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厘米;
- B.分米;
- C.米;
- D.毫米。
- A.大致相同;
- B.相同;
- C.不相同;
- D.比值为零。
- A.L1比L2高;
- B.L1比L2低;
- C.L1等于L2;
- D.等于零。
- A.1∶2000~1∶3000;
- B.1∶50~1∶200;
- C.1∶3000~1∶4000;
- D.1∶1~1∶10。
- A.计曲线;
- B.间曲线;
- C.首曲线;
- D.助曲线。
- A.A.打开任意多个文件夹;
- B.B.打开文件的数目取决于内存的大小,与文件类型无关;
- C.C.一次可以打开多个文件;
- D.D.可以打开任何类型的文件。
- A.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不大于±2″,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小于30倍,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管状水准格值不大于20″;
- B.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不大于±6″,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小于25倍,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管状水准器格值不大于30″;
- C.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不大于±2″,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小于25倍,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管状水准格值不大于30″;
- D.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不大于±6″,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小于30倍,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管状水准器格值不大于20″。
- A.A.减小;
- B.B.增大;
- C.C.不变;
- D.D.为零。
- A.高程;
- B.地理坐标;
- C.已知坐标;
- D.未知点坐标。
- A.整平、瞄准、读数;
- B.整平、测竖角、方位角;
- C.测水平角、距离、对中;
- D.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 A.加常数和乘常数;
- B.比例误差;
- C.固定误差;
- D.比例误差和固定误差。
- A.图的比例尺;
- B.平面坐标值;
- C.图上等高线;
- D.水平距离。
- A.由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得;
- B.用比例直接求算;
- C.先求坐标再反算求水平距离;
- D.用圆规在图上卡。
- 3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椭球体表面上某点的法截弧曲率半径中最大的是子午圈曲率半径;
- B.垂线偏差是地面测站点的铅垂线与其在参考椭球面上对应点的切线之差;
- C.水平角是测站点至两个观测目标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 D.照准目标时,经纬仪的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右侧时称为正镜。
- 40
-
水准管轴是()。
- A.水准管的中心线;
- B.通过水准管圆孤内壁中点.(零点)的法线;
- C.通过水准管圆弧内壁中点.(零点)的切线;
- D.通过圆水准器中心.(零点)的切线。
- 41
-
红外测距仪测距属于()。
- A.间接观测;
- B.直接观测;
- C.条件观测;
- D.方向观测。
-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为零。
- A.变动仪器高度或双面尺;
- B.往测或返测;
- C.正镜或倒镜观测;
- D.计算高程或高差。
- A.表示归算到100m时,所测地形点的全部误差小于±30cm的平板仪;
- B.表示1km往返测偶然中误差不超过±4mm的水准仪;
- C.表示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2″的经纬仪;
- D.2mm+2ppm的测距仪。
- A.15″;
- B.20″;
- C.25″;
- D.30″。
- 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
- 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
- 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
- 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 A.高程;
- B.地理坐标;
- C.已知坐标;
- D.未知点坐标。
- A.观测误差;
- B.环境影响、仪器不完善;
- C.人为;
- D.偶然误差。
- A.房屋;
- B.河流;
- C.地形;
- D.桥梁。
- A.直角坐标;
- B.假定坐标;
- C.地理坐标;
- D.曲面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