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认证(灭火救援人员)考试考前强化题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一级防护标准为()。

  • A.全身
  • B.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 C.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 D.封闭式防化服
  • E.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2

特勤消防站警戒器材备份表述错误的有()。

  • A.警戒标志杆5根
  • B.隔离警示带10盘
  • C.手持扩音器2个
  • D.危险警示牌1套
3

在火场中供水时,应做到()。

  • A.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前方供水需求,与水枪手保持联系;
  • B.供水时,不得突然加压
  • C.垂直铺设水带时,必须使用水带挂钩、绳索等进行固定;
  • D.水带铺设应当避开玻璃幕墙下方,如无法避开时,应当用硬物对水带干线进行遮盖。
4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方式可分为()

  • A.集中供电
  • B.发散供电
  • C.模块供电
  • D.分散供电
5

建筑物倒塌事故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

  • A.生命探测器
  • B.搜救犬
  • C.大型铲车
  • D.吊车
  • E.推土机
6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等。

  • A.带电性
  • B.蒸气的爆炸性
  • C.受热膨胀性
  • D.流动性
  • E.自燃性
8

下列关于机动链锯、无齿锯表述正确的是()。

  • A.机动链锯切割各类木质障碍物
  • B.无齿锯切割金属和混凝土材料
  • C.机动链锯应增加锯条备份
  • D.无齿锯应配备2具,另备份1具
9

头骨振动式通信装置的适用范围( )

  • A.高噪声的消防灭火现场
  • B.高噪声的抢险救援现场
  • C.需要佩戴头盔,空呼面罩或重型防化服的情况
  • D.火场烟气较大的情况
11

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 B.助燃物
  • C.着火源
  • D.气体
  • E.固体
14

在灭火救援活动中,灭火应用计算对具有重要意义。()

  • A.科学决策
  • B.准确、经济地调集消防力量
  • C.提高指挥水平
  • D.合理利用现有消防资源
  • E.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5

消防员使用的消防水源有哪些?()

  • A.有天然水源
  • B.室外消火栓
  • C.水库
  • D.消防水池
17

下列物质中,可能发生阴燃的是()。

  • A.塑料
  • B.煤
  • C.稻草
  • D.蜡烛
  • E.沥青
18

泡沫比例混合器当采用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出口背压宜为0或负压,当进口压力为0.7至0.9mpa时,其出口背压可为0.02至0.03mpa。
  • B.吸液口不应高于泡沫液储罐最低液面1m。
  • C.比例混合器的出口背压大于0时,吸液管上应设有防止水倒流泡沫液储罐的措施。
  • D.安装比例混合器应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备用量。
20

移动泡沫灭火系统组成包括:()

  • A.移动水炮
  • B.水带
  • C.泡沫钩枪
  • D.消防泡沫车
22

干粉驱动系统有。()

  • A.二氧化碳干粉驱动系统
  • B.氮气干粉驱动系统
  • C.燃气干粉驱动系统
  • D.空气干粉驱动系统
23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战勤保障消防站的装备配备应适应本辖区灭火救援战勤保障任务的需要。
  • B.一级普通消防站5~7辆。
  • C.特勤消防站、战勤保障消防站消防车辆数为10-12辆。
  • D.一级普通消防站消防车发动机功率(kW)≥180,比功率(kW/t)≥10。
24

氯气泄漏事故的特点()。

  • A.扩散迅速,危害大
  • B.易造成大量人员毒伤亡
  • C.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 D.政治影响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5

易燃液体在储存时应()。

  • A.备事故槽(罐)
  • B.构筑防火堤
  • C.设水封井
  • D.设导流渠
  • E.备填埋沙土
26

下列属于对消防控制室消防通信设备的要求的是()

  • A.消防控制室与值班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通风空调机房、电梯机房,区域报警控制器显示处及气体灭火系统应急操作装置处,均设置固定的对讲电话。
  • B.手动报警按钮处宜设置对讲电话插孔。
  • C.消防控制室可以不设置外线电话,可以由其他人转接。
  • D.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28

木材的燃烧不属于()。

  • A.蒸发燃烧
  • B.分解燃烧
  • C.表面燃烧
  • D.阴燃
  • E.扩散燃烧
29

隧道交通事故的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包括()。

  • A.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 B.设立警戒
  • C.排除险情
  • D.按照公路交通事故的救援措施,开展人员救助
  • E.疏导转移
30

业务理论、辖区情况熟悉、体能的考核范围为(),技能和合成训练考核范围()。

  • A.大队全体人员
  • B.中队全体人员
  • C.各岗位人员
  • D.项目设置涉及人员
31

消防站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 A.城市必须设立一级普通消防站。
  • B.城市建成区内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经论证可设二级普通消防站。
  • C.地级以上城市(含)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城市应设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
  • D.有任务需要的城市可设水上消防站、航空消防站等专业消防站。
32

干粉灭火系统扑救哪些火灾?

  • A.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 B.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
  • C.可燃性固体表面火灾
  • D.带电设备火灾
33

消防车库应保障()的需要。

  • A.车辆停放、出动、维护保养
  • B.非常时期执勤战备
  • C.随车器材摆放
  • D.个人防护装备摆放
34

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中,救人的顺序是()。

  • A.由深入浅
  • B.由外向内
  • C.先易后难
  • D.先重伤后轻伤
  • E.先救人后救物
36

可燃气体按使用形态和危险特征可分为()。

  • A.可燃液化气
  • B.有毒气体
  • C.助燃气体
  • D.分解爆炸气体
  • E.燃烧液体的蒸气(可燃液体)
37

授课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教练员按分工进行备课
  • B.组织示教作业和示范作业
  • C.培训骨干人员
  • D.检查训练效果
38

下列障碍物适用于气动切割刀切割的是。()

  • A.薄壁
  • B.车辆金属
  • C.大型钢材
  • D.玻璃
40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战勤保障消防站车库使用面积指标为810~1080m<sup>2</sup>
  • B.消防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 C.消防车库的设计应有车辆充气、充电和废气排除的设施
  • D.消防车库应保障车辆停放、出动、维护保养和非常时期执勤战备的需要
41

消防站分为()。

  • A.普通消防站
  • B.特勤消防站
  • C.战勤保障消防站
  • D.一级消防站
42

判定火灾中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的方法有()

  • A.从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变化判定
  • B.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判定
  • C.从建筑构件的稳定程度判定
  • D.从建筑构件的耐压程度判定
43

下列关于高层民用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特殊情况下可设一个。
  • B.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可以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 C.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可以少于两个。
  • D.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可以少于两个。
45

液氯泄漏事故处置时,采取排除险情时有那些措施()。

  • A.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
  • B.稀释降毒和关阀断源
  • C.倒罐转移和化学中和
  • D.浸泡水解和器具堵漏
  • E.注水排险和点火引燃
46

在化学洗消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洗消时,必须正确选择洗消剂,并按照规定比例使用
  • B.使用洗消帐篷进行洗消时,必须调节好水温使用水枪进行洗消时,应当避免水流冲击伤人
  • C.在清理可燃液(气)体、有毒物品泄漏现场时,必须检查阴井、暗沟等处有无残留物。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意水流方向
  • D.洗消后的污水要妥善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47

火情侦查的方法有()。

  • A.外部观察
  • B.内部侦察
  • C.询问知情人
  • D.利用消防控制室和侦检仪器进行侦察
48

下列属于防火分隔物中的水平分隔物的是()

  • A.防火墙
  • B.防火门
  • C.防火窗
  • D.防火卷帘
49

下列关于二级普通消防站各种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m2)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洗室、烘干室、呼吸器充气室30~50
  • B.器材修理间10
  • C.图书阅览室20
  • D.图书阅览室20-30
50

()燃烧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 A.铀
  • B.苯
  • C.乙醚
  • D.液化石油气
  • E.煤油
57

特勤消防站和一级普通消防站合成训练中三辆水罐消防车出五支水枪操的成绩评定分别为()。

  • A.及格2分30秒、良好1分钟、优秀1分30秒
  • B.及格1分30秒、良好1分20秒、优秀1分10秒
  • C.及格2分钟、良好1分45秒、优秀4分40秒
  • D.及格1分10秒、良好1分5秒、优秀1分钟
60

关于较大火灾事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死亡10人以上;重伤5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 B.死亡10人以上;重伤7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 C.死亡20人以上;重伤5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 D.死亡20人以上;重伤7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61

消防安全钩卸载后,如发现偏离原位,应停止使用。()

  • A.锁臂或保险销
  • B.锁臂
  • C.保险销
  • D.形状
62

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为()。

  • A.接警出动、侦察检测、设立警戒、救生排险、现场急救、清理移交
  • B.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人员、排除险情、洗消处理和清理移交。
  • C.接警出动、现场侦检、设立警戒、开展人员救助、排除险情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 D.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排除险情、现场急救、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65

战勤保障消防站器材储备库使用面积()(m2).

  • A.200-400
  • B.300-500
  • C.300-550
  • D.350-550
67

核放射探测仪测量区划分3档,分别是:。()

  • A.1℃/S、50℃/S、100℃/S
  • B.1℃/S、10℃/S、100℃/S
  • C.1℃/S、20℃/S、50℃/S。
  • D.1℃/S、10℃/S、50℃/S。
68

下列属于常用的引水泵是。()

  • A.真空泵
  • B.离心泵
  • C.刮片泵
  • D.叶片泵
71

一星、二星级铁军中队由()组织评定,报()批准;三星级铁军中队评定工作由()组织实施()。

  • A.支队、总队、部局
  • B.总队、部局、部局
  • C.支队、总队、总队
  • D.总队、总队、部局
73

()是灭火作战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 A.集中兵力,准确快速
  • B.先控制,后消灭
  • C.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 D.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74

铁军中队灭火攻坚组技能训练规定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操的成绩评定分别为()。

  • A.及格35秒、良好30秒、优秀25秒
  • B.及格32秒、良好30秒、优秀28秒
  • C.及格30秒、良好25秒、优秀20秒
  • D.及格30秒、良好28秒、优秀25秒
77

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

  • A.2-3倍
  • B.1.5-2倍
  • C.3-4倍
  • D.5-6倍
79

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应()登上高架公路,相向驶往现场。

  • A.从相同的入口
  • B.从不同的入口
  • C.按照车辆顺序
  • D.按就近原则
84

手抬机动消防泵(简称手抬泵),是一种供水单位。()

  • A.独立的
  • B.单独的
  • C.特别的
  • D.实用的
86

地铁发生火灾时,列车如停在()位置,最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 A.地下车站
  • B.隧道出口
  • C.隧道区间
  • D.地面轨道
87

用()或蒸汽驱散、稀释可燃易燃气体。

  • A.泡沫
  • B.干粉
  • C.喷雾水
  • D.送风
90

毒害品引起人体中毒的非主要途径是()。

  • A.呼吸道
  • B.消化道
  • C.皮肤
  • D.眼睛
93

液氯泄漏事故的特点不包括()

  • A.扩散迅速,危害大
  • B.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 C.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 D.易发生起火爆炸
95

跨区域灭火救援中在上级指挥员未到现场前,应当坚持实施()。

  • A.属地指挥
  • B.授权指挥
  • C.逐级指挥
  • D.战斗段指挥
96

扑救地下商场火灾要按照()的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被困人员。

  • A.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 B.梯队进攻,内外夹击
  • C.梯队掩护,重点突破
  • D.内外结合,重点突破
97

一级消防站人数为()。

  • A.15~25
  • B.30~45
  • C.40~55
  • D.45~60
98

()是指挥员在实施现场指挥时的重要辅助手段。

  • A.交通道路水源图
  • B.现场指挥图
  • C.现场平面图
  • D.方位图
100

硝基的化学分子式是()。

  • A.NO<sub>2</sub>
  • B.NO
  • C.N=N
  • D.NO<sub>3</sub>