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作业条件
- B.作业设施
- C.防护设施
-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 B.警示标识
- C.警示说明
- A.矿安环科
- B.矿工会
- C.矿调度室
- A.1.5
- B.2.5
- C.3.5
- A.面部
- B.脊柱
- C.头部
- A.封闭采空区
- B.崩落围岩处理采空区
- C.充填处理采空区
- A.首先撤出事故范围和受影响范围的工作人员,并设立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 B.积极组织人员抢救被滑落、坍塌埋压的遇险人员,抢救人员要先易后难、先轻伤后重伤
- C.在危险区域内进行抢险工作,应尽可能的多派人手,人越多越好
- A.井口设栏杆
- B.井口设与卷扬机联动的阻车器,井颈及掘进工作面上方分别设保险杠
- C.斜井内人行道一侧设躲避硐
- A.300至400m
- B.400至500m
- C.500至600m
- A.背起迅速送往医院
- B.严禁随意搬动
- C.严禁抱扶、试做行走
- A.橡套软电缆
- B.铠装电缆
- C.绝缘导线
- A.危险
- B.特别危险
- C.一般
- A.高温、强辐射
- B.高温、高湿
- C.高湿、强辐射
- A.2
- B.3
-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