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8
-
吸水线一般都外显()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最敏感个体或最不敏感个体对其影响小
- B.最有代表性
- C.最易准确测定,灵敏度高
- D.能推算出95%的致死量
- E.能推算出5%的致死量
- F.能测出最高耐药量
- 36
-
雾滴测量技术有()。
- A.激光技术
- B.回收技术
- C.热导线风力测定技术
- D.释放技术
- E.标记技术
- F.载玻片摆动技术
- A.繁殖
- B.行为
- C.生长
- D.发育
- E.视觉器官
- F.听觉器官
- A.毒糊
- B.毒水
- C.毒胶
- D.毒饵
- E.毒粉
- F.毒气
- A.硼酸
- B.阿维菌素
- C.辛硫磷
- D.乙酰甲胺磷
- E.信硫磷
- F.氟磺酰胺
- A.倍硫磷
- B.二嗪农
- C.甲基嘧啶磷
- D.灭幼脲
- A.讲究饮食卫生,防止误食疥螨卵
- B.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
- C.搞好环境整治,清除杂草,铲除垃圾瓦砾
- D.对患者的衣物要及时消毒
- E.防鼠、灭鼠
- F.沐浴后用硫磺软膏涂抹患处
- A.气温影
- B.风向影响
- C.阴雨天影响
- D.湿度影响
- A.颅全长
- B.颅基长
- C.齿列长
- D.颚长
- A.吸食、刮食、捕食
- B.滤食、刮食、捕食
- C.滤食、吸食、捕食
- A.诱捕
- B.烫杀
- C.胶饵
- D.吸捕
- A.气雾器(罐)应用较普遍,由于其雾滴中等,沉降均匀,是蝉娜防治的重要手段
- B.粘鼠板使用方便,但是应避免在潮湿、灰尘较多或低温条件下应用
- C.应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施放微胶囊剂防治蟑螂功效高、用药量少
- D.电灭蝇器以发光管为诱饵,点击诱杀蚊蝇,应放置在临近入口明亮区域捕杀迁入蝇类
- A.5km/h
- B.10km/h
- C.15km/h
- D.20km/h
- A.设置对照点
- B.叮咬率比较
- C.人工小时法测定
- D.民意测验
- 49
-
()不是白蚁的捕食性天敌
- A.蛇
- B.穿山甲
- C.蝙蝠
- D.青蛙
- 50
-
蚊虫的()不能越冬
- A.卵
- B.幼虫
- C.蛹
- D.成虫
- A.第1对和第2对足中间
- B.第2对和第3对足中间
- C.3对足中央
- D.3对足侧面
- A.选用低毒杀虫剂,不污染环境
- B.不损财物,文明服务
- C.满意服务,提高工作质量
- D.着装整齐,耐心服务
- 53
-
跳蚤的腹侧板是()
- A.腹节背板、腹板及侧板组合而成
- B.胸节背板、腹板及侧板组合而成
- C.胸节腹板和侧板愈合而成
- D.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 A.拍打计数法
- B.粘蝇纸法
- C.蝇迹、蝇斑计数法
- D.毒杀计数法
- A.捕蝇笼一般主要是用于外环境灭蝇
- B.捕蝇笼布放后,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 C.诱饵的选择,一般均选糖醋饵
- D.捕蝇笼放置长期无人管理,诱饵盘可成为蝇类的孳生场所
- 56
-
蚊虫依靠()吸血
- A.触角
- B.喙
- C.唇
- D.触须
- A.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措施
- B.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或其他措施
- C.以预防为主,辅以化学防治或其他措施
- D.多种措施综合利用
- 58
-
白蚁身躯可分为()
- A.头部、合胸腹部两部分
- B.头、胸、腹三大部分
- C.头胸部、腹部两部分
- D.假头、胸、腹部三大部分
- A.可得到活鼠
- B.捕获率更高
- C.诱饵更省
- D.可让户主自己放
- A.短翅型与无翅型,大翅型
- B.大翅型与短翅型,无翅型
- C.无翅型,大翅型与短翅型
- D.大翅型,短翅型与无翅型
- A.(18±0.5)℃
- B.(20±0.5)℃
- C.(28±0.5)℃
- D.(35±0.5)℃
- A.腹部末端数节不全黄色
- B.腹部末端数节全黄色
- C.盾片两侧具两块大白斑
- D.跗节末端无瓣状爪垫
- A.10%~20%
- B.20%~30%
- C.30%~40%
- D.40%~50%
- A.防止标本附件脱落
- B.保持标本新鲜
- C.防止霉变、虫蛀
- D.符合标本保存程序
- A.额的最狭窄处
- B.额的最宽处
- C.额中段的宽度
- D.额宽率
- A.附节末端有发达的爪垫
- B.中足和后足股节前面无明显的淡色带
- C.中胸侧板鳞簇不分散,形成两暗色区中的一短横白带
- D.喙和跗节无白环
- A.要处理的环境
- B.处理环境中老板对员工的态度
- C.要处理的物体表面性状
- D.要处理环境内防蝇设施
- A.耳朵
- B.牙齿
- C.鼻子
- D.眼睛
- A.紫外线捕蚊灯
- B.吸蚊管
- C.网捕
- D.动物诱捕
- A.一致
- B.相反
- C.提前5h
- D.推后5h
- A.房屋指数
- B.容器指数
- C.布雷图指数
- D.路径指数
- A.田塘型
- B.缓流型
- C.丛林型
- D.坑洼型
- 73
-
抗凝血灭鼠剂()
- A.毒性作用缓慢,一般川天后才引起鼠类中毒
- B.第一代产品毒力比第二代产品的毒力强
- C.对非标靶动物有严重的危害
- D.没有对应的解毒剂
- A.评价人员
- B.评价方法、时间、内容
- C.评价材料
- D.其他方面
- A.氢氧化钠溶液
- B.氢氧化钾溶液
- C.酒精溶液
- D.过氧化氢溶液
- A.雌蚊吸血,胃血的消化与卵的形成-产卵
- B.雌雄蚊虫交配-雌蚁吸血产卵
- C.雌雄蚊虫交配-雌蚊吸血-胃血的消化与卵的形成-产卵
- A.透明
- B.形态整齐
- C.有利于长期保存
- D.制作程序规定
- A.膝肢、鳌肢、须肢及鄂基
- B.口下片、鳌肢、须肢及颚基
- C.口下片、鳌肢、须肢及颚体
- D.口下片、鳌肢、膝肢及鄂基
- 79
-
残杀威可以做成()
- A.颗粒剂、乳泊
- B.可湿性粉剂、饵剂
- C.微乳剂、熏蒸剂
- D.悬浮剂、粉剂
- A.雌虫下生殖板呈1对瓣状
- B.不呈瓣状
- C.雌虫下生殖板不对称
- D.雌虫下生殖板对称
- A.蝇迹、蝇斑计数法
- B.十字交叉法
- C.粘蝇纸法
- D.目测计数法
- A.鸡纵花
- B.三踏菌
- C.碳棒菌
- D.鸡纵菌
- A.<0.1
- B.0.1~0.9
- C.1.0~9.9
- D.10~99.9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硫
- D.二硫化碳
- A.卵、幼虫、蛹、若蛹、成螨
- B.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成螨
- C.卵、幼虫、若虫、若蛹、成螨
- D.卵、前幼虫、后幼虫、若虫、成螨
- A.疥螨
- B.粉螨
- C.恙螨
- D.革螨
- A.革螨
- B.粉螨
- C.疥螨
- D.恙螨
- A.网捕法
- B.目测法
- C.粘捕法
- D.药激法
- A.仔细观察有无蚁路
- B.用工具柄敲击地板
- C.向业主了解白蚁发生情况
- D.撬地板检查
- A.省药
- B.击倒快
- C.残效期长
- D.灭蝇工效高
- A.格氏血历螨
- B.腐酪食螨
- C.鸡皮刺螨
- D.柏氏禽刺螨
- 92
-
()不属于生物杀虫剂
- A.苏云金杆菌
- B.绿僵菌
- C.球形芽胞杆菌
- A.胃毒、驱避、内吸作用
- B.胃毒、杀卵、内吸作用
- C.胃毒、驱避、杀卵作用
- D.胃毒、驱避、熏蒸作用
- A.卫生害虫上
- B.卫生害虫生活的环境中
- C.缝隙中
- D.空间中
- 95
-
鼠迹包括以下内容:()
- A.鼠洞与咬痕
- B.鼠粪
- C.足印和尾痕
- D.以上都是
- A.观察时间内,死亡一半需要的杀虫药剂浓度
- B.观察时间内,一半不能飞行或运动所需要的药量
- C.受试生物死亡一半需要的时间
- D.观察时间内,死亡一半需要的杀虫药剂的剂量()
- 97
-
聚集激素属()。
- A.第一代杀虫剂
- B.第二代杀虫剂
- C.第三代杀虫剂
- D.第四代杀虫剂
- A.蚊虫
- B.蝇类
- C.萤蝶
- D.蚂蚁和螨类
- 99
-
美洲大蠊属于蜚蠊目()。
- A.姬蠊科
- B.蜚蠊科
- C.光蠊科
- D.鳖蠊科
- 100
-
蚊虫的各虫期中,()在陆上生活
- A.卵期
- B.幼虫期
- C.蛹期
- D.成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