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4
-
36V以上为危险电压。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8
-
防爆设备的总标志是KB。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业务保安责任制
- C.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
- D.经营目标责任制
- A.有毒性
- B.窒息性
- C.爆炸性
- D.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 E.使常用的瓦斯探头“中毒”而失效
- A.隔爆接合面间隙
- B.隔爆接合面宽度
- C.电气间隙
- D.隔爆面粗糙度
- E.隔爆外壳的厚度
- A.每层注水
- B.湿式打眼
- C.使用水泡泥
- D.旋风除尘
- A.干线式
- B.辐射式
- C.混合式
- D.移动变电站式
- A.防爆电气设备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 B.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每日应由分片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
- C.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 D.煤电钻必须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
- A.压风管
- B.巷道
- C.水管
- D.打钻
- A.简易程序
- B.一般出现
- C.特别程序
- D.听证程序
- A.工资待遇
- B.安全管理
- C.医疗社会保险
- D.生产管理
- A.坚持使用电动机综合保护
- B.坚持使用三大保护
- C.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
- D.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信号综合保护
- E.坚持使用风电闭锁
- F.坚持使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 A.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 B.闲人免进
- C.有电危险
- A.3m
- B.3.5m
- C.4m
- A.火源的上风侧
- B.火源的下风侧
- 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
- A.6h
- B.7h
- C.8h
- A.过流、漏电、接地保护
- B.过载、漏电、接地保护
- C.短路、漏电、接地保护
- A.脱掉口具吸口气
- B.摘掉鼻夹吸气
- C.不可从事A项或B项
- A.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
- C.有疑必探,边探边掘
- A.煤尘
- B.煤岩尘
- C.岩尘
- A.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 B.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装置
- C.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 A.12.5/μm
- B.6.3/μm
- C.3.2μm
- A.必须
- B.严禁
- C.不准
- A.短路
- B.过载
- C.漏电
- A.0.5%
- B.1.0%
- C.1.5%
- A.选择性动作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
- B.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
- C.漏电闭锁
- A.最好有
- B.必须有
- C.不必有
- A.劳动者
- B.煤矿工人
- C.矿山职工
- D.管理人员
- A.铁丝悬挂
- B.铜丝悬挂
- C.吊钩悬挂
- D.夹子、卡箍等敷设
- A.每月
- B.每天
- C.每季度
- D.投入运行前
- A.周
- B.月
- C.年
- A.2~3
- B.1~2
- 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