单位
- B.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C.工会
- 71
-
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m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缝宽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时,汽车不应进入该危险区作业,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方可恢复()作业。
- A.维护
- B.修车
- C.排土
- A.65°
- B.55°
- C.45°
- A.不应垫块石
- B.应垫块石
- C.垫碎石
- A.机械通风
- B.自然通风
- C.局部通风
- A.休克
- B.呼吸停止
- C.心脏骤停
- A.要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 B.要采取一切技术手段抢险救灾
- C.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 A.冒顶片帮
- B.围岩变形
- C.巷道壁滴水
- A.从事生产的劳动者
- B.企业的领导
- C.安全生产管理者
- A.水文地质条件
- B.采场的爆破振动
- C.运输作业
- A.1.0
- B.1.5
- C.2.0
- A.一
- B.二
- C.三
- A.呼唤应答
- B.自行检查
- C.自己认可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 B.解除劳动合同
-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 A.3
- B.1
- C.10
- A.生产作业人员
- B.家属
- C.职工和家属
- A.山坡露天矿
- B.汇水面积小的中小型矿山
- C.汇水面积大采深大的矿山
- A.危险因素
- B.事故隐患
- C.重大危险源
- A.塌落
- B.塌方
- C.滑坡
- A.汽车合理的载重量
- B.道路曲率半径
- C.纵向坡度
- A.设计
- B.检测
- C.监管
- A.坚固耐用
- B.保护性接地
- C.防锈漆
- A.呼吸道
- B.消化道
- C.皮肤
- A.接零保护
- B.保护接地
- C.接线保护
- A.工具
- B.设备
- C.浮石
- A.断层
- B.裂隙
- C.断裂
- A.站在铁板上操作
-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 C.穿防静电鞋操作
- A.楔体
- B.平面
- C.倾倒
- A.班组长
- B.主管矿长
- C.工会
- A.渗漏
- B.管涌
- C.漫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