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摸底测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2

下列哪项不属于评估免疫效果的方法()。

  • A.抗体监测
  • B.攻毒保护试验
  • C.流行病学评价
  • D.抗原检测
35

经批准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单位必须按照()(简称兽药GMP)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 A.《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 B.《兽药管理条例》
  • C.《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D.《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38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总则是依据()和( )。

  • A.《兽药质量管理制度》,《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B.《兽药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C.《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D.《兽药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
40

用于表面消毒效果和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一般采用()进行。

  • A.麦糠凯培养基平板法
  • B.血平板培养法
  • C.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法
  • D.EMB平板法
44

出现口蹄疫疫情后,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大的水体等()。

  • A.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 B.由于消毒困难,可以不用消毒和管理
  • C.可以不消毒,但应进行严格管理
  • D.进行特殊的处理
46

消毒液机生产出的消毒液主要成分为()等因子。

  • A.次氯酸钠、氯化钠
  • B.次氯酸钠、活性氧原子
  • C.氯化钠、活性氧原子
  • D.盐酸、活性氧原子
47

《兽药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是()。

  • A.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铂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 B.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铂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 C.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 D.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铂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饲养场生产区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划分责任区,固定专人负责
  • B.饲养场生产区内、外车辆、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 C.饲养场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人畜共患传染病者不得直接从事生产
  • D.ABC全正确
50

关于牲畜耳标的回收与销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猪、牛、羊加施的牲畜耳标在屠宰环节由屠宰企业剪断收回,交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回收的耳标需要重复使用
  • B.回收的牲畜耳标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组织销毁,并作好销毁记录
  • C.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牲畜饲养、出售、运输、屠宰环节牲畜耳标的监督检查
  • D.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做好牲畜耳标的订购、发放、使用等情况的登记工作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做好牲畜耳标的回收、销毁等情况的登记工作
52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序取决于()。

  • A.人们与受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
  • B.是否有传播该病的适宜条件
  • C.传染源动物的密度、年龄组成
  • D.以上都是
53

关于人畜共患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畜共患病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
  • B.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人作为其传染源的病很少,绝大部分是以动物作为传染源
  • C.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
  • D.以上都对
55

下列属于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的是()。

  • A.口蹄疫
  • B.禽流感
  • C.狂犬病
  • D.以上都是
57

下列哪项临床症状不是由于寄生虫机械性损伤造成的()。

  • A.营养不良、消瘦、贫血
  • B.组织的创伤、发炎、等
  • C.组织的出血、肿胀、堵塞、挤压、萎缩
  • D.组织的穿孔和破裂
58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传染源()。

  • A.患病动物
  • B.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 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 D.健康动物
62

免疫系统不包括()。

  • A.免疫器官
  • B.免疫细胞
  • C.免疫组织
  • D.细胞因子
64

存在于神经之间,对神经细胞具有支持、营养和保护的作用的是()。

  • A.树突和轴突
  • B.神经元
  • C.神经胶质细胞
  • D.神经纤维
66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品质。

  • A.诚实守信
  • B.职业道德
  • C.爱岗敬业
  • D.文明礼貌
68

1-3日龄犊牛最适宜的温度为()。

  • A.10-20℃
  • B.5-15℃
  • C.30-32℃
  • D.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