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眼镜验光员考试巩固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眼球的筋膜系统不包括()。

  • A.Tenon膜
  • B.球结膜
  • C.节制韧带
  • D.悬韧带
28

角膜剥脱的裂隙灯下表现为()。

  • A.角膜表面点条状的局灶性荧光素
  • B.角膜上皮雾状水肿
  • C.角膜面散在浅表性斑片状荧光素染色
  • D.角膜面可见较大面积的荧光素染色
29

光学镜片表面耐磨损膜的处理方法主要是()。

  • A.提升法
  • B.真空电镀法
  • C.阴极溅射法
  • D.离子镀法
30

双眼视平衡检测的基础条件不包括()。

  • A.双眼黄斑中心凹具备正常的视觉敏感度
  • B.双眼运动系统具备正常的聚散功能
  • C.双眼视路及视中枢具备正常的传导和感知功能
  • D.双眼视盘C/D大小必须完全一致
31

关于角膜接触镜锈斑沉淀物性状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是()。

  • A.孤立、圆形、红色或黑色的小斑点
  • B.群聚、桑葚状、乳白色胶块
  • C.分散、片状、半透明薄膜状
  • D.散发、片状、半透明颗粒
32

  • A.±0.25<sup>△</sup>
  • B.±0.37<sup>△</sup>
  • C.±0.50<sup>△</sup>
  • D.±1.0<sup>△</sup>
33

下列关于瞳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远用瞳距与近用瞳距相比只相差2mm
  • B.远用瞳距与近用瞳距均为一固定不变值
  • C.左、右眼单眼瞳距一定完全对称
  • D.近用瞳距依近用距离不同而不同
34

上斜肌全长为()。

  • A.40mm
  • B.60mm
  • C.46mm
  • D.35mm
35

视网膜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是()。

  • A.视盘
  • B.锯齿缘
  • C.赤道区网膜
  • D.中心凹
37

角膜接触镜镜片表面蛋白质沉淀物可诱发的疾病为()。

  • A.蚕蚀性角膜溃疡
  • B.角膜带状变性
  • C.巨乳头性结膜炎
  • D.春季结膜炎
38

在配置双焦眼镜时,顶高的位置应该在()。

  • A.角膜下缘
  • B.瞳孔下缘
  • C.下睑缘
  • D.瞳孔中心
39

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观验光时,雾视的方法为()。

  • A.双眼同时雾视,雾视量为0.3视标模糊
  • B.先右眼后左眼雾视,雾视量为0.3视标不清晰
  • C.投0.3视标,近视眼逐渐加负球镜
  • D.投0.3视标,远视眼逐渐减正镜片
40

由于中老年人泪液中的抗体、溶菌酶和白细胞水平下降,故戴角膜接触镜后常发生()。

  • A.角膜带状变性
  • B.角膜后弹力层皱褶
  • C.角膜上皮脱落
  • D.角膜内皮失代偿
41

Von Graefe法检测隐斜时,右眼前放置12BI棱镜,左眼前放置6BU棱镜,双眼看到的分离视标应是()。

  • A.右上和左下分离
  • B.右下和左上分离
  • C.左右水平分离
  • D.上下垂直分离
42

要使双侧鼻托托叶面能同时接触到鼻梁部,要求双侧托叶的()基本相等。

  • A.垂俯角、垂内角与弯长点长
  • B.前角、斜角与顶角
  • C.外张角、前倾角与身腿角
  • D.大小、压迫方向与质量
43

上斜肌的功能不包括()。

  • A.外转
  • B.上转
  • C.下转
  • D.内旋
45

人眼外肌有()直肌,()斜肌。

  • A.4条;2条
  • B.5条;1条
  • C.3条;3条
  • D.2条;4条
47

角膜接触镜镜片胶冻块沉淀物又称为()。

  • A.镜片结石
  • B.镜片锈斑
  • C.镜片乳头
  • D.镜片结晶
49

脂质沉淀物的诱因不包括()。

  • A.泪液脂质层发达
  • B.镜片材料的亲脂疏水特性
  • C.护理液含有亲脂特性的成分
  • D.配戴者瞬目不良
50

裂隙灯的间接投照法的放大倍率为()。

  • A.中至高倍
  • B.低至中倍
  • C.仅为高倍
  • D.仅为低倍
51

角膜接触镜的眼内沉淀物包括()。

  • A.泪源性沉淀物和非泪源性沉淀物
  • B.结膜性和角膜性沉淀物
  • C.物理性与化学性沉淀物
  • D.房水性与非房水性沉淀物
52

测量斜视眼的瞳距方法是()。

  • A.平视时右眼瞳孔内缘到左眼瞳孔外缘的距离
  • B.平视时右眼角膜内缘到左眼角膜外缘的距离
  • C.交替遮盖法检查右眼瞳孔内缘到左眼瞳孔外缘的距离
  • D.右眼角膜内缘到鼻中线距离与左眼角膜内缘到鼻中线距离和
54

下列关于角膜基质皱褶和条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于配戴角膜接触镜后缺氧所引起
  • B.主要位于后弹力层
  • C.临床表现主要为视力的明显下降
  • D.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光及流泪症状明显
55

眼镜架垂内角过大时可导致()。

  • A.睫毛与镜片发生接触
  • B.眼镜下滑
  • C.镜腿弯垂部压迫耳后乳突部
  • D.眼镜发生水平移位
56

双光镜处方为远用+2.0DS,ADD+2.0DS,要求近用视点NVP位于远用基准点下10mm,并要求在近用视点处的垂直棱镜度为零,则子镜片的中心的垂直位置是()。

  • A.远用光学中心的下方5mm
  • B.远用光学中心的下方10mm
  • C.远用光学中心的下方15mm
  • D.远用光学中心的下方20mm
57

关于隐性外斜视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 A.可应用底向外的三棱镜训练
  • B.底向内三棱镜矫正量低于隐斜量的1/2
  • C.近视欠矫、远视足矫
  • D.小于15岁的患者不采用三棱镜矫正
58

角膜接触镜镜片胶冻块的核心为()成分。

  • A.磷酸镁结晶
  • B.磷酸钾结晶
  • C.磷酸钠结晶
  • D.磷酸钙结晶
59

关于角膜上皮细胞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上皮层通过基底膜与前弹力层紧密连接
  • B.角膜上皮层有200~250个板层
  • C.角膜上皮层由5~6层柱状上皮细胞所组成
  • D.角膜上皮细胞为六角形细胞,大约4000个/m㎡
60

Goldmann眼压计测量的眼压正常范围为()。

  • A.10~18mmHg
  • B.10~21mmHg
  • C.18~22mmHg
  • D.8~18mmHg
61

眼镜架托叶的整形应对称,前角正常为()。

  • A.8°~15°
  • B.35°~45°
  • C.170°~180°
  • D.20°~35°
62

应用三维镜度图分析渐进多焦镜片的核心是()。

  • A.评价镜片的远近用光区的大小
  • B.评价镜片的整体大小
  • C.评价镜片的可用视野、区域大小、渐变区通道的宽度
  • D.评价镜片的渐变带的长度。
66

镜架垂内角是指()。

  • A.托叶长轴与镜圈背平面的夹角
  • B.托叶长轴与镜圈平面法线的夹角
  • C.弯垂部镜腿与主体镜腿延长线在矢状面的夹角
  • D.弯垂部镜腿与主体镜腿延长线在冠状面的夹角
67

下面不能测定双眼光心距的方法是()。

  • A.瞳距尺和瞳距仪的方法
  • B.眼底镜的方法
  • C.电脑验光仪
  • D.试镜架合并十字试片
68

NVP通常位于DVP的()位置。

  • A.下方6mm,偏外侧2mm
  • B.下方8mm,偏内侧2mm
  • C.下方8mm,偏外侧2mm
  • D.下方2mm,偏内侧6mm
69

职业道德活动中,对客人做到()是符合语言规范的具体要求的。

  • A.言语细致,反复介绍
  • B.语速要快,不浪费客人时间
  • C.用尊称,不用忌语
  • D.语气严肃,维护自尊
70

角膜的折射率为()。

  • A.1.406
  • B.1.376
  • C.1.336
  • D.1.502
71

GPC的特异性抗原是()。

  • A.变性的溶菌酶蛋白
  • B.变性的乳铁蛋白
  • C.变性的血红蛋白
  • D.变性的铁盐蛋白
72

左眼-4.0DS薄镜片,如欲产生2BU的棱镜效应,则其移心方法为()。

  • A.向下方移位5mm
  • B.向上方移位5mm
  • C.向内侧方移位5mm
  • D.向外侧方移位5mm
73

关于液晶变色镜片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

  • A.液晶变色镜片中的液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称为液态晶体
  • B.是变色镜片中变色速度最快的镜片
  • C.特别适合电焊、气焊等工作人员配戴
  • D.是白内障术后的最理想镜片
74

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

  • A.黄斑水肿
  • B.玻璃体后脱离
  • C.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D.玻璃体积血
75

应用偏振平衡视标时,偏振片的放置方法通常为()。

  • A.右眼P45
  • B.左眼P135
  • C.右眼P135,左眼P45
  • D.双眼P135
76

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两侧物点与焦点互为共轭
  • B.透镜两侧的物点与像点位置互换后效果完全不同
  • C.可以形成虚像但一定是倒立的
  • D.实像必为倒立
77

对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A.像距足够大、图像倒立、单眼聚焦、放大倍率超大
  • B.物距足够大、图像正立、双眼合焦、分辨度充分
  • C.焦距足够大、图像正立、双眼合焦、允许视野区的像散
  • D.物距足够大、图像倒立、单眼聚焦、视野内无球差
78

直接眼底镜采用后映照法观察屈光介质时,见到瞳孔区呈暗红色,提示()。

  • A.玻璃体出血
  • B.晶状体混浊
  • C.视网膜脱离
  • D.眼内肿瘤
79

下列哪个不符合隐性斜视的特点()。

  • A.双眼同时注视时不出现斜视
  • B.遮盖一眼时,被遮眼出现偏斜
  • C.常有复视
  • D.严重者可影响立体视功能
80

关于三棱镜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三棱镜成像为实像
  • B.三棱镜的焦点均向底向聚焦
  • C.三棱镜的聚焦能力比凸透镜弱,比凹透镜强
  • D.三棱镜无聚焦能力,只能成虚像
81

下面()不属于角膜毒性反应的诱发因素。

  • A.瞬目不良
  • B.护理液的成分
  • C.沉淀物的化学因子
  • D.角膜上皮代谢的碎屑
82

关于光心距误差后产生的效应,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

  • A.眼镜透镜光学中心偏离视线,视线点则产生棱镜效应
  • B.正透镜产生底向光学中心的棱镜效应,眼位有向光学中心回旋的效应
  • C.正透镜产生底向光学中心的棱镜效应,眼位有向眼镜边缘回旋的效应
  • D.负透镜产生底向眼镜边缘的棱镜效应,眼位有向光学中心回旋的效应
84

右眼上直肌麻痹导致的下斜视主要的代偿头位是()。

  • A.下颌上抬
  • B.下颌内收
  • C.头向左倾
  • D.头向右倾
85

晶状体由()四部分组成。

  • A.晶状体前极、后极、皮质、核
  • B.前皮质、核、后皮质、悬韧带
  • C.晶状体核、皮质、前极、后极
  • D.晶状体囊膜、皮质、实质、悬韧带
86

晶状体的核及皮质的折射率是()。

  • A.均为1.336
  • B.均为1.386
  • C.核为1.386,表层为1.406
  • D.核为1.406,表层为1.386
87

眼压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眼球的外屏障
  • B.保持眼内液体循环
  • C.促进眼内容物的新陈代谢
  • D.保障眼球的正常发育
88

关于SP联合角膜接触镜矫正老视说法正确的是()。

  • A.近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远用SP矫正老视不易成功
  • B.远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近用SP矫正老视成功率较高
  • C.近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远用SP矫正老视不适合于近用工作量较大者
  • D.SP联合角膜接触镜矫正老视的方法只能采用远用SCL联合近用单光框架眼镜
89

眼球壁的中层是()。

  • A.角膜
  • B.巩膜
  • C.视网膜
  • D.葡萄膜
91

应用裂隙灯镜面反射投照法进行检查时,观察视线和投射光线与矢状面的夹角关系是()。

  • A.夹角不等,夹角和约为60°
  • B.夹角不等,夹角和约为90°
  • C.夹角相等,夹角和约为60°
  • D.夹角相等,夹角和约为90°
92

配戴单眼视型角膜接触镜者()。

  • A.远视力模糊、近视力清晰
  • B.近视力模糊、远视力清晰
  • C.远、近视力均模糊
  • D.远、近视力均清晰
93

屈光型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不包括()。

  • A.斜视度在20°~30°
  • B.远视度数大于+4.00D
  • C.AC/A正常
  • D.多发生在1~4岁
94

平行光线入射散光眼后,两条焦线都聚焦在视网膜后,此种屈光状态称为()。

  • A.复性近视散光
  • B.复性远视散光
  • C.晶状体散光
  • D.混合散光
95

眼镜架鼻托托叶的前角过小时可导致()。

  • A.托叶的后侧压迫鼻梁
  • B.托叶的前侧压迫鼻梁
  • C.托叶下端局部压迫鼻梁
  • D.托叶上端局部压迫鼻梁
97

下面()不属于环曲面角膜接触镜的焦度类型。

  • A.复性近视散光
  • B.单纯性远视散光
  • C.混合性散光
  • D.不规则散光
98

爱岗敬业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指员工()。

  • A.热爱自己喜欢的岗位
  • B.热爱有钱的岗位
  • C.强化职业责任
  • D.不应多转行
100

  • A.右眼透镜的中心向内移心0.55cm,向下移心0.24cm
  • B.右眼透镜的中心向外移心0.55cm,向上移心0.24cm
  • C.右眼透镜的中心向内移心0.55cm,向上移心0.24cm
  • D.右眼透镜的中心向外移心0.55cm,向下移心0.2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