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药调剂员中级考试试题3(理论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药店饮片储存空间狭小,对生虫的饮片可采用()

  • A.杀虫法、熏缸法、过筛法、遗弃法
  • B.杀虫法、熏缸法、喷洒法、日晒法
  • C.杀虫法、熏缸法、净选法、过筛法
  • D.杀虫法、熏缸法、喷洒法、净选法
2

中药储存应遵循的原则()

  • A.先进后出,易变先出
  • B.先进先出,易变先出
  • C.后进先出,易变后出
  • D.先进先出,易变不出
3

药品养护的原则()

  • A.安全储存,降低损耗
  • B.科学养护,保证质量
  • C.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 D.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4

温湿度计应按时观测,每日的记录时间()

  • A.每日8时和14时
  • B.每日9时和14时
  • C.每日10时和14时
  • D.每日11时和14时
5

宜装入纸箱,放置于石炭箱中存放的动物类药是()

  • A.鹿茸、蝎子、蜈蚣
  • B.蛤蚧、鹿茸、狗肾
  • C.蛤蚧、白花蛇、狗肾
  • D.白花蛇、蛤蚧、蝎子
7

中药饮片的化学成份主要是()

  • A.生物碱、苷类、油脂类、挥发油
  • B.生物碱、色素、鞣质、糖
  • C.生物碱、苷类、糖类、维生素
  • D.生物碱、盐、有机酸、挥发油
8

含挥发油的中药饮片()

  • A.薄荷、丁香、茴香、肉桂
  • B.麻黄、冬花、金银花、茜草
  • C.丁香、麻黄、茜草、肉桂
  • D.薄荷、丁香、冬花、金银花
10

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受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的影响引起药物()

  • A.氧化、水解、变色、酸败
  • B.分化、潮解、腐烂、缩小
  • C.氧化、膨胀、变色、腐败
  • D.分化、变色、潮解、变质
11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中药的影响主要是()

  • A.变色、氧化
  • B.酸败、腐烂
  • C.分解、氧化
  • D.潮解、溶化
12

盐炙粘液较多的药物时,应采用()

  • A.先拌盐水后炒
  • B.先炒药后加盐水
  • C.边抄边淋盐水
  • D.不炒用盐水搅拌
13

醋炙延胡索应()

  • A.边炒变加醋
  • B.先拌醋后炒
  • C.炒好后加醋拌
  • D.用醋浸泡后炒
14

中药饮片炒炭是()

  • A.炒至炭化
  • B.炒焦
  • C.炒至内部焦黄色
  • D.炒至边缘黑色
15

用运清炒法火候很重要,炒黄一般火候的掌握()

  • A.文火或中火
  • B.中火或武火
  • C.慢火或文火
  • D.文火或武火
16

朱砂有安神,镇惊、解毒的功效,常用朱砂拌制的药材有()

  • A.天冬、麦冬、茯苓
  • B.麦冬、薏仁、茯苓
  • C.天冬、麦冬、远志
  • D.麦冬、茯苓、远志
17

药师处方未加“注脚”,一般按()

  • A.应付常规和调剂常规处理
  • B.不需处理
  • C.退回处方,不予调配
  • D.联系药师进行“注脚”
18

中药饮片切制主要是“软化处理,便于切制”,“软化”是指()

  • A.冲、洗、泡
  • B.冲、洗、涮
  • C.洗、泡、润
  • D.冲、泡、润
19

药师处方所列药味,剂量,处方脚注等,调剂人员可以()

  • A.涂改
  • B.不得涂改
  • C.找人涂改
  • D.让患者自己涂改
20

审方是调剂工作的关键环节,审方应有()

  • A.中药师以上专业人员审核
  • B.有学历的药学人员审核
  • C.调剂人员审核
  • D.药店负责人审核
21

患者自制处方应()

  • A.拒接调配
  • B.予以调配
  • C.建议去医院诊疗
  • D.可以部分调配
22

调配处方应分清急缓()

  • A.对一般患者应优先调配
  • B.对急重病和小儿患者应优先调配
  • C.对老顾客优先调配
  • D.对孕妇患者应优先调配
23

处方中毒剧药品超量应()

  • A.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处理处方错误
  • B.予以调配
  • C.自行修改处方
  • D.退回处方不予调配
25

容易引起孕妇流产的药物()

  • A.三棱、莪术、大戟、芫花等
  • B.三棱、水蛭、虻虫、党参等
  • C.三棱、干漆、轻粉、黄芪等
  • D.三棱、商陆、雄黄、人参等
26

处方中应有患者工作单位及住址,其目的是()

  • A.证明处方的真实性
  • B.是处方规定中的要求
  • C.是处方前记中规定的内容
  • D.一旦发生差错可以及时查找患者
27

麻黄与白术配伍具有()

  • A.辛温解表
  • B.宣肺平喘
  • C.发散风寒
  • D.利水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