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6
-
风墙一般简称密闭。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专职
- B.兼职
- C.专职和兼职
- A.矿岩的物质组成和破碎程度
- B.矿岩的物质组成和硫的存在形式
- C.矿岩的物质组成、水分和PH
- A.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
- B.一般不得
- C.不得以任何形式
- 24
-
湿式作业的缺点是()。
- A.降低了工作场所的湿度,恶化了工作环境
- B.增加了工作场所的混度,恶化了工作环境
- C."增加了工作场所的湿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 B.警示标识
- C.警示说明
- A.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 B.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 C.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
- A.不得
- B.经批准可以
- C.特殊情况下可以
- A.50
- B.70
- C.60
- A.出汗
- B.传导
- C.辐射
- A.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 B.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 A.矿工的安全通道
- B.排水
- C.矿山事故发生时紧急撤离
- A.0.5
- B.0.4
- C.0.3
- A.维护保养机电设备
- B.设计和使用机电设备
- C.设计和搬运机电设备
- A.0.5-1
- B.2月3日
- C.1月2日
- A."用风地点并律有置在图的中部,进风系统和国风系统分别布置在图的下部和上部,进,国风井口节点分别位于图的最下瑞和最上瑞"
- B.用风地点并排布置在图的上部,进风系统和国风系统分别布置在图的中部和下部,进,同风井口节点分别位于图的中心和最下瑞
- C."用风地点并排布置在图的中部,进风系统和国风系统分别布置在图的左部和右部,进、回风井口节点分别位于图的左部最下瑞和右部最上端"
- A.带出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 B.带出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增加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 C.带入非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 A.1
- B.1.5
- C.2
- A.每年一次
- B.每二年一次
- C.每三年一次
- A.人员还没有全部撤出或进风侧人员已撒出,但井下人员已通知推退方向
- B.人员员全部撤出或进风侧人员已撒出,但并下人员还没通知撤退方向
- C.人员全部推出或进风侧人员已撒出非井下人员已通知撤退方向
- A.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 B.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 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
- A.合理划分采区快速回采,采区回采时间长于自然发火期,回采后迅速封闭
- B."合理划分采区,快速回采,采区回采时间短于自然发火期回采后迅速封闭"
- C.合理划分采区,快速回采回,采后迅速封闭
- A.200至300
- B.100至200
- C.50至100
- A."多台风机联合通风的矿井,某一系统内因爆炸波把防爆门冲开,改变了风向,灾区气体没可能会进入共他采区"
- B.多台风机联合通风的矿井某一系统内因爆炸波把防爆门冲开,未改变风向灾区气体可能会进入其他采区
- C."多台风机联合通风的矿井,某一系统内因爆炸波把防爆门冲开,改变了风向,灾区气体可能会进入其他采区"
- A.不得享有
- B.自动丧失
- C.仍然享有
- A.与空气密度的平方成正比
- B.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 C.无关
- A.改进接头方法
- B.尽最缩短每节长度,减少接头处的漏风
- C.尽量增长每节长度,减少接头处的漏风
- A.井下不得乘坐非乘人车辆,严禁乘萁斗,矿车等非载人工具上下井
- B.严禁人和物料或矿车同乘一层罐笼
- C.在井下长距离平硐或巷道乘坐人车时,可以探头外观
- A.根本原因
- B.原因
- C.基本原因
- A.送电
- B.设置警戒线
- C.悬挂警告牌
- A.每年一次
- B.每二年一次
- C.每三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