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9
-
凿岩必须采取湿式作业。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作业环境不良
- B.心里异常
- C.指挥错误
- 43
-
在带电设备周围()。
- A.不应使用钢卷尺和带金属丝的线尺
- B.可以使用钢卷尺
- C.应使用带金属丝的线尺
- A.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
- B.模拟受害或受伤人员
- C.确保演练的进度
- A.参演人员
- B.控制人员
- C.模拟人员
- A.放射性物质
- B.有毒物质
- C.游离二氧化硅
- A.有漏斗溜槽、自溜运输
- B.溜井运输
- C.溜槽运输
- A.距离采场边缘30m,应设安全防护线,其内不应堆放任何杂物
- B.进入采场的作业人员,可不穿戴救生器材
- C.采场的主要进出口,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 49
-
露天爆破的警戒范围由()
- A.爆破员确定
- B.爆破设计确定
- C.领导确定
- A.7°
- B.8°
- C.9°
- A.上游
- B.下游
- C.中游
- A.前端
- B.周边
- C.末端
- A.制定
- B.审定
- C.落实
- A.专项应急预案
- B.现场处置方案
- C.综合应急预案
- A.200
- B.250
- C.300
- A.不应有人引导
- B.应有人引导和监护
- C.抬起钻架
- A.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省、市、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A.无法预测原因导致的事故
- B.违反行为导致的事故
-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事故
- A.2
- B.3
- C.6
- A.安全
- B.环保
- C.生活
- A.临界特性及数量
- B.危险特性及数量
- C.比重及数量
- A.1
- B.2
- C.3
- A.事故发生单位
- B.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
- C.事故调查组
- A.传染性媒介物
- B.有毒物质
- C.致病微生物
- A.10
- B.15
- C.5
- A.在溶洞、气眼和淤泥较厚的地点,不应设立明显
- B.盐层松软的再生盐产区,车辆驶入之前,应查明盐层的承载能力
- C.采坑深度超过2m时,设备可停放在距采坑边缘1m范围内
- A.公安机关
- B.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 C.安监局
- A.2人死亡,5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 B.30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为700万元
- C.8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 A.给予罚款处理
- B.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 C.责令限期改正
- A.凿岩速度快
- B.强度和硬度较大
- C.炸药消耗量小
- A.放炮产生的炮烟
- B.气体排放产生的噪声
- C.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
- A.安全操作规程
- B.安全法规
- C.规章制度
- A.卫生部门
-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环保部门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B.综合治理、群防群治
-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 B.宪法、法律、行政规章、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 C.宪法、行政法规、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 A.子坝
- B.截水沟
- C.渗水井
- A.安全员
- B.班组长
- C.矿长
- A.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 B.企业生产目标
- C.企业经济利益
- 79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 A.劳动保护
- B.劳动条件
- C.安全生产状况
- A.应急准备
- B.应急策划
- C.方针和原则
- A.—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A.10
- B.20
- C.30
- A.山坡露天矿
- B.汇水面积大采深大的矿山
- C.汇水面积小的中小型矿山
- A.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管理人员
- C.技术总工
- A.中暑
- B.咽炎
- C.尘肺
- A.事故原因分析
- B.污染物处理
- C.相关责任人的处罚
-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 C.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 A.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 B.进行爆破作业必须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指挥
- C.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
- A.不应存放杂物
- B.应存放杂物
- C.覆盖石块
- A.10年内
- B.5年内
- C.终身
- A.使用车辆最大轮胎直径2/5
- B.汽车轮胎直径的1/5
- C.汽车轮胎直径的3/5
- 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B.工会
- C.生产经营单位
- A.—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二氧化碳
- A.不许移动设备
- B.设备可短距离行走
- C.设备可远距离行走
- A.在残孔附近钻孔时应避免凿穿残留炮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钻残孔
- B.浅孔爆破应采用干式凿岩
- C.深孔爆破凿岩机应配收尘设备
- A.可能发生事故的经济损失
- B.现场处置方案
- C.相关人员的惩处标准
- A.15,120
- B.20,150
- C.30,180
- A.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B.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 C.进行风险评价
- A.上部平盘与坡面
- B.台阶上部平盘和下部平盘
- C.台阶坡顶线与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