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1分钟
- B.2分钟
- C.3分钟
- D.4分钟
- A.60
- B.85
- C.100
- D.115
- A.在隔离层内加水
- B.在锅下加热后开排气阀,排尽冷空气,再关闭,继续加热
- C.温度达121.3℃时,维持时间为20~30分钟
- D.移去热源,进行排气,等压力降到“0”时,将盖子迅速打开
- A.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穿戴整齐、戴好帽子、口罩
- B.帽子要遮住头发,口罩须遮盖住鼻子
- C.工作人员指甲不宜过长
- D.工作人员戴戒指进行无菌操作
- A.7
- B.9
- C.11
- D.15
- A.微生物
- B.细菌
- C.病毒
- D.衣原体
- A.手
- B.持物钳
- C.无菌持物钳
- D.镊子
- A.在膝上约2公分处
- B.与工作衣等长
- C.比工作衣稍短
- D.过膝,遮住工作衣,长短合适
- A.常见传染病排泄物、分泌物及时倒在厕所或污水沟中
- B.常见传染病污染的餐具、茶具用流水清洗后晾干再用
- C.常见传染病排泄物用漂白粉消毒,痰放在蜡纸盒内焚烧
- D.常见传染病污染的枕心、被服一律焚毁
- A.免疫缺陷
- B.小面积烧伤
- C.出血热
- D.胃出血
- A.甲型肝炎
- B.流行性感冒
- C.细菌性食物中毒
- D.霍乱
- A.关闭门窗
- B.隔日用紫外线灯管照射
- C.隔日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 D.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或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 A.外挂醒目的标志
- B.可以允许家属进出
- C.在进入隔离区域处放置脚垫
- D.脚垫要始终保持湿润,定时用2%消毒灵溶液喷洒
- A.认真核对
- B.必要时备好抢救物品
- C.使用后要勤巡视观察
- D.用药完毕让老人回家观察反应
- A.5秒钟
- B.10秒钟
- C.30秒钟
- D.1分钟
- A.临床死亡期
- B.濒临死亡期
- C.生物学死亡期
- D.宣告死亡
- A.1天
- B.12小时
- C.6小时
- D.半小时
- A.皮疹
- B.呼吸困难
- C.面色潮红
- D.心悸
- A.喷射状
- B.呕吐物呈酸味
- C.呕吐物呈咖啡色
- D.呕吐物呈鲜红色
- A.呼吸频率
- B.呼吸节律
- C.呼吸深浅度
- D.血压变化
- 30
-
普通呕吐物呈()味。
- A.碱
- B.腐臭
- C.酸
- D.粪臭
- A.必须有足够的药液
- B.必须有足够的热水
- C.不能放水或其他任何液体
- D.必须有足够的冷蒸馏水
- A.腋下测量3分钟后取出体温表
- B.直肠测量3分钟后取出体温表
- C.口腔测量3分钟后取出体温表
- D.腋下测量10分钟后取出体温表
- A.5~10分钟
- B.10~15分钟
- C.20~30分钟
- D.40~60分钟
- A.1~2秒钟
- B.10~15秒钟
- C.20~30秒钟
- D.1~2分钟
- A.10秒钟
- B.1分钟
- C.3分钟
- D.10分钟
- A.坐位
- B.府卧位
- C.侧卧位
- D.仰卧位
- A.开口瓶
- B.换药碗
- C.密闭容器
- D.换药缸
- A.老人取仰卧位,先用棉签拭净眼部分泌物
- B.右手持眼药水瓶,距眼约1厘米,将眼药水滴入下结膜内5~6滴
- C.滴完药水后让老人闭上眼,用消毒棉球轻轻在眼睑上摩,以便药液在眼内扩散
- D.涂眼膏后让老人轻轻闭上眼,用消毒棉球轻轻在眼睑上按摩眼睑3分钟,使眼膏散开
- A.枯矾粉或足粉,待干燥脱皮后用克霉唑霜
- B.碘酒消毒
- C.酒精消毒后涂皮炎平软膏
- D.红霉素软膏
- A.20~30厘米
- B.30~40厘米
- C.45~55厘米
- D.55~65厘米
- A.空腹吃香蕉
- B.空腹喝牛奶,豆浆
- C.空腹吃糖
- D.空腹洗澡
- A.快速拔出
- B.缓缓拔出
- C.停顿片刻后再拔
- D.让老人自己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