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切断电源
- B.断电源,禁止人员进入
- C.设置栅栏
- D.向矿调度室汇报
- 正确
- 错误
- A.电焊
- B.气焊
- C.维修
- D.喷灯焊接
- A.停止工作
- B.切断电源
- C.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
- D.由值班矿长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 A.近水平煤层
- B.缓倾斜煤层
- C.倾斜煤层
- D.急倾斜煤层
- A.煤田地质史
- B.地质构造
- C.煤层赋存条件
- D.煤的变质程度
- A.配风量不足
- B.开采强度大
- C.通风系统短路
- D.工作面无风障
- A.漏风会使有自燃倾阳的煤层发火
- B.漏风会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 C.漏风增加电能损耗
- D.漏风会使巷道、工作面的有效风量减少
- A.水
- B.干粉灭火器
- C.沙子
- D.不导电的岩粉
- A.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
- B.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
- C.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
- D.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的有关规定
- A.风量风压闭锁
- B.风电闭锁
- C.风机闭锁
- D.瓦斯电闭锁
- A.企业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普通工人
- D.特种作业人员
- A.煤层埋藏深度
- B.煤层厚度
- C.煤层透气性
- D.煤层倾角
- A.裂隙区
- B.采空区
- C.冒顶区
- D.应力集中区
- A.先抽后采
- B.安全稳定
- C.监测监控
- D.以风定产
- A.断面积
- B.平均风速、风量
- C.空气、温度、大气压力
- D.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日期及测定人
- A.分站定义
- B.模拟定义
- C.运行记录
- D.控制量定义
- E.交叉断电
- A.加大巷道风流速度
- B.巷道顶部设导风板
- C.封堵顶板裂隙
- D.采取钻孔抽采
- A.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 B.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
- C.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D.攀、坐不安全位置
- E.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 A.采空区
- B.工作面上隅角
- C.风硐内
- D.巷道空顶处
- E.盲巷内
- A.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
- B.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 C.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
- D.串连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 A.二
- B.三
- C.四
- A.综合治理
- B.先抽后采
- C.抽采达标
- A.40
- B.50
- C.20
- A.0.5%
- B.1.0%
- C.1.5%
- A.1%
- B.2%
- C.1.5%
- A.《特种作业资格证》
- B.《特种作业合格证》
- C.《特种作业上岗证》
- D.《特种作业操作证》
- A.风门
- B.密闭
- C.风桥
- D.风障
- A.氧气由外界空气供给
- B.不能反复多次使用
- C.氧气由自救器本身供给
- D.只能用于外界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18%的环境中
- A.10
- B.20
- C.30
- D.50
- A.5
- B.10
- C.15
- 41
-
下列()应设置辅助隔爆棚
- A.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
- B.相邻煤层运输石门
- C.采区间集中运输大巷
- A.管理因素
- B.人的因素
- C.环境因素
- A.水
- B.沙子
- C.干粉
- A.2
- B.3
- C.4
- D.5
- A.1
- B.2
- C.3
- D.4
- A.5
- B.10
- C.15
- D.20
- A.采煤工作面
- B.岩巷掘进工作面
- 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 48
-
薄煤层的厚度为()m
- A.小于1.3
- B.1.3~3.5
- C.2.0~4.5
- A.装备
- B.技术
- C.检查
- A.1.5%
- B.1.0%
- 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