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眼镜验光员考试模拟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8

浸润型角膜炎椭圆形病灶深达角膜()。

  • A.上皮层
  • B.前弹力层
  • C.后弹力层
  • D.基质层
29

位于眼球最前端1/6的是()结构。

  • A.角膜
  • B.结膜
  • C.虹膜
  • D.视网膜
30

下面()不属于眼镜透镜光学中心的相关参数。

  • A.远、近用光心距
  • B.单眼瞳距
  • C.镜片矢高
  • D.单眼瞳高
31

配戴角膜接触镜后出现角膜剥脱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继续戴镜合并润眼液点眼
  • B.用清洁的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 C.停戴镜片、涂抗生素眼膏并用眼垫包扎
  • D.放松镜片基弧并改换其他品牌的护理液
32

急性红眼是配戴角膜接触镜后()引起的并发症。

  • A.镜片直径较小
  • B.镜片基弧略松
  • C.镜片材料透氧性略高
  • D.护理液的毒性反应
33

通过负球镜观察远处物体将发现()。

  • A.目标缩小,物体顺动
  • B.目标缩小,物体逆动
  • C.目标放大,物体顺动
  • D.目标放大,物体逆动
34

应用焦度计测量圆顶双光眼镜的轴位的方法是()。

  • A.应用公式计算散光的轴位并在近用测试卡上进行定位检测
  • B.将配镜十字放置在测座中心进行测量,标准同单光镜一致
  • C.将镜片凹面放于测试卡上,先固定远用基准点的坐标位置再测量
  • D.延长子片的平顶线为水平测定工作线,固定镜片后测量
35

麻痹性斜视产生代偿性头位的诱因不包括()。

  • A.为了克服复视及视混淆
  • B.改善视力
  • C.减少视疲劳
  • D.为了改善眼球运动功能
36

不与眼眶相邻的鼻窦是()。

  • A.上颌窦
  • B.蝶窦
  • C.筛窦
  • D.额窦
37

关于柱镜的光学特性说法不合适的是()。

  • A.当投射光线沿柱面轴的方向投射时,没有屈折作用
  • B.剪刀运动是判别透镜是否为柱镜或有无柱镜成分的可靠方法
  • C.投射光线与柱镜轴向垂直时光线将发生会聚或发散
  • D.投射光线与柱镜轴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时,其屈光力的大小是固定的
39

钟形盘视标检测旋转斜视时,看到周边刻度不相对称,诊断为()。

  • A.右眼光学性旋转斜视
  • B.左眼光学性旋转斜视
  • C.右眼特发性旋转斜视
  • D.左眼特发性旋转斜视
40

下斜肌起自()。

  • A.眶上壁
  • B.总腱环
  • C.眶内侧壁
  • D.眶下壁鼻侧
41

在日常接待工作中,对待不同服务对象,态度应真诚热情、()。

  • A.尊卑有别
  • B.女士优先
  • C.一视同仁
  • D.外宾优先
42

下列()不是构成眼眶的颅骨。

  • A.鼻骨
  • B.额骨
  • C.上颌骨
  • D.颧骨
43

交替视型双焦角膜接触镜的缺点不包括()。

  • A.硬质镜片的老视初戴者更不容易适应
  • B.容易导致面部肌肉酸痛
  • C.适应期长
  • D.设计复杂
44

用SP联合角膜接触镜矫正老视中,成功率较低的方法是()。

  • A.远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近用单光SP
  • B.远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近用双光SP
  • C.近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远用单光SP
  • D.远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近用多焦SP
45

右眼+4.0DS/+2.0DC×90透镜其光心外侧2mm处的视点棱镜效应为()。

  • A.1.2<sup>△</sup>BO
  • B.1.2<sup>△</sup>BI
  • C.0.8<sup>△</sup>BI
  • D.0.8<sup>△</sup>BO
46

配戴蓝色光变色镜片对眼的益处是()。

  • A.可避免电光性眼炎
  • B.适用于白内障术后配戴
  • C.容易消除眼睛的疲劳
  • D.适合于电焊人员配戴
47

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操作时不正确的是()。

  • A.固视好
  • B.减少瞬目次数
  • C.放松、勿挤眼
  • D.仅测量一次眼压
49

角膜剥脱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瞳孔反射性缩小
  • B.巩膜充血
  • C.持续性的异物感和角膜刺激症状
  • D.摘下镜片不能缓解角膜刺激症状
50

眼睑的组织分为()。

  • A.6层
  • B.10层
  • C.5层
  • D.3层
51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3/b0bbbbae0aaec18080649a1f115fde.png" width="157" height="27"/>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b/aba45d7b92b49fbbccb4551d699f4d.png" width="162" height="25"/>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c9/18994a75199675cd639a24635afda2.png" width="158" height="26"/>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7/5ab8adcbeccaf22f014527af7ce082.png" width="158" height="26"/>
52

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斜视角为()。

  • A.7°
  • B.25°~30°
  • C.10°~15°
  • D.40°~45°
53

下列可用于近用眼镜检测的设备是()。

  • A.焦度计
  • B.眼底镜
  • C.检影镜
  • D.裂隙灯
54

一样品的标称为-9.50DS/-1.0DC,焦度计实测为-9.75DS/-1.15DC,则此镜片()。

  • A.为合格样品
  • B.在国标误差范围内
  • C.为不合格样品
  • D.符合GB10810标准但不符合GB11417标准
55

麻痹性斜视的治疗错误的是()。

  • A.后天性麻痹尽早手术
  • B.先天性麻痹手术为主
  • C.三棱镜矫正
  • D.后天性麻痹观察半年以上手术
56

下直肌起自于()。

  • A.眶尖
  • B.总腱环
  • C.眶内侧壁
  • D.眶上壁
58

浸润型角膜炎的浸润灶易发生于角膜()部位。

  • A.中央瞳孔区
  • B.瞳孔外侧缘
  • C.角膜边缘
  • D.角膜内皮
59

应用偏振红绿视标平衡的方法进行双眼视检测时,当四个视标清晰度一致时,可能是()。

  • A.双眼矫正平衡须进行双眼平衡调整
  • B.双眼近视过矫无须进行双眼平衡调整
  • C.双眼矫正平衡无须进行双眼平衡调整
  • D.双眼远视过矫无须进行调整
60

应用焦度计测量平顶双光眼镜的轴位的方法是()。

  • A.将镜片凹面放于测试卡上,先固定远用基准点的坐标位置再测量
  • B.延长子片的平顶线为水平测定工作线,固定镜片后测量
  • C.将配镜十字放置在测座中心进行测量,标准同单光镜一致
  • D.计算散光的轴位并在近用测试卡上进行定位检测
61

下面均可进行双眼平衡分析的视标有()。

  • A.偏振红绿视标、十字环形视标、水平垂直对齐视标
  • B.红绿视标、偏振红绿视标、十字环形视标
  • C.斑点状视标、偏振红绿视标、偏振平衡视标
  • D.远交叉视标、十字环形视标、偏振平衡视标
63

偏斜眼的角膜映光点位于鼻侧诊为()。

  • A.外斜视
  • B.内斜视
  • C.上斜视
  • D.下斜视
64

下列不属于屈光参差形成的病理因素是()。

  • A.先天性白内障
  • B.眼外伤
  • C.双眼远视眼近视化程度不同
  • D.眼部手术
65

配戴角膜接触镜后并发急性红眼时冲洗结膜囊的药物是()。

  • A.多功能护理液
  • B.氯霉素眼药水
  • C.生理盐水
  • D.硬镜舒润液
66

焦度计检测顶焦度9.00~12.00DS的允差是()。

  • A.±0.12D
  • B.±0.18D
  • C.±0.25D
  • D.±0.37D
67

下列关于验光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标是验光盘的一部分
  • B.牛眼是肺头的一部分
  • C.内外置附镜是验光盘的全部
  • D.验光盘由视孔、内外置辅镜、主透镜组组成
68

有屈光不正眼可以矫正斜视的方法不包括()。

  • A.原眼透镜的参数基础上另外设计附加三棱镜
  • B.原眼镜透镜加偏光成分使眼位偏移
  • C.原眼镜度数大时可行镜片移心来完成
  • D.原镜片外加压贴三棱镜
69

观察角膜内皮多形化的设备是()。

  • A.眼前节照相系统
  • B.角膜内皮显微镜
  • C.共焦显微镜
  • D.OCT
70

关于Kappa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央鼻侧,Kappa角为正值
  • B.Kappa角的大小对于眼镜的光学距的定量没有影响
  • C.视野计法测定Kappa角时使用的是全自动视野计
  • D.通常Kappa角为负值
71

下面()符合裂隙灯显微镜投照光线的要求标准。

  • A.投照区域的大小必须固定
  • B.投照的角度可调节
  • C.照度低对眼部没有损伤
  • D.投照界缘模糊
72

配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睫状充血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继续配戴可自然缓解
  • B.继续配戴但需同时点抗生素眼药水
  • C.停戴镜片或放松基弧
  • D.将角膜接触镜用酒精消毒后再使用
73

右眼球右上转时,主动肌为()。

  • A.右眼上斜肌
  • B.右眼下斜肌
  • C.右眼上直肌
  • D.右眼下直肌
75

关于间歇性外斜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融像功能减退时考虑手术治疗
  • B.较少发生弱视
  • C.近视眼应配镜欠矫
  • D.采用底向外的三棱镜训练
76

右眼外旋隐斜视的代偿头位是()。

  • A.头向右倾
  • B.头向左倾
  • C.面转向右侧
  • D.面转向左侧
77

戴角膜接触镜后出现角膜新生血管的主要原因是()。

  • A.缺氧
  • B.角膜上皮损伤
  • C.护理液的毒性反应
  • D.炎症反应所致
78

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文化功能的是()。

  • A.体育锻炼
  • B.整合功能
  • C.歌舞娱乐
  • D.社会交际
79

分嘴钳的功能是()。

  • A.用于调整镜圈的面弧弯度
  • B.固定镜架的螺钉尾端,进行鼻梁或桩头的调整
  • C.修改镜腿的颞距及外张角
  • D.用于将铰链螺孔对齐
81

视轴与瞳孔轴延长线的夹角称为()。

  • A.Kappa角
  • B.Alpha角
  • C.Gamma角
  • D.异常角
83

下面关于处理角膜新生血管的方法无效的是()。

  • A.停止戴镜
  • B.采用血管收缩剂
  • C.更改配戴方式为短期配戴
  • D.改用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84

眼镜架的水平偏移程度()。

  • A.依据镜腿弯点与耳上点吻合的程度来分析
  • B.依据瞳孔的下缘与镜圈的水平基线的位置来分析
  • C.依据双侧镜圈上缘与上睑缘的位置差异来分析
  • D.依据双鼻侧镜圈边缘与双眼内眦的间距差异来分析
85

关于隐性内斜视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 A.可应用底向内的三棱镜训练
  • B.用底向外的三棱镜矫正全部隐斜量
  • C.远视足矫
  • D.近视低矫
86

角膜的营养主要来自()。

  • A.角膜缘血管网及房水
  • B.空气
  • C.结膜
  • D.玻璃体
87

+3.0DS/-2.0DC×90等同于()。

  • A.-3.0DS/+2.0DC×90
  • B.+1.0DS/+2.0DC×180
  • C.-1.0DS/+3.0DC×180
  • D.+1.0DS/+2.0DC×90
88

关于远用光心距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是()。

  • A.是指双眼看5m以外目标时的瞳孔间距
  • B.仅指看3m目标时的瞳孔间距
  • C.可依视物的距离不同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不需精确
  • D.远用光心距就是远点的距离
90

小梁-Schlemm管通路引流房水,其通路不包括()。

  • A.睫状体上腔
  • B.Schlemm管
  • C.房水静脉
  • D.小梁网
92

角膜新生血管应用裂隙灯的()进行检查。

  • A.直接焦点照射法
  • B.背面投照法
  • C.弥散投照法
  • D.间接焦点照射法
93

上斜肌起自()。

  • A.眶尖
  • B.眶内侧壁
  • C.总腱环
  • D.眶上壁
94

在垂直方向,上直肌的协同肌是()。

  • A.下直肌
  • B.外直肌
  • C.上斜肌
  • D.下斜肌
95

双眼光心距发生水平互差时,可诱发双眼不等量的(),从而诱发视疲劳。

  • A.集合与散开
  • B.调节
  • C.瞳孔光反射速度
  • D.融合储备
96

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和角膜缘之间,斜视角为()。

  • A.7°
  • B.25°~30°
  • C.10°~15°
  • D.40°~45°
97

下列()有利于角膜接触镜镜片上真菌的生成。

  • A.长期放置不用的镜片与镜盒
  • B.长期使用多功能护理液
  • C.泪液酸化
  • D.连续过夜配戴角膜接触镜
98

关于直接眼底镜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光透镜属于观察系统
  • B.眼底镜的结构包括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
  • C.窥孔属于照明系统
  • D.补偿透镜属于照明系统
99

属于压陷式眼压计的是()。

  • A.Schiotz眼压计
  • B.Goldmann眼压计
  • C.非接触眼压计
  • D.Perkins眼压计
100

外直肌全长为()。

  • A.40mm
  • B.46mm
  • C.35mm
  • D.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