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9
-
老视患者的眼镜()。
- A.一定是远视镜
- B.一定是近视镜
- C.一定是平光镜
- D.有可能是近视镜
- 30
-
表面活性剂的功效是()。
- A.避免护理液对眼表造成刺激的作用
- B.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清洁作用
- C.洗涤和基础灭菌的作用
- D.维持角膜接触镜的参数稳定的作用
- A.近视
- B.散光
- C.老视
- D.远视
- A.红绿色盲
- B.白化病
- C.高度近视
- D.视网膜色素变性
- 33
-
巩膜最薄部位为()。
- A.视神经周围区
- B.直肌附着处
- C.角膜巩膜缘处
- D.涡静脉穿过处
- A.主视眼
- B.非主视眼
- C.第一眼位眼
- D.第二眼位眼
- A.出血和水肿
- B.内眦赘皮
- C.先天性上睑下垂
- D.先天性睑裂缩小
- A.细胞壁
- B.细胞膜
- C.细胞核
- D.细胞质
- A.尖锐性异物进入上睑结膜下
- B.镜片变硬、变形
- C.镜片基弧过大
- D.护理液过期
- A.PMMA
- B.水凝胶
- C.二氧化硅
- D.PC
- A.晶状体核是晶状体中代谢最活跃的部位
- B.晶状体核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形成原因
- C.晶状体是引起调节的唯一因素
- D.晶状体核硬化是老视形成的重要原因
- A.软物擦
- B.镜头纸擦
- C.眼镜布擦
- D.手触
- A.调节性近视
- B.屈光指数性近视
- C.轴性近视
- D.曲率性近视
- A.青光眼
- B.视网膜脱离
- C.眼球内异物
- D.结膜下囊肿
- A.入射光线
- B.反射光线
- C.折射光线
- D.光线屈折
- A.对于正镜片,框架眼镜放大率大于1,接触镜放大率等于1
- B.对于正镜片,接触镜放大率小于框架眼镜
- C.对于负镜片,接触镜放大率大于框架眼镜
- D.对于负镜片,接触镜与框架眼镜放大率都小于1
- A.镜片遗失
- B.镜片破裂
- C.镜片变形
- D.镜片干燥
- A.瞳孔
- B.镜片
- C.移心量
- D.外移量
- A.急性角膜炎不能配镜
- B.急性角膜炎时不能配框架镜,可以配角膜接触镜
- C.急性角膜炎时不能配角膜接触镜,可以配框架镜
- D.急性角膜炎时既可以配角膜接触镜,也可以配框架镜
- A.便于切削加工
- B.耐腐蚀性强
- C.多用于高档镜架
- D.弹性好
- 49
-
老视的矫正方法有()。
- A.老视镜
- B.远视镜
- C.平光镜
- D.近视镜
- A.最高的正镜、最好的视力1.0
- B.最低的负镜、最好的视力1.0
- C.最高的负镜、最好的视力1.0
- D.最低的正镜、最好的视力1.0
- A.1.900
- B.1.523
- C.1.700
- D.1.499
- A.应用雾视方法重新验光配镜
- B.继续配戴原眼镜进行适应
- C.降低度数进行适应
- D.单纯改变镜片的材料重新适应
- A.显性遗传
- B.多基因遗传
- C.隐性遗传
- D.单基因遗传
- A.相邻
- B.相交
- C.相聚焦
- D.相共轭
- A.角膜的屈光度
- B.晶状体的屈光度
- C.瞳孔的大小
- D.物体成像的大小
- A.没矫
- B.欠矫
- C.过矫
- D.错矫
- 57
-
()不是眼球内容物。
- A.房水
- B.晶状体
- C.角膜
- D.玻璃体
- A.聚合双胍类消毒剂
- B.渗透压调节剂
- C.表面活性剂
- D.润滑剂
- A.结膜
- B.巩膜
- C.角膜
- D.虹膜
- A.1个棱镜度
- B.1个厘弧度
- C.1个顶角度
- D.1个立体角
- A.中心凹
- B.视盘
- C.视杯
- D.视盘小凹
- A.逆动影动
- B.顺动影动
- C.交叉运动
- D.剪动
- 63
-
巩膜从内至外分别是()。
- A.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棕黑板层
- B.棕黑板层、巩膜实质层、表层巩膜
- C.角巩膜、表层巩膜、色素膜
- D.巩膜实质层、表层巩膜、棕黑板层
- A.上方
- B.下方
- C.左右侧
- D.各方向
- A.视线
- B.折射光线
- C.法线
- D.交叉光线
- A.老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需要眼镜矫正
- B.屈光不正就是外界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在视网膜上聚焦的状态
- C.弱视属于屈光不正,需要进行屈光矫正
- D.屈光不正眼矫正后是正视眼
- A.结膜
- B.巩膜
- C.虹膜
- D.视网膜
- A.散光
- B.远视
- C.近视
- D.弱视
- A.葡萄膜炎
- B.视神经炎
- C.角膜接触镜诱发的角膜水肿
- D.视网膜色素变性
- A.近视性角膜接触镜使物体变小
- B.正框架眼镜可产生环形复像区
- C.角膜接触镜可引起旋转眼位
- D.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处方转换时需进行顶点焦度换算
- A.17.05毫米
- B.17.05厘米
- C.17.50毫米
- D.17.50厘米
- A.大小
- B.形状
- C.位置
- D.也在移动
- A.-5.00D
- B.-5.25D
- C.-5.50D
- D.-5.75D
- A.英寸
- B.米制
- C.英尺
- D.厘米
- A.火石玻璃
- B.二氧化硅
- C.合成树脂
- D.贵金属
- A.直线
- B.射线
- C.平行光线
- D.相交光线
- A.2~4mm瞳孔
- B.小于2mm瞳孔
- C.散瞳后
- D.5~6mm瞳孔
- A.隐斜视
- B.显斜视
- C.没有斜视
- D.固定性内斜视
- A.斜视性弱视
- B.废用性弱视
- C.屈光不正性弱视
- D.剥夺性斜视
-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
- D.不一定变大
- A.4~5周
- B.1~2周
- C.2~3周
- D.3~4周
- A.0.05mm
- B.0.1mm
- C.0.005mm
- D.0.005m
- A.双眼
- B.左眼
- C.右眼
- D.被检影眼
- A.清洁剂
- B.螯合剂
- C.缓冲剂
- D.表面活性剂
- A.视网膜色素变性
- B.开角型青光眼
- C.垂体肿瘤
- D.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 A.屈光矫正治疗
- B.物理治疗
- C.手术治疗
- D.角膜接触镜治疗
- A.黄斑
- B.视盘
- C.神经节
- D.神经鞘
- A.中心暗点
- B.小视症
- C.固定性星点
- D.视物变形
- 89
-
()是老视的矫正方法。
- A.手术
- B.手术与戴镜
- C.近视镜
- D.远视镜
- A.用双手撕开
- B.用刀片分离
- C.加热分开
- D.滴多功能护理液后耐心推开
- A.最大度数最佳矫正视力
- B.最小度数最佳矫正视力
- C.过矫要求矫正视力低于0.8
- D.欠矫要求矫正视力低于0.8
- 92
-
使用电脑验光仪时应()。
- A.随意操作
- B.遵守操作规程
- C.粗糙
- D.没有要求
- 93
-
检影镜的位置放在()。
- A.检查者的眼睑下方
- B.检查者的眶外侧缘
- C.紧靠检查者的眉弓
- D.检查者的鼻中线
- A.国家标准视力表
- B.国际标准视力表
- C.小数视力表
- D.标准对数视力表
- A.晶体成熟期可以手术
- B.必须要到无光感时才可以手术
- C.矫正视力低于0.3时可以考虑手术
- D.白内障过熟期可以考虑手术
- A.镜片对眼表泪膜的干扰
- B.镜片的轻微刺激
- C.慢性结膜炎
- D.角膜缺氧
- 97
-
小瞳主觉验光法包括()。
- A.检影验光
- B.电脑验光仪验光
- C.摄影验光法
- D.插片验光法
- A.泪液透镜
- B.镜片
- C.角膜
- D.房水
- A.常见于高度近视
- B.顺动影动说明被检查者眼底反射出的光线为发散光线
- C.顺动影动说明被检者眼底反出的光线与检查者之间没有相交
- D.顺动影动可见于小于工作距离的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