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中医临床)三基考试模拟试题(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0

行痹的针灸治疗原则是

  • A.通经活络
  • B.活血祛风
  • C.健脾除湿
  • D.泻法
  • E.针灸并用
42

月经先期实热型的治法是

  • A.养阴
  • B.调经
  • C.益气
  • D.凉血
  • E.清热
43

尿胆原增多见于

  • A.肝功能受损
  • B.体内胆红素生成亢进且胆管通畅者
  • C.肠管吸收尿胆原增加
  • D.胆管梗阻
  • E.肾小管对尿胆原的重吸收增加
44

小儿口疮涉及的脏腑有

  • A.心
  • B.脾
  • C.肝
  • D.胃
  • E.肾
45

胸痹治疗中的通法,包括

  • A.琉表散寒法
  • B.芳香温通法
  • C.宣痹通阳法
  • D.活血化淤法
  • E.理气散结法
46

下列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 A.肺气肿
  • B.肺梗死
  • C.贫血
  • D.重症肌无力
  • E.酸中毒
47

下列各病名中属于湿疮范畴的是

  • A.血风疮
  • B.肾囊风
  • C.膏药风
  • D.四弯风
  • E.乳头风
48

下列哪些是月经先期肝郁血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 A.月经提前
  • B.胸胁或小腹胀痛
  • C.经质稀薄
  • D.量或多或少,色紫红
  • E.舌苔薄黄,脉弦数
49

进入耳中的经脉有

  • A.手少阳
  • B.手太阳
  • C.足少阳
  • D.足太阳
  • E.手阳明
50

舌背乳头有哪些

  • A.丝状乳头
  • B.菌状乳头
  • C.轮廓乳头
  • D.沟状乳头
  • E.叶状乳头
51

牙髓病变有哪些

  • A.牙髓充血
  • B.急性牙髓炎
  • C.慢性牙髓炎
  • D.牙髓变性
  • E.牙髓坏死
52

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作用有

  • A.补气
  • B.止汗
  • C.利水
  • D.升阳
  • E.祛瘀
53

全生白术散的组成包括

  • A.白术、茯苓
  • B.五加皮、桑白皮
  • C.大腹皮、生姜皮
  • D.陈皮
  • E.桂枝、泽泻
54

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药物有

  • A.川贝母
  • B.百部
  • C.紫菀
  • D.桔梗
  • E.款冬花
55

具有回阳作用的药物是

  • A.附子
  • B.肉桂
  • C.干姜
  • D.桂枝
  • E.吴茱萸
56

以下哪项为蛇串疮的常见证型

  • A.肝经郁热
  • B.脾虚湿蕴
  • C.湿热下注
  • D.气滞血瘀
  • E.阴虚内热
57

镇肝熄风汤中清泄肝热,疏肝理气的药物是

  • A.柴胡
  • B.生麦芽
  • C.薄荷
  • D.川楝子
  • E.茵陈
58

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是

  • A.祛风湿
  • B.益肝肾
  • C.止痹痛
  • D.补气血
  • E.利湿热
59

形成“气随津脱“病变的原因有

  • A.过用发汗方法
  • B.剧烈呕吐
  • C.大量泄泻
  • D.过渡使用下法
  • E.滥用补液法
60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脾俞、章门相配属俞募配穴
  • B.化痰要穴是飞扬
  • C.着痹治疗宜重用灸法
  • D.哮喘可用化脓灸治疗
  • E.麦粒肿不可用穴位挑治法治疗
61

在血中停留3~6天后即转入组织,演变为巨噬细胞的是

  • A.中性粒细胞
  • B.单核细胞
  • C.嗜酸性粒细胞
  • D.嗜碱性粒细胞
  • E.淋巴细胞
62

人体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 B.单核细胞
  • C.嗜酸性粒细胞
  • D.嗜碱性粒细胞
  • E.淋巴细胞
63

治疗热秘的代表方是

  • A.温脾汤合半硫丸
  • B.麻子仁丸
  • C.济川煎
  • D.六磨汤
  • E.润肠丸
64

治疗阳虚便秘的代表方是

  • A.温脾汤合半硫丸
  • B.麻子仁丸
  • C.济川煎
  • D.六磨汤
  • E.润肠丸
65

治疗冷秘的代表方是

  • A.温脾汤合半硫丸
  • B.麻子仁丸
  • C.济川煎
  • D.六磨汤
  • E.润肠丸
68

球后位于

  • A.两眉头的中间
  • B.眉毛中的中点
  • C.眉弓中点,眶上缘上
  • D.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 E.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69

鱼腰位于

  • A.两眉头的中间
  • B.眉毛中的中点
  • C.眉弓中点,眶上缘上
  • D.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 E.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70

太阳位于

  • A.两眉头的中间
  • B.眉毛中的中点
  • C.眉弓中点,眶上缘上
  • D.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 E.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71

严重肺气肿

  • A.扁平胸
  • B.桶装胸
  • C.心前区隆起
  • D.胸壁压痛
  • E.鸡胸
72

白血病

  • A.扁平胸
  • B.桶装胸
  • C.心前区隆起
  • D.胸壁压痛
  • E.鸡胸
73

青蒿鳖甲汤的发热特点是

  • A.身热夜甚
  • B.骨蒸潮热
  • C.身热多汗
  • D.身热恶寒
  • E.夜热早凉
74

先心病

  • A.扁平胸
  • B.桶装胸
  • C.心前区隆起
  • D.胸壁压痛
  • E.鸡胸
75

治疗传染性软疣应首选

  • A.推疣法
  • B.挑破皮损,挤出内容物
  • C.内服去疣汤药
  • D.用线扎疣根部
  • E.外敷鸡眼膏
76

清营汤的发热特点是

  • A.身热夜甚
  • B.骨蒸潮热
  • C.身热多汗
  • D.身热恶寒
  • E.夜热早凉
77

手背部寻常疣,头大蒂小,应首选

  • A.推疣法
  • B.挑破皮损,挤出内容物
  • C.内服去疣汤药
  • D.用线扎疣根部
  • E.外敷鸡眼膏
78

头眩,口苦,胁下满者,宜用

  • A.真武汤
  • B.茵陈蒿汤
  • C.苓桂术甘汤
  • D.大承气汤
  • E.小柴胡汤
79

颜面部突发较多的扁平疣,应首选

  • A.推疣法
  • B.挑破皮损,挤出内容物
  • C.内服去疣汤药
  • D.用线扎疣根部
  • E.外敷鸡眼膏
80

头眩,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者,宜用

  • A.真武汤
  • B.茵陈蒿汤
  • C.苓桂术甘汤
  • D.大承气汤
  • E.小柴胡汤
81

角膜相当于中医的黑睛,在五轮中属

  • A.气轮
  • B.水轮
  • C.肉轮
  • D.风轮
  • E.血轮
82

下列哪一项不是厥证虚证的病因

  • A.元气素虚
  • B.形盛气弱
  • C.睡眠不足
  • D.疲劳过度
  • E.生气悲恐
83

急性咽炎对应的中医学病名为

  • A.急喉风
  • B.急喉痹
  • C.急喉暗
  • D.急乳蛾
  • E.急喉痈
84

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性状是

  • A.胸胁苦满
  • B.口苦咽干
  • C.寒热往来
  • D.脉弦
  • E.目眩
85

针灸治疗退热的最佳穴组为

  • A.曲池、身柱、太冲
  • B.大椎、曲池、合谷
  • C.大椎、身柱、太冲
  • D.百合、风池、身柱
  • E.合谷、内关、风池
86

异位性皮炎中医病名为

  • A.湿疮
  • B.猫眼疮
  • C.白屑风
  • D.四弯风
  • E.风瘙痒
87

关于急性牙髓炎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发病急
  • B.多由牙髓充血和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而来
  • C.自发性剧烈疼痛
  • D.温度刺激可加剧疼痛
  • E.疼痛可定位
88

症见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苔腻,脉濡,宜选

  • A.安宫牛黄丸
  • B.至宝丹
  • C.紫雪丹
  • D.清宫汤
  • E.菖蒲郁金汤
89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最低是在

  • A.等容收缩期
  • B.等容舒张期
  • C.快速射血期
  • D.快速充盈期
  • E.减慢充盈期
90

传染性软疣的特点是

  • A.水疱中心有脐窝
  • B.半球形的疣状赘生物,表面粗糙
  • C.半球形的丘疹,中心有脐窝,表面蜡样光泽
  • D.扁平的丘疹,表面光滑
  • E.柔软的丘疹,表面光滑
91

当一侧视束有病变时常出现

  • A.同侧偏盲
  • B.颞侧偏盲
  • C.单眼全盲
  • D.单眼视野损害
  • E.鼻侧偏盲
92

脾虚聚湿生痰,风邪客睑,风痰阻络,胞睑筋脉迟缓不用,可致

  • A.胬肉攀睛
  • B.漏睛
  • C.通睛
  • D.风牵偏视
  • E.上胞下垂
93

手术记录的应当在多少小时内完成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36小时
  • D.8小时
  • E.6小时
94

“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其归经由上至下分别是

  • A.三焦经、小肠经、胆经
  • 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
  • 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 D.三焦经、胆经、小肠经
  • E.胆经、小肠经、三焦经
95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晚上疼痛加重,时或心悸不宁,舌质暗紫,脉沉涩。选方

  • A.血府逐痕汤
  • B.瓜萎薤白半夏汤
  • C.瓜篓薤白白酒汤
  • D.左归丸
  • E.生脉散
96

颜面疔初期内治法的法则为

  • A.清暑解毒
  • B.清热化湿
  • C.祛风清热
  • D.清热解毒
  • E.清热泻火
97

久泄、久痢以致脱肛宜用

  • A.宛陈则除之
  • B.陷下则灸之
  • C.以经取之
  • D.原络配穴
  • E.俞募配穴
98

与乳岩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火毒外侵,肝、肾二经湿热蕴结而成
  • B.初起形寒发热,结块木硬者,宜疏肝清火,软坚散结
  • C.初期可用冲合膏加红灵丹外贴
  • D.多发于40~60岁经绝期前后的妇女
  • E.青壮年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肿块
99

燥咳的特点应

  • A.干咳无痰
  • B.咳声重浊
  • C.咳声轻清
  • D.咳嗽痰多
  • E.咳声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