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有期徒刑
- B.没收财产
- C.剥夺政治权利
- D.管制
- E.拘役
- A.电源电压过低
- B.重载启动电机
- C.机械性堵转
- D.超载运行
- A.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 B.必要的企业管理知
- C.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D.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 A.将伤员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 B.解松伤员的衣扣,裤带,裸露前胸
- C.将伤员的头侧过
- D.清除伤员呼吸道内的异物
- A.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 B.风速及温度
- C.每人供风量
- D.瓦斯抽放量
- A.班检
- B.日检
- C.周检
- D.月检
- E.年检
- A.照明短路
- B.过压
- C.绝缘监视
- D.漏电
- E.信号短路
- A.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 B.对存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D.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
- E.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到损害时获得赔偿
- F.参与事故调查
- A.童工
- B.未成年工
- C.女职工
- D.青少年
- A.工资待遇
- B.劳动安全
- C.医疗社会保险
- D.防止职业危害
- A.聚氯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 B.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 C.聚氯乙烯绝缘钢带或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 D.交联聚乙烯钢带或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 A.风筒破损严重,漏风量过大
- B.局部通风机安设的位置距离掘进巷道口太近
- C.矿井总风压的供风量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气量
- D.矿井总风压的供风量小于局部通风机的吸气量
- A.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 B.瓦斯超限作业
- C.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 D.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 E.其他
- A.检漏、漏电闭锁
- B.短路
- C.过负荷
- D.断相
- A.决水
- B.高落式采煤
- C.爆破
- D.巷道掘进
- E.贯通巷道
- A.电缆的绝缘老化
- B.不同相序的两回路电源线并联
- C.检修完毕的线路在送电时没有拆除三相短路接地的地线
- D.电气设备防护措施不当
- A.井下不得带电检修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 B.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验电、放电
- C.必须有保护接地
- D.采区电工在特殊情况下可对采区变电所内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的操作,但不得擅自打开电气设备进行修理
- A.短路
- B.过载
- C.断相
- D.漏电
- E.漏电闭锁
- F.短路闭锁
- G.欠压
- A.防爆电气设备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 B.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每日应由分片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
- C.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 D.煤电钻必须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
- A.危险因素
- B.人员状况
- C.设备状况
- D.环境状况
- A.Ex
- B.KB
- C.KY
- D.d
- E.MA
- F.I
- G.KH
- A.危险因素
- B.人员状况
- C.设备状况
- D.环境状况
- A.6h
- B.7h
- C.8h
- A.0.5%
- B.1.0%
- C.1.5%
- A.平均
- B.最短
- C.最长
- A.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 B.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装置
- C.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 A.小于
- B.等于
- C.超过
- A.2.5 mm
- B.2.0 mm
- C.1.0 mm
- A.不应
- B.必须
- C.不一定
- A.35°
- B.30°
- C.25°
- A.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 B.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装置
- C.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 A.30 mm
- B.40 mm
- C.50 mm
- A.不得拒绝执行
- B.先服从后报告
- C.有权拒绝执行
- A.12%
- B.15%
- C.18%
- A.伪顶
- B.直接顶
- C.基本顶
- A.镀锌铁线
- B.铜线
- C.扁钢
- A.装备
- B.技术
- C.检查
- A.5
- B.7
- C.15
- D.10
- A.电动机的负荷
- B.启动电流
- C.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 A.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 B.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装置
- C.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 A.火源的上风侧
- B.火源的下风侧
- 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
- A.电压额定值
- B.功率额定值
- C.电流额定值
- A.必须停止工作
- B.严禁装药、爆破
- C.严禁使用电气设备
- A.油浸式
- B.本质安全型
- C.充砂型
- D.浇封型
- A.1 000 V
- B.2 500 V
- C.1 000 V以上
- A.最好有
- B.必须有
- C.不必有
- A.短路
- B.过载或断相
- C.漏电
- A.15°
- B.20°
- C.25°
- A.照明设备
- B.设备与墙壁
- C.设备相互
- A.小于或等于
- B.大于或等于
- C.小于
- A.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 B.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 C.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D.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
- A.可燃性
- B.无毒
- C.无色无味
- A.辅助接地极
- B.局部接地极
- C.主接地极
- A.严禁
- B.可以
- C.矿灯有故障时才能
- A.30%
- B.40%
- C.35%
- A.只要3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3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炭才能
- A.劳动者
- B.煤矿工人
- C.矿山职工
- D.管理人员
- A.领导干部
- B.岗位人员
- C.工作人员
- D.作业人员
- A.临时
- B.适当
- C.足够
- A.18%
- B.19%
- C.20%
- A.10M
- B.15m
- C.20m
- D.25m
- A.过流、漏电、接地保护
- B.过载、漏电、接地保护
- C.短路、漏电、接地保护
- A.刑事责任
- B.行政责任
- C.民事责任
- A.该职工
- B.企业法人
- C.负责人
- D.工会
- A.5 MΩ
- B.10 MΩ
- C.15 MΩ
- A.1.5 Ω
- B.1.0 Ω
- C.2.0 Ω
- A.18%
- B.17%
- C.13%
- D.12%
- A.劳动防护用品
- B.安全卫生用品
- C.专用器材设备
- A.20°
- B.15°
- C.12°
- A.1.8m
- B.1.9m
- C.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