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眼镜验光员考试强化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5

由房水、晶状体和()等组成眼内容物。

  • A.球结膜
  • B.眼外肌
  • C.玻璃体
  • D.视网膜
27

通过近视眼的光线中,绿光的焦点与紫光的焦点相比()。

  • A.二者焦点位置相同
  • B.二者焦点位置均在视网膜上
  • C.前者比后者的焦点靠前
  • D.前者比后者的焦点靠后
29

矫正散光在原则上应()。

  • A.可过矫以获得好视力
  • B.禁忌过矫
  • C.获得好视力即可
  • D.不必考虑年龄及主觉情况
30

一日型抛弃镜片是指()。

  • A.只在清醒时间内配戴一天,睡眠前取出后丢弃
  • B.可连续配戴24小时的镜片
  • C.可连续配戴12小时的镜片
  • D.可连续配戴48小时的镜片
31

通过裂隙灯观察球结膜有无()、有无()。

  • A.发红;炎症
  • B.发白;硬结
  • C.混浊;肿物
  • D.纹理;血管翳
32

开具散光处方一般应注意()。

  • A.右眼在先
  • B.左眼在先
  • C.双眼先后无所谓
  • D.一定要左眼在先
34

()可导致配戴隐形眼镜视远不清。

  • A.光度稍高
  • B.镜片变薄
  • C.散光矫正不足
  • D.近视减轻
36

远视眼长期形成的调节张力()。

  • A.稍休息后可松弛
  • B.可主观消失
  • C.可逐渐加强
  • D.短时间内不能松弛
37

隐形眼镜配戴者一般在()后再全天配戴。

  • A.1~2天
  • B.2~3天
  • C.4~5天
  • D.10~14天
41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

  • A.投射角
  • B.折射角
  • C.反射角
  • D.入射角
42

日光透过()后可形成七色光。

  • A.三棱镜
  • B.正透镜
  • C.负透镜
  • D.平光镜
43

透见()是蓝色巩膜的原因。

  • A.虹膜颜色
  • B.巩膜外色素
  • C.虹膜色素
  • D.巩膜内黑色色素
44

下列()眼球向下转是配戴隐形眼镜者的姿势。

  • A.面向左转
  • B.面向右转
  • C.面向上转
  • D.面向下转
45

()的底向标示法分为360°底向标示法和直角坐标底向标示法。

  • A.球透镜度
  • B.柱透镜度
  • C.三棱镜度
  • D.散光镜度
46

紫光是波长最短的()。

  • A.可见光
  • B.光线
  • C.非可见光
  • D.白光
47

焦度计测量数值不稳可能是因为()。

  • A.使用时间太短
  • B.机器磨合期内
  • C.长期使用造成
  • D.光学系统设计不合理
48

摘隐形眼镜时,配戴者应()。

  • A.面向上,眼球向下转
  • B.面向上,眼球向上转
  • C.面向下,眼球向下转
  • D.面向下,眼球向上转
49

验光员学习时不应()。

  • A.马马虎虎
  • B.刻苦勤奋
  • C.态度认真
  • D.掌握现代知识技术
50

配戴隐形眼镜出现异物感的原因,因为()的可能性不大。

  • A.镜片匹配过松
  • B.镜片边缘设计差
  • C.镜片有缺陷
  • D.镜片直径大
51

()是周戴抛弃型镜片的定义。

  • A.连续配戴7天7夜后马上丢弃
  • B.连续配戴6天7夜后马上丢弃
  • C.连续配戴6天6夜后马上丢弃
  • D.连续配戴7天6夜后马上丢弃
52

下列()是常用的两种交叉柱镜。

  • A.±0.25DC
  • B.±0.25DC与±0.50DC
  • C.±0.50DC
  • D.±0.75DC
54

使用裂隙灯的光切片法可用来观察()。

  • A.角膜上皮层病变
  • B.角膜内皮层病变
  • C.隐形眼镜镜片的移动度
  • D.角膜厚度
55

下列()是散光的轴向。

  • A.裂隙片转动时最清晰位或最模糊位
  • B.裂隙片转动时最清晰位
  • C.裂隙片转动时最模糊位
  • D.裂隙片转动时最模糊位与最模糊位之中线
56

结膜囊内的泪液容量超过()时可引起溢泪。

  • A.3~7μL
  • B.8~10μL
  • C.15~20μL
  • D.>25μL
58

下列()是最不适用散光表的。

  • A.-3.00/-1.00×90°
  • B.-4.00/-2.00×180°
  • C.-7.00/-6.00×45°
  • D.-10.00/-2.00×75°
59

一老者验光结果为OD-2.00D,OS-6.00D,那么他的处方最可能为:()

  • A.OD-2.00D,OS-4.00D
  • B.OD-2.00D,OS-7.00D
  • C.OD-2.00D,OS-6.00D
  • D.OD-3.00D,OS-4.00D
60

()是Schirmer试验的长度要求。

  • A.5mm长
  • B.10mm长
  • C.20mm长
  • D.30mm长
61

()是软镜变脆的主要原因。

  • A.更换护理液品种
  • B.使用去蛋白酶片
  • C.软镜脱水
  • D.以上都不是
62

双色法中视绿清楚应加()镜片。

  • A.+0.25D
  • B.-0.25D
  • C.-0.50D
  • D.+0.50D
63

电脑验光仪连续同一患者测定数值差异大不会因为()。

  • A.仪器磨合期
  • B.仪器老化
  • C.室温太高
  • D.连续频繁使用
64

红光是在()中传播最快的光。

  • A.真空
  • B.空气
  • C.氧气
  • D.玻璃
65

裂隙灯可用来检查()。

  • A.眼压
  • B.视神经炎
  • C.角膜炎
  • D.脉络膜炎
66

日常保养中一般不允许拆卸,尤其是(),必要时由专职人员进行。

  • A.机器部件
  • B.光学部件
  • C.主要部件
  • D.次要部件
67

正常视杯占视盘大小的比例为()。

  • A.100%
  • B.≤30%
  • C.>50%
  • D.双眼均超过60%
69

在较密介质中()。

  • A.红光折射率小,传播速度最快
  • B.红光折射率大,传播速度最快
  • C.蓝光折射率大,传播速度最快
  • D.蓝光折射率大,传播速度最慢
71

下列()是在高密介质中传播最快的光。

  • A.蓝光
  • B.黄光
  • C.绿光
  • D.红光
72

下列()说明隐形眼镜面向正确。

  • A.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边缘,如向里弯
  • B.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边缘,如向外弯
  • C.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中心,如向里弯
  • D.用拇指与食指挤压镜片中心,如向外弯
74

电脑验光仪屏幕上显示“E”意味着患者可能患有()。

  • A.规则散光
  • B.白内障
  • C.高度近视
  • D.低度近视
75

开具散光处方时一般按()是顺序开具。

  • A.从球镜至柱镜轴向至柱镜的度数
  • B.从球镜至柱镜度数至柱镜的轴向
  • C.从柱镜轴向至球镜至球镜的度数
  • D.从柱镜度数至球镜至柱镜的轴向
76

()是结膜充血的一种。

  • A.虹膜充血
  • B.角膜新生血管
  • C.睫状充血
  • D.巩膜充血与结膜充血
78

老年人屈光参差应注意对屈光不正度数较高的眼进行()。

  • A.全部矫正
  • B.矫正1/2
  • C.矫正1/3
  • D.低度矫正,以期适应
79

观察隐形眼镜的()最好用裂隙灯。

  • A.大小
  • B.厚度
  • C.透明度
  • D.配适
80

()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

  • A.调节远点
  • B.调节近点
  • C.调节范围
  • D.调节力
81

应注意观察顾客戴原眼镜时的镜眼距、()等是否在正常范围。

  • A.鼻梁高低
  • B.前倾角
  • C.光度深浅
  • D.镜架款式
82

角膜接触镜镜片周边弧的单位是()。

  • A.D(屈光度)
  • B.mm(毫米)
  • C.cm(厘米)
  • D.um(微米)
83

镜片的透光率越高,视物就越()。

  • A.差
  • B.清晰
  • C.不清晰
  • D.模糊
84

配戴SCL后出现角膜染色2级的临床特征是()。

  • A.片状,>35%,快速弥漫性基质着色
  • B.微点状,12%~15%,浅表上皮
  • C.大点状,16%~25%,可波及深层上皮,缓慢轻度基质着色
  • D.大点融合状,26%~35%,深层上皮,快速局限性基质着色
86

通过正视眼后焦点落在()的可见光是绿光。

  • A.视网膜上
  • B.视网膜前
  • C.视网膜后
  • D.脉络膜上
88

裂隙灯是主要用来检查()的仪器。

  • A.眼角膜
  • B.眼结膜
  • C.晶状体
  • D.眼前节
89

()是高度散光患者配镜的原则。

  • A.尽量用柱镜全部矫正
  • B.尽量用柱镜部分矫正
  • C.尽量用负球镜矫正
  • D.尽量用正球镜矫正
92

下列()不需要测量单眼瞳距。

  • A.屈光参差
  • B.高度近视
  • C.低度近视
  • D.渐变镜
93

下列()是应用带状光检影镜时应观察的要素。

  • A.动向、形状与亮度
  • B.形状、速率与亮度
  • C.动向、速率与形状
  • D.动向、速率与亮度
94

矫正视力0.7是使用()的前提。

  • A.检影镜
  • B.电脑验光仪
  • C.散光表
  • D.视力表灯箱
95

隐形眼镜的配戴程序为()。

  • A.洗手→取片→冲洗→配戴
  • B.取片→洗手→配戴→冲洗
  • C.取片→洗手→冲洗→配戴
  • D.取片→冲洗→配戴→洗手
96

紫光是()最大的可见光。

  • A.波长
  • B.传播速度
  • C.折射率
  • D.穿透力
97

对一12岁以下的儿童屈光参差矫正方法不合适的是()。

  • A.屈光参差性最迟应在6岁内矫正
  • B.双眼屈光参差过大者如不及时矫正可患弱视
  • C.儿童高度屈光参差也绝对不能配角膜接触镜
  • D.远视性屈光参差更易引起弱视
98

配戴隐形眼镜后短时间即发生镜片破裂,不常见于()。

  • A.尖锐镊子
  • B.指甲过长
  • C.镜片盒边缘锐利
  • D.护理液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