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旁听
- B.回避
- C.列席
- D.质询
- A.10
- B.15
- C.30
- D.60
- A.2
- B.3
- C.4
- D.5
- A.主要看有无造成人身伤残,如无造成人身伤残可不列入处罚范围
- B.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 C.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D.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 A.产前检查、产前诊断
- B.产前检查、终止妊娠
- C.终止妊娠、结扎
- D.产前诊断、终止妊娠
- A.同级妇幼保健院
- B.省级妇幼保健院
- C.市级妇幼保健院
- D.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 A.产前诊断
- B.婚前医学检查
- C.助产技术
- D.结扎和终止妊娠手术
- A.有关性卫生的保健和教育
- B.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
- C.婚前医学检查
- D.检查是否已怀孕
- A.十五日
- B.三十日
- C.六十日
- D.九十日
- A.公民和医疗保健机构均可以申请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
- B.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
- C.对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也可以申请鉴定
- D.县以上地方政府可以设立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组织
- A.执业医师
- B.主治医师
- C.副主任医师
- D.主任医师
- A.孕、产妇保健
- B.胎儿保健
- C.胎儿性别鉴定
- D.新生儿保健
- A.半年
- B.一年
- C.二年
- D.三年
- A.15日
- B.30日
- C.60日
- D.90日
- A.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 B.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
- C.经婚前医学检查,对诊断患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应施行结扎手术后结婚。
- D.经婚前医学检查,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不准结婚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B.《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 A.4
- B.5
- C.6
- D.8
- A.人工喂养
- B..母乳喂养
- C.混合喂养
- D.及早添加辅食
- 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B.医疗保健机构
- 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D.卫生部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阿昔洛韦
- B.更昔洛韦
- C.复方新诺明
- D.病毒唑
- A.12,18
- B.12,16
- C.14,16.
- D.14,18
- A.疾控局
- B.妇社司
- C.医政司
- D.规财司
- A.12
- B.14
- C.16
- D.18
- A.2
- B.4
- C.6
- D.8
- A.生后24小时内、4月龄、6月龄
- B.生后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
- C.生后48小时内、4月龄、6月龄
- D.生后48小时内、1月龄、6月龄
- A.24,100
- B.24,200
- C.48,100
- D.48,20
- A.4,孕中期
- B.4,孕晚期
- C.6,孕中期
- D.6,孕晚期
- A.2
- B.4
- C.6
- D.8
- A.>350/mm
- B.≤350/mm
- C.>250/mm
- D.≤250/mm
- A.2
- B.4
- C.6
- D.8
- A.2-3
- B.4-6
- C.4-8
- D.8-12
- A.3%
- B.4%
- C.5%
- D.10%
- A.医师
- B.主治医师
- C.副主任医师
- D.主任医师
- A.1
- B.2
- C.3
- D.4
- A.预防性
- B.治疗性
- C.预防性或治疗性
- D.预防性和治疗性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孕产妇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 A.两次
- B.三次
- C.四次
- D.五次
- A.7
- B.14
- C.28
- D.42
- A.应落实至每一位孕产妇
- B.应落实至每一位高危孕产妇
- C.坚持知情选择
- D.由从事产前诊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选择
- A.镇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A.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产前诊断中心
- B.市卫生行政部门
- C.省卫生行政部门
- D.卫生部
- A.设有新生儿科诊疗科目
- B.具有与所开展技术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C.具有与所开展技术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和设备
- D.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
- A.产后阴道出血大于100毫升并仍有继续出血倾向
- B.产后阴道出血大于200毫升并仍有继续出血倾向
- C.产后阴道出血大于300毫升并仍有继续出血倾向
- D.产后阴道出血大于400毫升并仍有继续出血倾向
- A.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动员督促怀孕妇女按时建册(卡)、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
- B.负责收集辖区内妇女妊娠、婴儿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的有关数据,定期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
- C.按时参加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和专业培训,汇报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 D.负责对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进行接生人员的技术指导。
- A.对每一例高危孕产妇均要进行专册登记和管理、随访。
- B.对本级不能处理的高危孕产妇,应当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检查、确诊。
- C.危重孕产妇转诊前,转诊医疗机构应当与接诊医疗保健机构联系,由法定监护人陪伴孕产妇转入接诊医疗保健机构。
- D.县(市、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开设高危门诊,指派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承担会诊、转诊,并作好记录。
- A.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
- B.在胎儿娩出前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并正确使用。
- C.处理难产时常规会阴切开。
- D.严格限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
- A.首诊负责制度
- B.转诊制度
- C.危重症抢救制度
- D.疑难病例讨论
- A.30分钟内
- B.45分钟内
- C.60分钟内
- D.90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