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管道
- B.容器
- C.油罐车
- D.油桶
- A.合理安排
- B.严密组织
- C.科学施训
- D.力求实效
- A.接处警
- B.常用电话号码、呼号及当地方言
- C.图表标绘
- D.无线手持电台、车载电台和通信头盔操
- E.摄照相
- F.手语、旗语、灯语、哨声
- A.示范作业前,应培训好示范分队(人员)
- B.示范时要严密组织
- C.示范作业时要保证安全
- D.示范作业结束后要进行讲评。
- A.铲车
- B.吊车
- C.生命探测器
- D.推土机
- E.小型切割机
- A.水溶性液体
- B.非水溶性液体
- C.固体
- D.气体
- E.金属
- A.事先要给泵加压
- B.保持泵内真空
- C.保持泵内有水
- D.事先要给泵灌水
- A.湿度
- B.压力
- C.含氧量
- D.容器
- E.火源性质
- A.迅速撤离现场。
- B.在外围做好战斗准备。
- C.以快制快,迅速控制爆炸发生。
- D.对危险物品的实施疏散和保护。
- 10
-
水炮按安装方式分。()
- A.固定式水炮
- B.车载式水炮
- C.移动式水炮
- D.气动式水炮
- 11
-
()属于甲类易燃液体。
- A.汽油
- B.柴油
- C.乙醚
- D.丙酮
- E.煤油
- 12
-
影响热传导的因素()。
- A.温度差
- B.导热系数
- C.导热物的截面积
- D.时间
- E.导热物厚度
- A.禁绝火源
- B.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 C.放气牵出
- D.疏导转移
- E.引火点燃
- A.简易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 B.水力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 C.发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 D.电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 A.管道、容器
- B.油罐车或油槽车
- C.油桶与储罐罐体外部
- D.液化气或天然气罐
- A.用于剪切扩张作业
- B.由刀片、液压泵、微型电机、电池构成
- C.最大剪切圆钢直径不小于22mm,最大扩张力不小于135kN
- D.一次充电可连续切断直径16mm钢筋不少于90次
- A.关阀断源
- B.器具堵漏
- C.注水排险
- D.输转
- E.点火引燃
- A.遇火就爆炸
- B.扩散燃烧
- C.动力燃烧
- D.分解式燃烧
- E.喷流式燃烧
- A.重铁铤
- B.轻铁铤
- C.轻便铁铤
- D.万能铁铤
- A.泡沫
- B.水
- C.二氧化碳
- D.干粉
- A.控制系统的启、停
- B.显示报警阀、电磁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情况
- C.显示消防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 D.显示启泵按钮启动位置
- A.专勤消防车
- B.后勤消防车
- C.火场指挥车
- D.照明车
- A.金属门、窗
- B.车船外壳
- C.金属管道
- D.航天构件
- A.及格率达到100%
- B.优良率达到65%以上
- C.优良率达到60%以上
- D.优良率达到50%以上
- A.及格3分钟
- B.及格2分50秒
- C.良好2分30秒
- D.优秀2分10秒
- 26
-
影响热传导的因素()。
- A.温度差
- B.导热系数
- C.导热物的截面积
- D.时间
- E.导热物厚度
- 27
-
地下商场建筑形式有()。
- A.独立式
- B.折叠式
- C.贯通式
- D.通道式
- A.危险性
- B.复杂性
- C.艰巨性
- D.多样性
- 29
-
搜索的方法主要有()。
- A.人工搜索
- B.搜救分队搜索
- C.技术搜索
- D.生命探测仪搜索
- E.搜救犬搜索
- 30
-
常用灭火消防车有:()。
- A.水罐消防车
- B.泡沫消防车
- C.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
- D.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
- E.干粉消防车
- A.一级普通消防站3900m<sup>2</sup>~5600m<sup>2</sup>。
- B.二级普通消防站2500m<sup>2</sup>~4000m<sup>2</sup>。
- C.特勤消防站5600m<sup>2</sup>~7200m<sup>2</sup>。
- D.战勤保障消防站6500m<sup>2</sup>~7900m<sup>2</sup>
- A.地上式
- B.墙壁内
- C.高层建筑
- D.地下式
- A.在演练前要熟悉灭火作战预案的内容
- B.演练时必须充分利用建筑消防设施
- C.演练后要结合战法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并视情修改灭火作战预案
- D.事先要与演练单位取得联系使之配合,并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 A.一级普通消防站消防头盔配备2顶/人,备份比3:1。
- B.特勤消防站消防头盔配备2顶/人,备份比2:1。
- C.消防员灭火防护靴配备1双/人,备份比1:1。
- D.二级普通消防站消防头盔配备2顶/人,备份比5:1。
- A.指导阅读
- B.理论授课
- C.组织讨论
- D.小结讲评
- 36
-
属于B类火灾的物质()。
- A.氢气
- B.苯
- C.煤油
- D.沥青
- E.纤维板
- A.种类
- B.数量
- C.人员被困程度
- D.车用燃料
- A.手动隔膜抽吸泵
- B.防爆输转泵
- C.空气输送机
- D.中低压泵
- A.内封式堵漏袋
- B.外封式堵漏袋
- C.堵漏枪
- D.堵漏楔
- 40
-
射流变换的操作要求( )
- A.参训消防员必须穿着灭火防护服,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
- B.右手握住水枪,左手握住多功能水枪旋转开关
- C.旋转开关必须旋转到位,射流形状清楚直观。
- D.射水姿势正确,能够根据要求变换射流。
- 41
-
水带附件由哪些组成( )
- A.水带包布
- B.水带挂钩
- C.水带护桥
- D.水带捆扎器
- 42
-
地铁灾害事故的类别有()
- A.火灾
- B.出轨
- C.相撞
- D.坍塌
- E.追尾
- A.温度
- B.压力
- C.含氧量
- D.容器
- E.火源性质
- A.考虑热辐射作用
- B.满足灭火作战实际需要
- C.考虑节约用地
- D.考虑经济需求
- A.了解起火部位,了解火场内是否有人触电或受火势威胁、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
- B.查清是否已局部或全部切断电源及闸阀开关的位置。
- C.了解固定灭火装置的启动情况。
- D.掌握火势蔓延的途径、燃烧物质性质、火灾范围、进攻路线及堵截阵地的设置位置
- A.重点单位或部位基本情况
- B.火情设定
- C.力量部署
- D.扑救对策
- E.供水方式
- F.注意事项
- 47
-
大型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 A.参加人员多,流动性大
- B.活动场地大,点多面广
- C.规格高,影响大
- D.参与部门多,不易协调
- A.利用生命探测器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
- B.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可燃气体的浓度
- C.查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情况
- D.查明外围人员数量
- E.利用搜救犬等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
- A.洗消罐
- B.洗消剂
- C.洗眼液
- D.洗消干粉
- A.人工搜索
- B.技术搜索
- C.搜救犬搜索
- A.汽油
- B.磷
- C.甲烷
- D.木材
- E.氢
- A.一级普通消防站2700m<sup>2</sup>~4000m<sup>2</sup>
- B.二级普通消防站1800m<sup>2</sup>~2700m<sup>2</sup>
- C.特勤消防站4000m<sup>2</sup>~5600m<sup>2</sup>
- D.战勤保障消防站4600m<sup>2</sup>~6800m<sup>2</sup>
- A.取消该单位参评铁军中队资格
- B.取消该单位铁军中队已评定等级
- C.两年后重新申报参评
- D.两年内不得申报参评
- A.连体隔热衣裤
- B.隔热头罩
- C.隔热手套
- D.隔热脚盖
- A.易爆性
- B.遇水分解易燃性
- C.挥发性
- D.氧化性
- E.易燃性
- A.保证美观
- B.确保疏散安全
- C.抑制人们心理上的惊慌
- D.有防火作用
- A.易燃
- B.易爆
- C.毒害
- D.腐蚀
- 58
-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 A.温度
- B.压力
- C.含氧量
- D.容器
- E.火源性质
- F.湿度
- A.技术性能符合GA869《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的要求
- B.级普通消防站配备2个/人
- C.原名为阻燃头套
- D.用于救援时头面部和颈部防护。
- A.侦察
- B.排险
- C.清理现场
- D.灭火
- 61
-
可燃装修的危害性:()
- A.增大了建筑内火灾荷载,使火灾持续时间长,燃烧更加猛烈
- B.传播火焰,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
- C.产生大量的烟气和有毒气体,使人中毒造成伤亡,影响灭火战斗行动
- D.使室内轰燃提前到来,造成火势提前进入全面猛烈燃烧阶段,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使火灾难以扑救
- A.训练场地
- B.训练人员
- C.训练器材
- D.训练装备
- A.及格2分15秒
- B.及格2分钟
- C.良好1分45秒
- D.良好1分30秒
- E.优秀1分25秒
- F.优秀1分30秒
- A.通信器材
- B.战勤保障器材
- C.公众消防宣传教育设施
- D.训练器材
- A.水枪的喷嘴口径
- B.水枪的有效射程
- C.灭火用水供给强度
- D.水枪控制角度
- E.水枪的材质
- A.课前准备
- B.训练实施
- C.恢复训练
- D.训练讲评
- A.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
- B.可燃物的蒸发潜热
- C.爆炸
- D.气象条件
- E.物质的扩散速度
- A.会检查发动机故障
- B.会排出水泵故障
- C.能排除消防车常见故障
- D.会更换轮胎
- E.会更换发动机主要部件
- F.会日常维护保养
- A.一级普通消防站5~7
- B.二级普通消防站2~4
- C.特勤消防站8~11
- D.战勤保障消防站8~11
- A.人员伤亡重
- B.容易引发次生灾害
- C.造成交通中断
- D.救援困难
- E.经济损失大
- 71
-
照明器材按性能分为。()
- A.防水型
- B.防爆型
- C.防晒型
- D.防水防爆型
- A.易燃易爆性
- B.扩散性
- C.可缩性和膨胀性
- D.带电性
- E.腐蚀性
- A.及格率达到100%
- B.优良率达到60%以上
- C.优良率达到50%以上
- D.优良率达到40%以上
- A.直流
- B.水雾
- C.开花
- D.喷雾水枪
- A.迅速清除现场障碍,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供救援车辆出入的通道
- B.立即疏散建筑结构受到影响,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内人员
- C.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倒塌建筑的水、电、气供应
- D.对现场有可能再次发生倒塌的建筑物要采取加固或事先拆除等措施
- E.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扑灭事故次生火灾
- A.盘管轮或架
- B.软管
- C.喷嘴
- D.水枪
- A.物理灭火剂
- B.化学灭火剂
- C.清水灭火剂
- A.地上式
- B.地下式
- C.墙壁式
- D.开放式
- A.力量调集
- B.疏散人员和物资
- C.救生排险
- D.现场急救
- E.做好保障
- A.及格6分钟
- B.及格6分30秒
- C.良好5分30秒
- D.良好5分40秒
- E.优秀5分钟
- F.优秀4分50秒
- A.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
- B.在楼梯周围2m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楼梯
- C.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宜大于45度,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
- D.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可以用可燃材料制作。
- A.化学消毒法
- B.物理消毒法
- C.生物消毒法
- D.掩埋处理
- 83
-
水的灭火作用有()。
- A.冷却作用
- B.窒息作用
- C.稀释作用
- D.乳化作用
- E.冲击作用
- F.隔离作用
- A.船用型
- B.自吸液
- C.非自吸液
- D.陆用型
- A.模拟训练应当根据模拟的对象、环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训练,每次都应组织开展救生气垫等高空跳下训练;
- B.在高温、浓烟、黑暗、恐怖、噪音等条件下进行模拟训练时,必须利用监控设备,随时掌握受训人员情况,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C.利用深井、烟热、化工等模拟装置训练时,必须检查装置安全功能;严格控制起爆物和燃油的使用;
- D.开展水域训练应当选择适宜水域,确定救生员,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水域各方面情况下进行
- A.消防部门
- B.公安
- C.医疗救护
- D.军队
- E.水、电、燃气、交通等部门
- A.要保证急救训练的场所舒适
- B.要确保训练所需的场地和器材装备
- C.要严密组织,科学合理编组
- D.干部带班参训,高难度的操作动作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 A.21.3—114.3
- B.20.3—114.3
- C.21.3—118.3
- D.20.3—118.3
- A.溶解性
- B.颗粒细度
- C.挥发性
- D.存储
- A.火场总指挥
- B.火场指挥部
- C.宣传报道组长
- D.宣传报道员
- A.上风向出入口
- B.下风向出入口
- C.通风口
- D.竖向管道井
- A.通过广播、喊话,稳定建筑内被困人员的情绪。
- B.当楼梯被烟火封堵时,消防人员应在水枪掩护下,强行攻入内部救人、灭火或利用消防登高装备从外部攻入实施疏散与人员救助行动。
- C.加强对浓烟区域内被困人员的搜寻,以防遗漏。
- D.以上皆是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B.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一级
- C.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 D.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 A.2000N
- B.2500N
- C.3000N
- D.3500N
- A.200m
- B.300m
- C.600m
- D.800m
- A.救人第一,救物第二
- B.内攻近战、不见明火不出水。
- C.内攻近战、上下合击
- D.内外结合、逐层消灭
- A.碳
- B.碳、氢
- C.氢
- D.氮、碳
- A.斜射
- B.喷射
- C.直射
- D.点射
- A.参战官兵
- B.现场新闻发言人
- C.执勤车司机
- D.参战指挥员
- A.0.10
- B.0.15
- C.0.20
- D.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