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 B.比较重大飞行事故
- C.重大飞行事故
- D.一般飞行事故
- A.国际条约优先与强制性适用原则
- B.最密切联系原则
- C.意思自治原则
- D.国内法优先适用原则
- A.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 B.损害事实与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 C.属于法定免责事由
- D.不属于法定免责事由
- A.管辖义务
- B.保证义务
- C.保护义务
- D.协助义务
- A.1963年《东京公约》
- B.1970年《海牙公约》
- C.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 D.1991年《蒙特利尔公约》
- A.民用航空器灭失和失踪
- B.民用航空器转让
- C.民用航空器报废
- D.债权人依法行使权利
- A.机型
- B.生产要求
- C.地形
- D.时间
- A.“B-2518”,机身两侧及左机翼的上表面和右机翼的下表面
- B.“B-2518”,机身两侧及右机翼的上表面和左机翼的下表面
- C.“B2518”,机身两侧及左机翼的上表面和右机翼的下表面
- D.“B-25182”,机身两侧及左机翼的上表面和右机翼的下表面
- A.多边国际公约
- B.双边协定
- C.国内法和法院判例
- D.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国际法
- A.“B2518”,机身两侧及左机翼的上表面和右机翼的下表面
- B.“B2518”,机身两侧及右机翼的上表面和左机翼的下表面
- C.“B-2518”,机身两侧及左机翼的上表面和右机翼的下表面
- D.“B-2518”,机身两侧及右机翼的上表面和左机翼的下表面
- A.政策法规司
- B.飞标司
- C.适航司
- D.空管局
- A.国务院
- B.民航总局
- C.民航总局适航司
- D.航空器制造厂
- A.是对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进行的审查、评估、颁发证件和监督检查
- B.是对航空器取得适航证,并投入营运以后所进行的管理
- C.是对航空器设计、制造环节所进行的管理
- D.是对航空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四个环节所进行的管理
- A.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和航空器上的设备
- B.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
- C.航空器、发动机
- D.航空器
- A.是对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后进行的审查、评估、颁发证件和监督检查
- B.是对航空器取得适航证以后所进行的管理
- C.是对航空器设计、制造环节所进行的管理
- D.是对航空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四个环节所进行的管理
- 16
-
航空器适航性是指:()
- A.航空器适合空中航行并能保证飞行安全应具备的最低飞行品质特性
- B.航空器适合空中航行并能保证飞行安全应具备的最高飞行品质特性
- C.适合航空器空中航行并能保证飞行安全的最低气象标准
- D.适合航空器空中航行并能保证飞行安全的最高气象标准
- A.使用
- B.设计、制造
- C.使用和维修
- D.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
- A.融资租赁期间,供货方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 B.融资租赁期间,出租人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 C.融资租赁期间,承租人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 D.融资租赁中的供货方,不就同一损害同时对出租人和承租人承担责任
- A.1、2、3、4
- B.1、2、3
- C.1、3、4
- D.1、2、4
- A.1、2、3
- B.1、2、4
- C.1、3、4
- D.2、3、4
- A.1、2、3、4
- B.1、2、4
- C.1、3、4
- D.1、2
- A.1、2、3、4
- B.1、2、3
- C.1、2、4
- D.1、2
- A.1、3
- B.1、4
- C.1、2、3
- D.1、2、4
- A.民用航空器可以不进行国籍登记而投入运行
- B.民用航空器只能具有一国国籍
- C.民用航空器国籍不能超过两个
- D.自外国租赁的民用航空器不能申请我国国籍
- A.1、3
- B.2、3
- C.2、3
- D.2、4
- A.气球、飞艇、滑翔机、直升机、飞机
- B.航天飞机、气垫船、滑翔机、直升机、飞机
- C.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
- D.滑翔机、直升机、飞机、火箭、导弹
- A.1、2、3、4
- B.1、2、3
- C.1、3、4
- D.2、3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 B.《中国民用航空法》
- C.《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规定》
- A.1、2
- B.1、2、3
- C.2、3、4
- D.1、2、3、4
- A.1、2、3
- B.1、2、4
- C.2、3、4
- D.2、3
- A.航空法律由民航总局审议颁发并附有罚则
- B.航空法律由中央军委审议颁发并附有罚则
- C.航空法律由国务院审议颁发并附有罚则
- D.航空法律须经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附有罚则
- A.调整民用航空和与民用航空有关的活动
- B.调整所有航空活动
- C.专指《中国民用航空法》
- D.专指《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 A.《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 B.《芝加哥公约》
- C.《国际航空运输协定》
- D.《1955海牙议定书》
- A.是国家之上的法律,对世界所有国家生效
- B.由缔约国缔结,只对缔约签字国生效
- C.缔结后不能退出
- D.各国政府递交批准书后15日生效
- A.1944年12月07日,芝加哥
- B.1944年12月07日,蒙特利尔
- C.1947年04月04日,芝加哥
- D.1947年04月04日,蒙特利尔
- A.领空主权原则
- B.安全第一原则
- C.空中畅通有序原则
- D.经济效益效率原则
- A.具有国际性
- B.属于公法性质,不包括私法性质
- C.不能约束国家航空器
- D.不能约束战争时期的民用航空活动
- A.迄今此方面的国际公约共计800多个
- B.我国加入了三大系列的5个公约
- C.我国未加入《蒙特利尔公约》
- D.我国未加入《华沙公约》
- A.多边国际公约
- B.双边协定
- C.国内法及法院判例
- D.国际惯例
- 40
-
国家航空器是指( )。
- A.本国航空器
- B.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航空器
- C.仅指专机
- D.用于军事、海关、警察和国家特殊用途
- A.《华沙公约》
- B.《芝加哥公约》
- C.《东京公约》
- D.《巴黎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