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可爆炸性煤尘
- B.一氧化碳气体
- C.硫化氢气体
- D.二氧化碳气体
- 正确
- 错误
- A.煤体干燥、光泽暗淡
- B.煤强度松软
- C.煤厚增大
- D.波状隆起
- A.压人式
- B.抽出式
- C.混合式
- D.矿井全风压通风
- A.下井的时间
- B.地点
- C.经过路线
- D.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意见
- A.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B.某些粉尘可以爆炸
- C.粉尘能够加速机械的磨损,减少精密仪表的使用时间
- D.还能降低工作场所的能见度,恶化环境,使工伤事故增多
- A.有期徒刑
- B.没收财产
- C.剥夺政治权利
- D.管制
- E.拘役
- A.瓦斯检查循环图表
- B.井下检查牌板
- C.调度台帐
- D.检查次数
- 18
-
“三量”是指()。
- A.开拓煤量
- B.回采煤量
- C.准备煤量
- D.掘进煤量
- A.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 B.防治突出措施
- C.提前预抽瓦斯
- D.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 E.安全防护措施
- A.一氧化碳
- B.硫化氢
- C.甲烷
- D.二氧化氮
- E.二氧化硫
- A.局部通风机
- B.风机群
- C.离心式通风机
- D.轴流式通风机
- A.不定时监测
- B.不定点监测
- C.定点监测
- D.个体监测
- 23
-
并联风路的优点是:()。
- A.总风阻及总阻力较小,并联风路的总风阻比其中的任一分支的风阻都小
- B.总风阻及总阻力较大,并联风路的总风阻比其中的任一分支的风阻都小
- C.各并联风路的风量可用改变分支风阻等方法,按需要进行调节
- D.各并联风路都有独立的新鲜风流
- A.个体防护
- B.故障一安全设计
- C.设置薄弱环节
- D.隔离
- A.使人中毒
- B.使人窒息
- C.爆炸和燃烧
- D.自然发火
- E.煤与瓦斯突出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D.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A.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 B.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C.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D.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A.岗位操作技能
- B.瓦检仪器使用
- C.隐患识别排查
- D.自救互救能力
- A.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 B.重大安全隐患
- C.应急保护措施和方法
- D.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和受理部门
- A.矿山井下
- B.有毒有害
- C.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
- D.其它禁忌从事
- A.8
- B.10
- C.15
- A.10
- B.15
- C.20
- D.25
- A.12
- B.24
- C.36
- D.48
- A.0.5
- B.0.75
- C.1
- A.0.16
- B.0.18
- C.0.2
- D.0.22
- A.4
- B.5
- C.6
- A.5
- B.10
- C.20
- D.30
- A.20m
- B.40m
- C.60m
- D.80m
- A.矿井火灾
- B.煤与瓦斯突出
- C.瓦斯喷出
- D.CO2突出
- A.6
- B.7
- C.8
- A.0.15
- B.0.25
- C.0.35
- A.1
- B.1.5
- C.2
- A.2
- B.3
- C.4
- D.5
- 44
-
化学氧自救器()
- A.可重复使用多次
- B.只能使用1次
- C.能重复使用3次
- A.1/2
- B.2/3
- C.4/5
- A.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 B.基本顶、直接顶、伪顶
- C.直接顶、伪顶、基本顶
- A.危险作业
- B.特种作业
- C.登高作业
- A.水滴
- B.二氧化碳
- C.粘焦
- A.12.5%~75%
- B.13%~65%
- C.20%~50%
- D.30%~50%
- A.煤尘
- B.煤岩尘
- C.岩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