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局部通风机时开时停
- B.风筒严重漏风
- C.局部通风机产生循环风
- D.全风压供风量不足
- A.差压
- B.压力
- C.温度
- D.浓度
- 33
-
属于规章的是()。
- 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 C.以省政府令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A.没有煤炭生产许可证就不可能领取采矿许可证
- B.煤炭生产许可证以采矿许可证为前提
- C.煤炭生产许可证是从事煤炭生产的最后把关
- D.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就可以开办煤炭企业,从事煤炭生产
- A.停止工作
- B.采取措施
- C.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 D.发出警告
- A.爆破地点
- B.避灾路线
- C.停电撤人
- D.警戒范围
- A.千斤顶
- B.捶打
- C.回柱绞车
- D.撬棍
- A.突出危险区
- B.无突出危险区
- C.突出煤层
- D.高突出煤层
- A.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 B.发生瓦斯爆炸、燃烧
- C.破坏通风系统甚至发生风流逆转
- D.堵塞和破坏巷道、摧毁设备
- 40
-
防突工应当做到()。
- A.多措并举
- B.可保比保
- C.应抽尽抽
- D.效果达标
- A.立井揭煤工作面
- B.采煤工作面
- C.煤巷掘进工作面
- D.斜井揭煤工作面
- A.有毒性
- B.窒息性
- C.爆炸性
- D.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 E.煤与瓦斯突出.
- A.工伤社会保险
- B.劳动安全
- C.住房公积金
- D.防止职业危害
- A.保护层的开采厚度等于或小于0.5m
- B.上保护层与突出煤层间距大于50m
- C.下保护层与突出煤层间距大于80m
- D.上保护层与突出煤层间距大于80m
- A.煤层注水
- B.湿式打眼
- C.使用水炮泥
- D.吸尘设备
- A.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 B.对存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D.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
- E.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到损害时获得赔偿
- F.参与事故调查
- A.风门
- B.矿井
- C.采掘工作面
- D.采区
- A.开机检查仪器的电源和零点
- B.设置好仪器时间和年月日
- C.预热仪器半小时进入测量状态
- D.把煤样罐与仪器用胶管连接好
- E.松开煤样罐大小端盖放好F.准备打钻和接煤。
- A.防治突出技术措施
- B.突出危险性预测
- C.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D.开采保护层
- E.安全防护措施
- A.煤层
- B.瓦斯
- C.含水层
- A.支付违约金
- B.劳动教养
- C.行政处罚
- D.行政处分
- E.没收财产
- A.高瓦斯
- B.煤与瓦斯突出
- C.低瓦斯
- D.所有
- A.8~10m
- B.3~4 m
- C.10~15 m
- D.12~15 m
- A.8~12次
- B.16~20次
- C.30~36次
- A.矿长
- B.各职能机构负责人
- C.各工种、岗位工人
- D.特种作业人员
- A.人的因素
- B.物的因素
- C.不可测知的因素
- A.压入式通风
- B.抽出式通风
- C.混合式通尽
- D.压入式或混合式通风
- A.2m
- B.3 m
- C.5 m
- D.7 m
- A.炮采
- B.综采放顶煤采煤法
- C.水力采煤法
- D.风镐落煤采煤法
- A.很大
- B.大
- C.中等
- D.较小
- A.0.2m
- B.0.5m
- C.1m
- D.2m
- A.2m
- B.3m
- C.5m
- D.10m
- A.民事责任
- B.行政责任
- C.刑事责任
- D.法律责任
- A.预防煤矿突出事故发生
- B.防治瓦斯爆炸事故
- C.做好通风安全工作
- A.单位
- B.个人
- C.单位和个人
- D.领导集体
- A.必须
- B.严禁
- C.不准
- A.停工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撤离人员
- B.停工作业,迅速撤退,报告矿调度
- C.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
- D.停工作业,报告矿调度
- A.只要具有3条中的一项条件即可引起
- B.只要具有3条中的两项条件即可引起
- C.必须3项条件同时存在才能引起
- A.人的因素
- B.物的因素
- C.不可测知的因素
- A.7
- B.6
- C.5
- A.安全第一
- B.生产第一
- C.先生产后安全
- A.瓦斯积聚超限
- B.瓦斯生成
- C.瓦斯涌出
- A.预测
- B.真实
- C.估计
- A.火源的上风侧
- B.火源的下风侧
- 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
- A.安全第一,质量为本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 D.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前提
- A.2m
- B.3m
- C.5m
- D.7m
- A.1
- B.2
- C.3
- A.喷出,而不出突出
- B.突出,而不喷出
- C.喷出和突出
- D.涌出
- A.专用变压器
- B.专用电源
- C.专用电动机
- A.瓦斯积聚超限
- B.瓦斯生成
- C.瓦斯涌出
- A.先冲对角再冲边上孔,最后冲中间孔
- B.先冲边上空再冲对角孔,最后冲中间孔
- C.先冲中间空再冲边上孔,最后冲对角孔
- D.先冲对角孔再冲中间孔,最后冲边上孔
- A.2m
- B.3m
- C.5m
- D.7m
- A.只要4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4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四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炭才能
- A.危险因素
- B.人员状况
- C.设备状况
- D.环境状况
- A.闭合
- B.必须
- C.开关
- A.7.0%
- B.9.5%
- C.11%
- A.1.0%
- B.0.5%
- C.1.5%
- D.2.0%
- A.人工呼吸法
- B.清洗法
- C.心脏按压法
- A.10
- B.15
- C.20
- A.在1%以下
- B.不超过1%
- C.不超过1.5%
- A.人的生命
- B.人的生命与健康
- C.人的健康
- A.领导干部
- B.岗位人员
- C.工作人员
- D.作业人员
- A.5m
- B.10m
- C.15m
- D.20m
- A.5
- B.7
- C.15
- D.10
- A.7m
- B.5m
- C.10m
- A.2
- B.3
- C.5
- D.7
- A.26℃
- B.30℃
- C.34℃
- D.40℃
- A.井巷石门揭穿突出煤层
- B.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
- C.突出煤层煤巷掘进
- A.煤炭法
- B.矿山安全法
- C.煤矿安全检查条例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A.遇高温作用
- B.遇高压作用
- C.CO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