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矿井总风量不足
 - B.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
 - C.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
 - D.违反规定串联通风
 
- A.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 B.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C.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
 - D.喷雾洒水
 
- A.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
 - B.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
 - C.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 D.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 A.1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1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
 - B.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第(二)项规定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
 - C.未配备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
 - D.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
 
- A.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
 - B.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
 - C.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
 - D.瓦斯超限后停止作业的
 
- A.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 B.治理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全面负责
 - C.煤矿企业应当以矿(井)为单位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 D.治理矿(井)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负直接责任
 
- A.矿井全年产量达到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 B.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 C.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
 - D.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 A.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 B.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
 - C.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
 - D.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
 
- A.职工的权利、义务
 - B.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情形
 - C.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应急保护措施、方法
 - D.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举报电话、受理部门
 
- A.氢气
 - B.煤尘
 - C.惰性气体
 
- A.未使用专用防爆电器设备
 - B.未使用专用放炮器
 - C.未使用人员专用升降容器
 - D.使用明火明电照明
 
- A.火风压
 - B.人员中毒
 - C.缺氧窒息
 
- A.风流速度小
 - B.巷道有冒高
 - C.瓦斯比空气轻
 
- A.地质破碎带附近
 - B.煤与瓦斯突出
 - C.工作面正常放炮
 
- A.防止煤的自燃
 - B.防止空气中氧气过量
 - C.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
 
- A.充填法
 - B.弯曲下沉法
 - C.全部跨落法
 
- A.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 B.顶板冒落空洞
 - C.井底车场
 
- A.18
 - B.19
 - C.20C
 
- A.0.15
 - B.0.3
 - C.0.45
 
- A.0.1
 - B.0.2
 - C.0.3
 
- A.0.1
 - B.0.2
 - C.0.3
 
- A.0.1
 - B.1.5
 - C.0.2
 
- A.1.5
 - B.2.5
 - C.0.4
 
- A.0.5.
 - B.0.75
 - C.1.0
 
- A.0.5
 - B.1.0
 - C.1.5
 
- A.0.5
 - B.0.75
 - C.1.5
 
- A.0.5
 - B.0.75
 - C.1.0
 
- A.0.5
 - B.0.75
 - C.1.5
 
- A.0.5
 - B.0.75
 - C.1.0
 
- A.0.5
 - B.0.75
 - C.1.0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