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采食后或放牧归来突然发病;
- B.成群的或多个同时发生;
- C.多数表现神经症状;
- D.多数体温升高2-3℃以上。
- 正确
- 错误
- A.发生于20日龄内的雏鸭,1-10日龄最常发病。
- B.出现明显神经症状:站立不起,双脚呈游泳状,头颈后仰。
- C.肝脏肿大,脆弱,发黄,有出血点。
- D.小肠阻塞呈香肠状。
- A.肾上腺素
- B.青霉素;
- C.磺胺类药;
- D.氟苯尼考。
- A.不吃生肉或未熟透的肉;
- B.不吃生肉,但可以吃生血、生蛋;
- C.生熟食菜板、刀具分开使用,不用切过生肉的菜板刀具切凉拌菜。
- D.饭前便后要洗手。
- A.猪囊尾蚴
- B.牛囊尾蚴
- C.细颈囊尾蚴
- D.住肉孢子虫。
- A.猪肺疫;
- B.仔猪水肿病;
- C.仔猪伪狂犬病;
- D.猪李氏杆菌病
- A.牛肺疫;
- B.猪肺疫;
- C.牛出败;
- D.禽霍乱。
- A.主要感染马牛猪及人等多种动物;
- B.该菌需氧菌,不能形成芽孢,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
- C.主要经深部刺伤感染引起;
- D.人一旦被尖锐异物刺伤须扩创消毒处理伤口,并及时打破伤风预防针。
- A.用酸性药物喂牛引起;
- B.用酸性饲料喂牛引起;
- C.长期休闲引起;
- D.过食精料(包谷、小麦、稻谷等)并劳役过重时间过长引起。
- A.严格消毒;
- B.排净空气;
- C.有少量空气进入不影响;
- D.经常观察动物的表现,如有骚动、出汗、气喘、肌肉震颤等应及时停止注射。
- A.经胃管吹气左侧颈静脉沟鼓胀;
- B.经胃管吹不进气体;
- C.手感:推动胃管有阻力感;
- D.观察:胃管前端在食道沟呈明显的波动式蠕动下行。
- A.副作用;
- B.毒性反应;
- C.无治疗作用;
- D.过敏反应。
- A.将皮屑浸入盛有5-10%氢氧化钠(或钾)溶液的试管中;
- B.将皮屑浸入盛有5-10%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 C.经1-2分钟痂皮软化溶解,弃去上层液,用吸管吸取沉淀物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低倍镜检;
- D.为加速溶解,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数分钟,痂皮全部溶解后将其倒入离心管中,用离心机分离1-2分钟,倒去上层液,吸取沉淀物镜检。
- A.取5-10g粪便置于100-2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漂浮液搅拌混合后,继续加入约20倍的漂浮液;
- B.常用的漂浮液为饱和盐水、硫代硫酸钠饱和液等;
- C.常用的漂浮液为生理盐水、蒸馏水等;
- D.将粪液用金属筛或纱布滤入另一杯中,舍去粪渣,静置滤液,经40分钟左右,用金属圈平着接触液面后,滴于载玻片上,加盖镜检。
- A.严格执行畜产品上市前的停药期:
- B.连续应用抗菌素药物饲喂防病时,注意蓄积中毒,一般连用5-7天,停2-3天。
- C.应尽量多用几种抗菌素混合同时注射;
- D.抗菌素治疗急性病例时疗程为3天左右,若是慢性病则要延长到5天左右。
- A.不遵守休药期;
- B.滥用兽药;
- C.恶意使用违禁药品;
- D.兽药与动物体内组织牢固结合,不能代谢出体外。
- A.右侧肷窝中心,即距腰椎横突下约一掌处。;
- B.左侧肷窝中心,即距腰椎横突下约一掌处;
- C.左侧腹部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
- D.右侧腹部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
- A.猪 ;
- B.牛、羊;
- C.马;
- D.鸡。
- A.酸性药物(青霉素、VC等)与碱性药物(恩诺沙星针剂、小苏打针剂等)不能混合应用;
- B.口服活菌剂不能与抗菌素、吸附剂混合;
- C.磺胺类药物不能和一般抗菌素配合使用;
- D.青霉素不能与链霉素混合用。
- A.将牛作二柱栏保定或六柱栏保定,并将尾拉向一侧;
- B.术者指甲剪短磨光滑,手指(最好带直检手套)并拢呈锥形伸入肛门进入直肠内, 将直肠内的积粪掏出掏空;
- C.将手伸到直肠狭窄部后隔着直肠检查骨盆腔及腹腔后部器官组织;
- D.手伸到直肠较空大的膨大部即可隔着直肠检查骨盆腔及腹腔后部器官组织。
- A.体温比正常低1℃以下;
- B.体温比正常高3℃以上;
- C.神智不清,步态不稳,倒地不起,四肢痉挛;
- D.眼反射弱或无,呼吸高度困难,口色青紫,心律不齐。
- A.可见于大叶性肺炎;
- B.可见于某些中毒病;
- C.可见于心血管系统疾病;
- D.可见于动物胃肠炎。
- A.右肷部三角形中心凹点;
- B.左肷部三角形中心凹点;
- C.左侧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
- D.右侧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
- 34
-
牛瓣胃注射的位置是( )
- A.右肷部三角形中心凹点;
- B.左肷部三角形中心凹点;
- C.左侧腹部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
- D.右侧腹部肩端水平线与8—9肋间交点下方2cm处。
- A.第一心音钝、长,尾音延续;第二心清亮、短促,尾音突然切止;
- B.第一心音到第二心音间隔时间短;
- C.第一心音到第二心音间隔时间长;
- D.第二心音到下一个第一心音间隔时间长。
- A.心音显著加快,加强,见于动物机体功能较好的表示;
- B.出现拍水音,见于心包炎;
- C.心音显著减慢,减弱,多见于濒死期动物;
- D.心音节律不齐,可见于心脏器质性疾病。
- A.多见于内科非炎症性的疾病;
- B.多见于外产科病;
- C.可见于急性高热性传染病的濒死期;
- D.可见于急性高热性传染病的初中期。
- A.可见于某些中毒病;
- B.可见于濒死期病畜;
- C.可见于奶牛生产瘫痪;
- D.可见于牛前胃驰缓。
- A.多见于体内炎症感染及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 B.个别情况下见于中署;
- C.个别情况下见于过敏反应、应激性反应;
- D.个别见于生产瘫痪。
- 40
-
马正常的体温范围是( )
- A.38-39.5℃;
- B.37.5-39.5℃;
- C.36.5-38.5℃;
- D.37.5-38.5℃。
- 41
-
犬正常的体温范围是( )
- A.38-39.5℃;
- B.37.5-39℃;
- C.36.5-38.5℃;
- D.37.5-38.5℃。
- 42
-
猪正常的体温范围是( )
- A.38-39.5℃;
- B.37.5-39.5℃;
- C.36.5-38.5℃;
- D.37.5-38.5℃。
- A.38-39.5℃;
- B.37.5-39.5℃;
- C.36.5-38.5℃;
- D.37.5-38.5℃。
- A.懂得不同家畜的攻击习性;
- B.懂得不同种家畜攻击人的方法;
- C.胆大心细,随时注意安全;
- D.不应从家畜头部接近,以防被咬伤。
- A.精神状态;
- B.体格发育状况、营养状况;
- C.姿势、步态;
- D.眼结膜检查。
- A.潮红、苍白;
- B.黄染;
- C.发绀;
- D.发黑。
- A.问诊、视诊;
- B.听诊、触诊;
- C.叩诊、嗅诊;
- D.整体状态检查。
- A.调查病史,收集症状资料;
- B.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
- C.实验室检验;
- D.实施防治,验证诊断。
- A.10%福尔马林溶液:
- B.5%氢氧化钠溶液;
- C.10%漂白粉溶液;
- D.5%石碳酸溶液。
- A.30%甘油缓冲溶液用于保存细菌检查的组织;
- B.50%甘油缓冲溶液用于保存病毒检查的组织;
- C.10%福尔马林溶液用于保存病理组织;
- D.饱和盐水用于保存病毒检查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