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考试医师(中医临床)模拟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9

脱疽治疗同时,护理预防宜注意

  • A.戒烟
  • B.适当休息
  • C.注意保暖
  • D.情绪安定
  • E.防治足部损伤
42

小儿舌苔黄腻,常主

  • A.寒湿
  • B.湿热
  • C.瘀血
  • D.食积
  • E.痰饮
43

导致疼痛的原因常有

  • A.感受外邪
  • B.气滞血瘀
  • C.痰浊凝滞
  • D.虫积食积
  • E.气血精亏
44

主诉的记录,应注意症状体征的

  • A.部位
  • B.类别
  • C.性质
  • D.程度
  • E.时间
45

双侧瞳孔扩大见于

  • A.颈交感神经刺激
  • B.青光眼绝对期
  • C.视神经萎缩
  • D.可卡因中毒
  • E.吗啡中毒
46

描述经络感应传导现象的是

  • A.针已出,气独行
  • B.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 C.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 D.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
  • E.行气血而营阴阳
47

从事产前诊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符合的条件有

  • A.从事临床工作的,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 B.从事医技和辅助工作的,应取得相应卫生专业技术职称
  • C.符合《从事产前诊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
  • D.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从事产前诊断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 E.完成了执业医师注册
48

六味地黄丸的主治有哪些

  • A.牙齿动摇
  • B.形体消痩
  • C.小便淋沥
  • D.耳鸣耳聋
  • E.消渴
49

关于胃插管术,下列正确的有

  • A.在胃扩张、幽门梗阻及食物中毒者可插管进行必要的治疗
  • B.肠梗阻患者可插管进行胃肠减压
  • C.对昏迷者,可插管行营养治疗
  • D.对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者,可插管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
  • E.插管抽吸胃液进行分析
50

粪便镜检有大量嗜酸粒细胞可见于

  • A.细菌性痢疾
  • B.过敏性肠炎
  • C.直肠癌
  • D.钩虫病
  • E.阿米巴痢疾
51

患者口渴多饮,常见于

  • A.热盛伤津
  • B.消渴病
  • C.吐泻耗津
  • D.湿温病
  • E.阳虚内热
52

白苔的主病包括

  • A.寒证
  • B.虚证
  • C.表证
  • D.实证
  • E.里证
53

肉芽组织的构成成分有

  • A.成纤维细胞
  • B.炎细胞
  • C.郎罕巨细胞
  • D.肉芽肿
  • E.毛细血管
54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心脏射血能力
  • B.静脉血回流速度
  • C.外周阻力
  • D.搏出量
  • E.血管壁弹性
55

风温肺热发疹的症状是

  • A.肌肤红疹
  • B.舌光绛
  • C.咳嗽胸闷
  • D.舌红苔薄白
  • E.身热不恶寒
56

患者取坐位时,适宜哪些部位按诊

  • A.皮肤
  • B.腹部肿瘤
  • C.手足
  • D.胸部
  • E.腧穴
57

痰湿阻肺证的辩证要点是

  • A.胸闷
  • B.痰多色白
  • C.咳嗽
  • D.舌苔白腻
  • E.脉黄
58

补肾以治脱发的理论依据是

  • A.发为血之余
  • B.精血互生
  • C.发之生机在肾
  • D.肾主纳气
  • E.滋水涵木
59

下列药物的炮制方法哪些是错误的

  • A.龙骨火煅用
  • B.雄黄火煅用
  • C.石决明火煅用
  • D.石膏火煅用
  • E.朱砂煅用
61

针刺关元穴的进针角度是

  • A.90°
  • B.70°左右
  • C.45°左右
  • D.30°左右
  • E.15°左右
62

针刺印堂穴的进针角度是

  • A.90°
  • B.70°左右
  • C.45°左右
  • D.30°左右
  • E.15°左右
63

针刺膻中穴的进针角度是

  • A.90°
  • B.70°左右
  • C.45°左右
  • D.30°左右
  • E.15°左右
64

用银膏补牙见于

  • A.宋代
  • B.唐代
  • C.辽代
  • D.明代
  • E.汉代
65

用砷剂治疗牙齿见于

  • A.宋代
  • B.唐代
  • C.辽代
  • D.明代
  • E.汉代
66

镶牙业普及见于

  • A.宋代
  • B.唐代
  • C.辽代
  • D.明代
  • E.汉代
67

植毛牙刷最早见于

  • A.宋代
  • B.唐代
  • C.辽代
  • D.明代
  • E.汉代
68

以上何法主要用于守气行气

  • A.颤法
  • B.摄法
  • C.弩法
  • D.刮法
  • E.搓法
69

以上何法可诱导针下水波样感

  • A.颤法
  • B.摄法
  • C.弩法
  • D.刮法
  • E.搓法
70

虚里按之弹手,洪大而搏者,为

  • A.宗气内虚
  • B.心阳不足
  • C.心肺气绝
  • D.心气充盛
  • E.热甚
71

虚里动高,聚而不散者,为

  • A.宗气内虚
  • B.心阳不足
  • C.心肺气绝
  • D.心气充盛
  • E.热甚
72

成人期异位性皮炎宜用

  • A.消风散加减
  • B.凉血解毒汤
  • C.龙胆泻肝汤
  • D.犀角地黄汤
  • E.四物消风饮
73

肝肾不足型黧黑斑治疗方选

  • A.桃花四物汤加减
  • B.参苓白术散加减
  • C.六味地黄丸加减
  • D.逍遥散加减
  • E.藿香正气散加减
74

婴儿异位性皮炎宜用

  • A.消风散加减
  • B.凉血解毒汤
  • C.龙胆泻肝汤
  • D.犀角地黄汤
  • E.四物消风饮
75

儿童期异位性皮炎宜用

  • A.消风散加减
  • B.凉血解毒汤
  • C.龙胆泻肝汤
  • D.犀角地黄汤
  • E.四物消风饮
76

肝郁气滞型黧黑斑治疗方选

  • A.桃花四物汤加减
  • B.参苓白术散加减
  • C.六味地黄丸加减
  • D.逍遥散加减
  • E.藿香正气散加减
77

九味羌活汤的主治证是

  • A.外感风寒表实证
  • B.外感风寒表虚证
  • C.风寒夹湿痹证
  • D.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 E.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78

麻黄加术汤的主治证是

  • A.外感风寒表实证
  • B.外感风寒表虚证
  • C.风寒夹湿痹证
  • D.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 E.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79

新产后,发生手足抽搐,项背强直,甚至口噤,角弓反张。应诊断为

  • A.产后腹痛
  • B.产后痉证
  • C.产后身痛
  • D.产后发热
  • E.产后血晕
80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甚至昏厥不省人事。应诊断为

  • A.产后腹痛
  • B.产后痉证
  • C.产后身痛
  • D.产后发热
  • E.产后血晕
81

红丝疔好发于

  • A.前臂外侧
  • B.上肢
  • C.小腿外侧
  • D.小腿内侧
  • E.颈部两旁
82

以下门诊医嘱部分项目,哪项不正确

  • A.姓名:李学芳
  • B.性别:女
  • C.年龄:成年
  • D.处方日期:2003年6月16日
  • E.医师签名:王文山
84

下列哪一种肿瘤恶变以后不能称为癌

  • A.囊腺瘤
  • B.乳头状瘤
  • C.肠腺瘤
  • D.甲状腺腺瘤
  • E.血管瘤
85

风痧的皮疹特点是

  • A.淡红色斑丘疹
  • B.暗红色斑丘疹
  • C.玫瑰色斑丘疹
  • D.猩红色皮疹
  • E.红疹伴有水疱
86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妊娠禁药

  • A.峻下剂
  • B.破血剂
  • C.逐瘀剂
  • D.和血剂
  • E.有毒剂
87

先天性巨结肠根据无神经节细胞段延伸的范围,可分为5型,哪型最常见

  • A.短段型
  • B.超短段型
  • C.长段型
  • D.全结肠型
  • E.普通型
88

肝胃郁热之胃痛,治疗宜首选

  • A.龙胆泻肝汤
  • B.当归芦荟丸
  • C.逍遥散
  • D.泻青丸
  • E.化肝煎
89

新鲜骨折一般指伤后多长时间内的骨折

  • A.1周
  • B.2周
  • C.1~2周
  • D.2~3周
  • E.3周
90

风热血燥证白疕常用

  • A.犀角地黄汤
  • B.消风散
  • C.桃红四物汤
  • D.银翘散
  • E.防风通圣散
91

产后三急是指

  • A.发热、腹痛、昏迷
  • B.下血、眩晕、乳胀
  • C.心悸、气短、抽搐
  • D.呕吐、盗汗、泄泻
  • E.便难、尿闭、汗出
92

关于龋病的预防和调护,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氟化物防龋
  • B.窝沟封闭防齲
  • C.注意饮食和营养
  • D.定期检查,早期治疗
  • E.龋病充填术8小时后可适当咬硬物
93

前囟关闭的时间为几个月

  • A.2~4
  • B.4~6
  • C.6~12
  • D.12~18
  • E.18~24
95

五轮学说起源于

  • A.《审视瑶函》
  • B.《太平圣惠方》
  • C.《内经》
  • D.《银海精微》
  • E.《外台秘要》
96

有头疽初期内治法的代表方剂为

  • A.黄连解毒汤
  • B.五味消毒饮
  • C.仙方活命饮
  • D.牛蒡解肌汤
  • E.普济消毒饮
97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小夹板固定的适应证

  • A.四肢闭合性骨折
  • B.轻微开放性骨折
  • C.四肢陈旧性骨折
  • D.关节内骨折
  • E.四肢轻微骨折但水肿较严重者
98

舌尖生点刺,多提示

  • A.中焦有热
  • B.肝火亢盛
  • C.胃肠热盛
  • D.心火亢盛
  • E.下焦湿热
99

两穴位之间相距2寸的是

  • A.五处一承光
  • B.通天一络却
  • C.承光一通天
  • D.合阳一委中
  • E.外陵一归来
100

阳疡初起除下列哪项外皆为顺证

  • A.由小渐大
  • B.疮顶高突
  • C.焮红灼热
  • D.微红漫肿
  • E.根脚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