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千斤顶
- B.捶打
- C.起石器
- D.撬棍
- A.用专用欧姆表检查网路
- B.用导通表检测网路
- C.立即进入爆破地点检查连线
- D.立即重新起爆
- A.硝酸铵
- B.梯恩梯
- C.黑索金
- D.木粉
- A.爆炸形成空气冲击波的作用
- B.炽热固体颗粒的作用
- C.高温爆炸气体产物的作用
- D.二次火焰的作用
- A.职工代表大会
- B.企业工会组织
- C.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网(岗)
- D.社会监督
- A.眼深为0.6~1.0 m时,炮泥长度不得小于眼深的1/2
- B.眼深大于1.0 m时,炮泥长度不得小于0.5 m
- C.眼深大于2.5 m时,炮泥长度不得小于1.0 m,光面爆破周边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 m
- D.由工人自定
- 37
-
属于规章的是()。
- 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C.以省政府令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38
-
( )是二级安全炸药。
- A.2号煤矿铵梯炸药
- B.2号抗水型煤矿铵梯炸药
- C.3号煤矿铵梯炸药
- D.3号抗水型煤矿铵梯炸药
- A.通风
- B.防瓦斯
- C.防煤尘
- D.防水火
- E.环境卫生
- A.压风管
- B.巷道
- C.水管
- D.打钻
- A.职工代表大会
- B.企业工会组织
- C.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网(岗)
- D.社会监督
- A.煤矿企业只能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煤矿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C.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制
- D.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E.群防群治制度
- A.违章行为
- B.违章行为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 C.不懂安全生产知识
- D.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 E.未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书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业务保安责任制
- C.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
- D.经营目标责任制
- A.采掘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 B.爆破地点附近20 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
- C.在爆破地点20 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 1/3以上
- D.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 E.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 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 B.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 C.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 D.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 E.医疗保险
- A.有毒性
- B.窒息性
- C.爆炸性
- D.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 E.使常用的瓦斯探头“中毒”而失效
- A.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
- B.煤炭生产中存在的乱才,滥挖行为
- C.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
- D.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安全技术装备老化、落后、抗灾能力差
- E.企业职工安全意识较差
- A.瞬发电雷管
- B.秒延期电雷管
- C.毫秒延期电雷管
- D.半秒延期电雷管
- E.1/4秒延期电雷管
- A.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 B.风速及温度
- C.每人供风量
- D.瓦斯抽放量
- A.严禁
- B.可以
- C.有措施可以
- A.加大
- B.不变
- C.减少
- A.正向
- B.反向
- C.正反向
- A.2人
- B.4人
- C.6人
- D.8人
- A.该职工
- B.企业法人
- C.责任者
- D.工会
- A.30度~40度
- B.50度~60度
- C.60度~70度
- A.闭合
- B.必须
- C.开关
- A.可以
- B.不得以任何形式
- C.可以有条件
- A.安全第一,质量为本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 D.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前提
- A.顶眼
- B.腰眼
- C.底眼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A.燃烧
- B.热分解
- C.爆炸
- A.8 m
- B.5 m
- C.3 m
- A.硝铵类炸药与导爆索
- B.电雷管与导爆索
- C.导爆索与电雷管
- A.0.4m
- B.0.5m
- C.0.6m
- D.0.8m
- A.10 m
- B.15 m
- C.20 m
- D.30 m
- A.1m/s
- B.2m/s
- C.3m/s
- A.单斜掏槽
- B.扇形掏槽
- C.楔形掏槽
- A.3号和5号雷管
- B.7号和10号雷管
- C.6号和8号雷管
- A.炸药
- B.电雷管
- C.发爆器
- A.150 g
- B.300 g
- C.450 g
- D.600g
- A.100 mm
- B.200 mm
- C.300 mm
- A.8m
- B.5m
- C.3m
- A.劳动防护用品
- B.安全卫生用品
- C.专用器材设备
- A.硝酸铵
- B.梯恩梯
- C.木粉
- D.食盐
- A.10m
- B.15m
- C.20m
- D.25m
- A.26℃
- B.30℃
- C.34℃
- D.40℃
- A.只要4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4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四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炭才能
- A.1/3
- B.1/4
- C.1/2
- D.2/3
- A.燃烧
- B.热分解
- C.爆炸
- A.只要3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3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炭才能
- A.2人
- B.4人
- C.6人
- D.8人
- A.100mm
- B.200mm
- C.300mm
- A.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 B.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 C.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D.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
- A.提高巷道掘进速度
- B.形成平整的巷道轮廓面
- C.节省炸药
- A.不应
- B.必须
- C.不一定
- A.伪顶
- B.直接顶
- C.基本顶
- A.0.1~0.2 m
- B.0.2~0.3 m
- C.0.3~0.4 m
- A.煤炭法
- B.矿山安全法
- C.煤矿安全检查条例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A.杂散电流
- B.炸药变质
- C.炮眼间距过大
- A.5 m
- B.10 m
- C.15 m
- D.20 m
- A.50ms
- B.80ms
- C.130ms
- D.150ms
- A.1/2
- B.1/3
- C.1/4
- A.可以
- B.根据需要
- C.不得
- A.1
- B.2
- C.3
- D.4
- 96
-
油料火灾不宜用()灭火。
- A.水
- B.沙子
- C.干粉
- A.可燃性
- B.无毒
- C.无色无味
- A.严禁
- B.可以
- C.寒冷时才能
- A.1台
- B.2台
- C.3台
- D.多台
-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