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监控部分应能设置分级的安全密码
- B.监控部分应具备工作日志和系统日志功能
- C.监控部分应具备对多个甚高频台站进行监控的能力
- D.以上全不是
- A.各信道均具备抑制相邻信道干扰的能力
- B.每个信道提供一个(收、发共用)RF接口或两个(收、发分开)RF接口,且接口为50欧姆非平衡方式
- C.系统分为主用、备用设备,当主机故障时,人工切换至备用设备
- D.提供统一的交流、直流电源、信号、射频接口
- A.单工
- B.半双工
- C.双工
- D.以上全不是
- A.对雷达主要部件只是进行检查
- B.根据设备状况更换相关零部件
- C.对系统性能和参数进行全面调试
- D.根据需要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
- A.26
- B.20
- C.17
- D.15
- A.1
- B.2
- C.3
- D.4
- A.设备保修期结束起
- B.设备保修期结束一年起
- C.设备保修期结束半年起
- D.设备保修期结束前一个月起
- 17
-
计划性巡检是:( )
- A.按照年度计划对设备进行的巡检
- B.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设备进行的巡检
- C.按照上级指示进行的巡检
- D.按照本身需求进行的巡检
- A.系统分为主用、备用设备,当主机故障时,人工切换至备用设备
- B.每个信道提供一个(收、发共用)RF接口或两个(收、发分开)RF接口,且接口为50欧姆非平衡方式
- C.各信道均具备抑制相邻信道干扰的能力
- D.提供统一的交流、直流电源、信号、射频接口
- 19
-
设备巡检分为:( )
- A.计划性巡检和专项巡检
- B.特殊巡检和一般巡检
- C.计划性巡检和特殊巡检
- D.一般巡检与专项巡检
- A.8s
- B.12s
- C.15s
- D.20s
- A.业务技能
- B.实际操作能力
- C.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 D.应变能力
- A.9960HZ/60Hz
- B.9960Hz/30Hz
- C.9850Hz/60Hz
- D.9850Hz/30Hz
- A.水平极化波
- B.垂直极化波
- C.全向极化波
- D.以上皆不正确
- A.30度
- B.40度
- C.50度
- D.60度
- A.108MHz~117.975MHz
- B.108KHz~117.975KHz
- C.960MHZ~1215MHz
- D.960KHZ~1215KHz
- A.磁北的逆时针
- B.正北的逆时针
- C.磁北的顺时针
- D.正北的逆时针
- A.询问器
- B.点迹录取器
- C.空压机
- D.测试应答机
- A.CVOR
- B.DVOR
- C.TACAN
- D.NDB
- A.进近着陆
- B.航路飞行
- C.进离场引导
- D.以上皆是
- A.水平极化
- B.垂直极化
- C.左旋圆极化
- D.右旋圆极化
- A.2.0 kW
- B.1.8 kW
- C.1.5 kW
- D.1.2 kW
- A.下行格式
- B.下行请求
- C.上行格式
- D.下行请求
- A.12.25μs
- B.16.25μs
- C.21.25μs
- D.30.25μs
- A.400批
- B.600批
- C.900批
- D.1200批
- A.29m,0.6°
- B.29m,0.022°
- C.75m,0.6°
- D.75m,0.022°
- A.0.5海里
- B.0.5公里
- C.1海里
- D.1公里
- A.4小时
- B.2小时
- C.1小时
- D.0.5小时
- A.250公里
- B.250海里
- C.200公里
- D.200海里
- A.异步干扰
- B.交织应答
- C.同步串扰
- D.反射假目标
- A.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部门
- B.地区管理局
- C.地区空管局
- D.机场管理机构
- A.飞行校验进行中,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视航班情况随时中断校验飞行
- B.地面调机人员应正确操作 , 保证校验顺利进行 , 减少校验时间
- C.飞行校验员应及时向地面通报飞行校验结果地面维护人员应及时调整设备,使校验数据达到最佳值
- D.飞行校验机组应按预定的方案进行校验,机组人员应正确操作,保证校验顺利进行,减少校验时间
- A.特殊校验
- B.投产校验
- C.定期校验
- D.监视校验
- A.1
- B.2
- C.3
- D.4
- A.飞行事故调查
- B.设施大修或重大调整
- C.长期停用的设施重新投入使用
- D.维修人员、飞行人员发现有不正常现象
- E.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