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6
-
狂犬病属于典型的()
- A.直接接触传播
- B.间接接触传播
- C.垂直传播
- A.要无菌操作
- B.尽量在死亡高峰时扑杀,立即采取
- C.取肝和脾
- D.鸡新城疫病可取整个头部
- A.10分钟
- B.30分钟
- C.3小时
- A.口蹄疫
- B.鸡马立克氏病
- C.牛流行热
- D.鸡、兔球虫病
- A.200
- B.300
- C.400
- D.800
- A.吡喹酮
- B.硝硫氰胺
- C.硝硫苯脂
- A.猪、马较能耐受
- B.牛、羊较能耐受
- C.鸡最敏感,宜应用
- A.发病率
- B.感染率
- C.死亡率
- D.病死率
- A.首次使用应采用突击量
- B.应与等量的碳酸氢钠联用
- C.宜与普鲁卡因联用
- D.全身性酸中毒、肝脏病、肾脏病和重症溶血性贫血病,应慎用或禁用
- A.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对磺胺类高度敏感
- B.沙门氏杆菌、链球菌对磺胺类中度敏感
- C.对结核杆菌、螺旋体完全无效
- D.对立克次氏体有效
- 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B.损伤细菌细胞的胞浆膜
- C.影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 D.影响菌体核酸的代谢
-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D.Ⅳ型变态反应
- A.不能使弱抗原增强抗原性
- B.预防接种时的抗原量用得最小,接种次数减少
- C.能增强肿瘤细胞的有效免疫反应
- D.制备血清时能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 29
-
幼禽的法氏囊切除后()
- A.受抗原刺激后仍能产生抗体
- B.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抗体,免疫功能衰退
- C.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抗体,但免疫功能仍能保持正常
- A.IgA出现最早,维持时间长
- B.IgG出现的最晚
- C.IgM出现的最晚,维持时间也最短
- D.IgM出现的最早,维持时间也短
- A.37℃左右
- B.38℃左右
- C.35℃左右
- D.36℃左右
- A.先天性免疫有种的特点,具有稳定性
- B.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
- C.临床上的免疫接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 D.天然免疫产生的免疫力强,时间较长
- A.核酸
- B.衣壳
- C.囊膜
- A.只能接种于鸡
- B.可接种于鸡或实验动物
- C.可接于鸡、猪等动物
- 35
-
猪蛔虫的贮藏宿主是()
- A.蚯蚓
- B.猫
- C.鼠
- 36
-
终末消毒
- 37
-
药物预防
- 38
-
耐药性
- 39
-
流行病学调查
- 40
-
垂直传播
- 41
-
抗原
- 42
-
明显期
- 43
-
荚膜
- 44
-
固定性寄生虫
- 45
-
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